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品牌給沙坪壩區“兩新”組織黨建增添了一抹亮色。
2007年,沙坪壩區委組織部、區委“兩新”工委提出了創建“兩新”黨建“紅巖”品牌的理念(MI):整合沙坪壩區“紅巖精神”發祥地等特有的資源,創黨建品牌增強“兩新”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探索“兩新”黨建“紅巖”品牌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
■ CIS,給黨組織樹品牌
今年3月,愛德華醫院的黨員及普通員工都欣喜地發現,醫院里慢慢地發生著變化:原來光禿禿的墻上,開辟了醫院黨支部和外科、內科、功能科、行政辦等黨小組的黨建專欄、工作制度,黨組織的各項活動、工作計劃、總結、醫院發展業績、群眾反饋以及優秀黨員的事跡、黨員心聲等也都圖文并茂地上了墻。特別的是,每一塊專欄、展板和標語上,都醒目地出現了一個統一的標識:LX的異體字代表蓬勃發展的“兩新”組織,其間,融入“紅巖松”象征紅巖精神,最上層是黨徽。
這個標識正是沙坪壩區設計的“兩新”黨建“紅巖”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CIS)。
為打造“兩新”黨建“紅巖”品牌,沙坪壩區制定了相關規范:規范運用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制度上墻、職責上墻和標志上墻,讓黨組織和黨員“亮身份、亮形象、亮業績”,營造良好的黨建文化氛圍。
CIS出現在愛德華醫院的黨員學習室、員工活動室,黨建工作宣傳欄、櫥窗和黨員網上課堂,以及黨員工作掛牌、黨員崗位掛牌、音像和檔案等資料中。
醫院黨支部組織委員王文聰說,為了解展示黨組織風采,營造良好的黨建文化氛圍,我們把“兩新”黨建“紅巖”品牌標識運用到醫院各種宣傳陣地。黨組織的品牌形象逐漸亮起來,使黨員更加有自信心和組織歸屬感,也讓員工對醫院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病員看到內容豐富和標志鮮明的黨建文化展示,對醫院也多了幾分信任和贊許。
細微的變化讓在醫院工作近3年的姜杰瓊頗有感觸。她說,“紅巖”品牌,讓她感受到黨建文化的魅力和黨組織的凝聚力。年過五旬的她,已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包括醫院總經理在內,已有20多名員工紛紛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目前,沙坪壩區已有31家“兩新”黨建示范點和示范創建工作先進黨組織運用了這一標識。
■ 培育“紅巖”品牌的三把抓手
沙坪壩區為“兩新”黨建的“紅巖”品牌注入了更豐富的內涵:通過黨員爭當“紅巖黨員之星”、黨組織爭創“紅巖之家”、業主爭當“紅巖黨建之友”三把抓手,讓黨建“紅巖”品牌成長起來。
2007年9月,重慶正酷熱,重慶嘉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產品技術部部長、預備黨員劉康術卻堅持在生產線上加班加點,帶領業務骨干實施可控氣氛熱處理生產線技術改造,完成了4條重要連續生產線的安裝,實現節能30%、減排40%、生產能力提升90%,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30%以上。
讓劉康術如此玩命的動力,是黨支部要評選“紅巖黨員之星”。
為創建黨建“紅巖”品牌,沙坪壩區31家“兩新”黨建示范點和示范創建工作先進黨組織掀起了一場爭當“紅巖黨員之星”的大比拼。在比拼中,嘉和公司形成了一支以黨員為核心的骨干力量,有力提高了黨建“紅巖”品牌的影響力。
重慶光華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校黨支部為爭創“紅巖之家”,開展了“三幫帶”活動,黨支部書記幫帶黨員,優秀教師幫帶年輕教師,黨支部幫帶困難黨員、困難職工和特困學生。2007年,幫扶困難教職工、黨員和學生67人次,發放慰問金、資助金8200元。
校黨支部書記盧俊說:“‘紅巖之家’凝聚了黨員和群眾,‘兩新’黨建‘紅巖’品牌不僅成為學校的一種榮譽,更成為學校品牌發展戰略的一大特色。”
擁有十幾項國家級殊榮的宏漆涂料(集團)董事長張大榮雖不是黨員,卻被公司員工親切地稱為“紅巖黨建之友”。
張大榮深知凝聚人心的重要性,他對黨建工作總是格外支持:公司投入4萬多元修建黨員、員工文化室、圖書室;投入30多萬元交由黨支部牽頭組織人才培訓近20次,培訓黨員、員工500多人次。創建“兩新”黨建“紅巖”品牌,他鼓勵黨員帶頭,為企業發展提出“金點子”100多個,為公司節能降耗10萬余元。公司黨員90%以上成了企業中干、技術骨干。面對黨建“紅巖”品牌為企業發展帶來的巨大回報,他深情地說:“我和我的企業得益于黨建品牌這一新思路,我要把這個‘紅巖黨建之友’當得更好。”
■ “紅巖”品牌,與企業品牌實現雙贏
有的企業主存在這樣的思想,“搞黨建浪費時間,是犧牲企業利益搞形式主義”。而沙坪壩區緊緊抓住品牌創建,作為企業發展和黨建工作的有機結合點,使黨建品牌轉化成生產力,推動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從2007年創建“兩新”黨建“紅巖”品牌后,企業發展如虎添翼。集團黨委介紹,按照黨建品牌創建要求,他們創新黨組織四級考核制度,黨委對黨工部和黨委成員考核,黨工部對黨支部及支委考核,黨支部對黨小組考核,黨小組對黨員考核,考核內容30多項,每月一次考核,每年一次民主評議,并公開考核結果。
一石激起千層浪,8個支部、21個黨小組在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技術工藝等多方面展開大比拼,集團上下掀起了熱潮。集團黨委還對黨員進行“星級評定”,評選優秀黨員“先鋒星”、普通黨員“示范星”、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奉獻星”,激勵集團300多名黨員在技術攻關、搶險救災、協調矛盾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系列舉措換來的是集團上下對“兩新”黨建“紅巖”品牌的充分認可,是集團發展的累累碩果。
董事長張興海不無感慨地說:“因為有了黨組織,有了黨建品牌,職工有了一根從上到下的重要的經脈,為企業發展增添效益,促成了‘渝安’品牌的發展。”
力帆集團是一個從9個人組成的簡易小作坊發展起來的全國知名民營企業,他們深知抓住品牌擴大發展的重要性。
在形成了黨建“紅巖”品牌之后,集團打造出一個充滿凝聚力的黨員團隊,開展了“七彩工程”:“點子”工程、“啄木鳥”工程、“伯樂”工程、質量“三講”工程、“動力”工程、“鵲橋”工程和“光彩”工程。集團黨委負責人說,“七彩工程”是對黨建“紅巖”品牌的深入踐行,黨建“紅巖”品牌使黨組織更有凝聚力和戰斗力。
現在,“黨建品牌與企業品牌共同成長”已經成為力帆人共同的價值認同和實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