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單位是社會組織的細胞,只有各個單位的和諧,才有整個社會的和諧。和諧單位建設內容十分豐富,需在諸多方面進行努力,筆者認為可從營造和諧工作環境切入。
什么是和諧工作環境
和諧工作環境是對工作氛圍和工作環境處于最佳狀態的描述,是和諧單位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和諧工作環境,至少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舒適的工作場所。工作場所是工作環境的必備條件,是營造和諧工作環境的物質基礎。各單位工作條件千差萬別,不可能用一個標準衡量,但和諧環境客觀要求其應具有整齊劃一、窗明幾凈、方便適用并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特征。二是寬松的工作氛圍。表現為單位的民主正氣得到弘揚,員工主人翁地位得以體現,員工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全體人員目標和任務明確,工作氛圍具有舒適、活潑和寬松的特點。三是良好的工作秩序。表現在單位具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人人自覺遵章守紀,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和分工明確,相互配合默契,一切活動秩序井然,忙而不亂。四是融洽的內部關系。領導干部作風民主,關心群眾生活,講究工作方法。員工尊重、維護領導權威,自覺服從管理,干群關系融洽。同事之間相互支持,團結友愛,齊心協力,同舟共濟。
為何要營造和諧工作環境
和諧工作環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必須遵循以人為本原則,二者在出發點和歸結點上完全一致,并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只有營造和諧工作環境,將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真正讓人才、技術和管理的活力競相迸發,才能實現單位更好更快地發展。
和諧工作環境是和諧單位的重要內容。黨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和諧單位的創建必須在單位的管理制度、分配機制、企業文化和工作環境等方面全面著力,在主要方面和總體上構成和諧,才稱得上單位的和諧,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也不能稱其為和諧。和諧工作環境作為和諧單位重要內容,在和諧單位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并能夠為全面推進和諧單位建設提供條件和動力。
和諧工作環境是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和諧的工作環境對于調節員工情緒,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單位和諧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是有感情的,工作環境和諧,人的潛能可以充分發揮,工作效率就會大幅提高。其次,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免除員工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減少為協調關系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果和質量。第三,和諧工作環境有利于創新。創新是單位發展不竭的動力,一個單位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發展活力。工作環境對創新活動影響巨大,創新的種子只有在良好環境中才能生根、發芽和結果。
怎樣創建和諧工作環境
和諧工作環境是和諧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單位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予以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創建和諧工作環境,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領導率先垂范
牢固樹立“四種意識”
一個單位是否和諧,關鍵在領導。營造和諧工作環境,領導干部應首先樹立“四種意識”。一是樹立“淡泊意識”。“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泊的心態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以平常心對待權和利。二是樹立“公仆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宗旨。領導干部要樹立為群眾服務思想,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服務于群眾,甘心情愿作群眾的“公仆”,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利益。三是樹立“群眾意識”。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四是樹立“大局意識”。領導干部要有全局意識,做到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完善規章制度
擺正公平管理尺度
良好的制度環境,是發揮制度應有作用的必要條件。加強制度建設應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是廣泛聽取意見,對原有規章制度不斷改進和完善。鼓勵大家建言獻策,或通過會議、座談等方式,充分聽取員工意見和建議,讓制度在貫徹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真正使制度成為符合上級精神、切合本單位實際和全體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二是嚴格貫徹執行,確保規章制度落到實處。規章制度貴在落實,也難在落實,制度只有落在實處,才能發揮其應有作用。要擺正公平管理尺度,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只論事不對人。
采取多種措施
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
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可從創建“一個機制”、發揮“兩個作用”、實踐“三個創優”入手。一是創建“一個機制”。建立員工培訓機制,定期安排員工培訓,讓所有員工都能得到充分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員工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文化素養,從根本上解決持續發展的智力源泉。二是發揮“兩個作用”。第一,發揮好領導干部和各級管理人員的表率作用。第二,發揮好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黨員干部隊伍是單位的骨干,兩個隊伍作用發揮好了,就會產生巨大的帶動效應。三是開展“三個創優”。第一,創優良作風。即在全體人員中大力倡導和培養實事求是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認真負責和扎實肯干的工作作風。第二,創優質品牌。實施品牌戰略,開展生產優質產品、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名優品牌活動,創出自己的優質品牌。第三,創優良業績。圍繞單位工作重心,開展各類競賽活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鼓勵大家爭創優良業績,爭做優秀員工。
關心愛護職工
實現栓心留人
人是生產力最具決定性的因素,要在單位營造尊重知識、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充分發揮人才對單位發展的巨大作用。一是建立激勵機制。建立合理的薪酬結構,妥善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讓勞動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二是不斷改善硬件設施。立足本單位實際,以滿足需要、舒宜方便、健康環保為原則,對工作場所進行人性化設計和改造,不斷改善工作環境,使員工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工作狀態。三是真誠關心體貼員工。員工是單位的寶貴財富,領導干部要關心愛護員工,黨、團組織和工會要積極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使員工真切地感受到單位的溫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責任編輯: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