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農民工,卻當上了國有企業的車間主任;雖然只有27歲,他卻已成為一名市政協委員……賴長春正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80后”一代的風采。
■ “傻農民工”
賴長春出生在北碚區澄江鎮農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1996年,賴長春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的他本想和村里的年輕人一樣,到外面闖蕩,見見世面。但看著漸漸蒼老的父母,他放棄了這個念頭,到當地一家小餐館當了一名服務員。一年以后,賴長春進入當地一家私營企業。在這里,他認識了一位機床加工師傅,經過幾個月的刻苦學藝,他掌握了機床加工技術。
2000年12月,重慶川儀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招工人。經過考核,賴長春成為該公司一名農民工,從事傳統機床加工。
剛進企業時,賴長春在工友眼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傻農民工”。
公司主要承接外來光纖產品加工業務,客戶經常要求他們試制產品。按照廠里規定,生產試制產品,工人領取的是計時工資。也就是說,在相同的工作時間里,不管工人生產的是難度系數大的產品,還是難度系數小的產品,工資都是一樣的。因此,有些工人就選擇容易的活來做,這樣省事。而賴長春卻喜歡挑選難度系數大的工件來做。為此有人笑他傻,他的看法卻不同:這樣做可以學到真本事,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喜歡高難動作,喜歡不斷挑戰,喜歡跟自己較勁,賴長春“拼命三郎”的外號逐漸在公司傳開了。每當接到有難度的試制產品,賴長春就異常興奮。當別人都下班了,他還在車床前忙碌著,對著圖紙反復琢磨,查找問題,尋找突破口。
不知不覺間,領導開始喜歡把重要的工件交給他處理,盡管有時他為此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但是每當看到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次性試制成功時,賴長春心里就有說不出的滿足感。
■ “賴主任”
賴長春逐漸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2005年,他被送到7車間擔任主任助理。這時的賴長春還不知道,一副更重的擔子將要壓到他肩上。
2006年,公司成立數控車間,不久,他被正式任命為數控車間主任。在國有企業,將農民工提拔為車間主任,這可是件新鮮事。
比起傳統機床,數控車間是公司的“精銳部隊”。公司承接的美國波音公司飛機燈罩的試制和霍尼韋爾項目等任務,都由這個車間承擔。
公司將這么重要的車間交給自己,賴長春有點興奮,又有點忐忑不安。在數控車間,有一半工人是技校生,而賴長春本人只有初中學歷,又是個農民工,能不能將車間管理好,是擺在“賴主任”面前的一道難題。
打鐵還需自身硬。賴長春首先要求自己對工作一絲不茍。
車間接到試制波音公司一批飛機照明燈罩的任務時,那臺CNC(計算機數字化控制車床)剛剛引進不久,試制中間,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整一個星期,賴長春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從編程、操作到更換刀具,每道工序反復摸索,最后終于找到原因,解決了問題,使這批產品一次性試制成功。賴長春靠精湛的技術,贏得了大家的稱贊。
數控車間的職工,多數是年輕人,工余時間,上網成了主要消遣方式。一次,一名工人上完白班就直奔網吧,一直玩到第二天早晨上班。賴長春得知這個工人因為上網導致連續24小時沒有休息后,非常生氣。他毫不客氣地對這名工人進行了處罰、教育。從此,他車間的工人再沒有人因上網影響工作。
工作的時候嚴格要求,當工人有困難的時候,賴長春則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2007年,剛從技校畢業到數控車間的實習生何振鵬,接到家里的電話,他父親因煤窯垮塌,被壓斷了雙腿。正當何振鵬為回家的路費發愁時,賴長春將車間工友捐助的錢及時交到他手上,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今年春節前夕,何振鵬又接到母親生病的電話。得知消息后,賴長春跑前忙后,到公司財務部為何振鵬借了一筆錢,讓他回家看望母親。
提起賴長春,工人們說:“賴主任技術好,對人誠懇,我們佩服。”
如今,數控車間的機床已達到18臺,總價值超過400萬元。車間每年實現的產值有1000多萬元,利稅可達200多萬元。車間技術最先進、設備最精良、產值最高、利潤最大,賴長春成了名副其實的最“富”的車間主任。
■ “賴委員”
2007年,賴長春憑著出色的表現,榮獲“重慶市優秀農民工”稱號,公司也破格將他錄取為正式員工。2008年初,他成為來自最基層的一名市政協委員。有關部門在考察中這樣評價他:“勤奮好學,踏實肯干,組織協調能力較強。”
在向重慶市三屆政協一次會議撰寫提案時,賴長春想到,自己老家所在的村里有一對老年夫妻,三個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幾年也不回家一次,兩老口連挑水等日常生活都很困難。為此,他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關注農村留守老人生活問題》的提案,希望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同時,他尤其關注農民工問題。賴長春說,很多農民工的素質其實并不是很差,關鍵是政府和企業應該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培訓機會。對于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賴長春認為,當務之急是學習怎么做個稱職的政協委員。他說:“當了政協委員,就要多關注民生,多反映社情民意。”
從一個“傻農民工”到車間主任,到市政協委員,完成三級跳的賴長春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前不久,他鄭重地向公司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