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想象力使得我們的觀念無法跟上這些科技革命發展的節奏,也無法提前準備各種可能性的變化

最近,美國和俄羅斯的一些科學家紛紛宣布,經過一定的基因控制之后,能制造出存活期是普通同類10倍的酵母,這一生物技術的發展將能使現代人的壽命再延長10倍,從而徹底改變麥迪森所說的人類社會貧困和短命歷史。
其實,去年11月在去臺灣開會的飛機上與幾位隨行的企業家就已激辯過相似的問題。當時,正值中國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升空之際,國人民心振奮,這幾位企業家天馬行空式的逆向性思維方式卻讓我瞠目結舌:假如有一天,有人突然宣布月球上遍地都是黃金,那么我們的貿易和金融體系將會怎么樣?在月球上,宇航員帶回了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那么我們的社會又會如何……或許是因為那些天一直都在空中飛行,處的高度太高,地球向心的束縛很小,我們討論的也都是這些荒誕不經、光怪陸離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但事后想來,這些異想天開的問題絕非只是偶然,也絕非只是空想。
第一個問題雖尚未出現,但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后的美洲白銀對未來500年世界格局的深遠影響就可見一斑。阿西莫格魯與合作者羅賓遜、張宇燕等一大批經濟學家都注意到這筆不小的飛來橫財對英國后來的工業革命以及政治革命都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從而奠定了西歐國家的最終崛起。
按照奧爾森的時間偏好理論,假如上天能給他們足夠長的生命期限,即使是生性再殘暴的商紂王、草菅人命的隋煬帝也會好好治理自己的國家,善待他的子民,那么歷史上的周武王和姜子牙也就再無用武之地了。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旦人的壽命得到延長,人類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將日趨穩定。統治者或執政者為了緩和民眾之間的矛盾激化,不得不采取更加溫和的稅收政策和更好的公共服務,希望他的民眾能休養生息,盡可能少地訴諸武力和革命的暴力手段。而民眾呢?他們也會在一個如此穩定而良好的社會制度預期中,進行長期的生產性投資,生兒育女,男耕女織,盡可能少地減少那些破壞社會發展的投機倒把行為。同時,每個人也會出于長期聲譽的維護和投資,將最大可能地減少與別人之間的各種沖突,產生社會發展最大阻力的摩擦也會隨之減少,政府對民眾的強制力隨之削弱,國家專制也在這樣的背景中退出其歷史舞臺。由此,整個社會將步入一個穩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如此演變出來的公正、自由與民主社會就能達到最大限度上的穩態。霍布斯所擔憂的“霍布斯狀態”、麥迪森所描述的饑餓貧窮歷史將在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中一去不復返。
很顯然,我們現行的國家制度和社會技術是在我們百年生命視野下經歷了幾千年歷史沉淀之后遺留下來的最好、最合時宜的一種制度安排。一旦突破了這一生命的時間界限,那么這些原有制度技術安排都必須重新調整,而調整過程的慘烈程度可能比以往任何時期的革命都要嚴重得多,而且我們也根本不知道未來將會如何。有限的想象力使得我們的觀念無法跟上這些科技革命發展的節奏,也無法提前準備各種可能性的變化。在我們先進的想象力空間中,未來仍是一組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問號。如果有必要,我們完全可以再和那幾位企業家激辯幾天幾夜,但結果還是那句話,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只有未來永遠不確定。
由此看來,或許還不是現代技術水平達不到如此長壽的目標,更多的可能還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技術沒有足夠的準備來接受這一自然技術變革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制度問題。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百年人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決策,或許幾千年的人類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行動慣性和歷史痕跡,眼前已有如此完美的生命藍圖可勾,可我們也無福消受之。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位自負的科學家不得不在最后承認,“衰老也許并不只是身體磨損折舊的副作用,也是一種設計好的自然選擇現象,以減少老年人口,為年輕人開道”。實際上,其中的挑戰要比他想象的還要復雜得多。
陳宇峰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浙江利捷咨詢首席經濟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