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鄉一干部吃夠了虛報數字的苦頭,決定告別“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習慣。可當他如實上報新農村建設成果時,其報表三次都被縣里退了回來,一個副縣長訓斥他“沒有從安定團結的大局出發”,叫他回去“解放思想”:“你們鄉年年在縣里名列前茅,今年卻來了個大倒退,官帽子還想不想戴了?”
而今,“解放思想”這個既嚴肅又充滿生氣、充滿智慧的政治術語,經一些歪嘴和尚一念,怎么就變味了呢?明明是弄虛作假,卻美其名曰“解放思想”。按這個副縣長的邏輯推而論之,在大躍進時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浮夸風恐怕是最解放思想的了。
什么是解放思想?當前,對它的正確定義應該是拋棄阻礙前進腳步的陳規舊制,把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扭轉到正道上來。但現實生活中,偏有“歪嘴和尚念歪經”,把“解放思想”異化為弄虛作假,從而滋生眾多“解放思想”的“怪胎”。這哪里是號召解放思想,這分明是教唆犯罪!
細細思量,“歪嘴和尚念歪經”,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對解放思想的內涵缺乏正確把握,把解放思想簡單地等同于標新立異;二是好大喜功,為出政績、圖升遷,不惜“闖紅燈”,打“擦邊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本地方、本部門或個人私利,把解放思想當成弄虛作假等行為的“遮羞布”和“擋箭牌”。
要防止“歪嘴和尚念歪經”,首先必須匡正這些“歪嘴和尚”的“歪思想”。否則,指望這些擁有“歪思想”的“歪嘴和尚”來解放思想,只能是南轅北轍,思想越“解放”越亂套。
小心“全面招商”
成為“全面受傷”
■ 王瓊
殘聯1000萬、老干局1000萬、氣象局1200萬……這些“天文數字”,是某地黨委、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而且是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呈現在干部面前的。文件規定,完不成任務的單位,領導職務將被調整,班子成員一年內不得提拔。
如此全面招商,力度不可謂不大,但筆者認為,這樣“壓迫式”招商,最后的結果可能不是期望中的皆大歡喜,而是全面受傷。
首先會受傷的是這些肩負任務的基層單位。招商引資的主體應是專職部門,外地企業要來投資,主要看的是本地的投資政策、配套資源和消費市場等,而不會過多地看重介紹人。比如對于殘聯和氣象局這樣公益性較強的單位,本來就沒有招商優勢,現在卻被壓下上千萬元的重擔,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當所有的局都成了“招商局”,所有的科都成了“招商科”,所有的干部都成了“招商員”,他們的本職工作怎么辦?
其次,在如此招商重壓之下,一些單位必然會為了招商而不惜代價、不擇手段。比如面對一些高污染和高能耗企業,為了招商成功,也只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比如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下,難免會招來騙子公司來虛假投資或騙別人來投資。招來了高污染和高能耗企業,污染的是生態環境;招來騙子公司或騙別人來投資,破壞的是經濟秩序和投資環境,而所有這一切,最終都會給百姓生活帶來災難性后果。
招商引資是大好事,但不能為了建政績豎豐碑而走向極端,否則就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背東坡詩
能解放思想嗎?
■ 王紅麗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要求黨員干部從背誦蘇東坡的詩開始解放思想。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各界引起很大反響。
解放思想,古為今用也好,洋為中用也好,只要不是搞形式主義,而是真正敢于拿來,為我所用就行,但把思想的解放寄托在背詩之類的表面文章上,這就是緣木求魚了。與其這樣做,還不如真正聯系實際,深入基層,其效果肯定比背幾首詩要好得多。道理很簡單:倘若背東坡詩就能解放思想,何不建議黨員干部都來背誦《論語》?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背誦《論語》恐怕比背東坡詩管用得多。
解放思想貴在實事求是,切忌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