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你好!我是一名基層黨員,今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給你們寫下這封信,訴說我思想上的一些困惑。
4月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我縣成立了“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領導小組,我也是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之一。
通過學習市級領導的講話材料,我覺得一個地方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像我所在的縣,近年來全縣大力招商引資,一些大的項目相繼開工,摘除了出口為零的“帽子”,縱向比成績喜人,但橫向比又令我們汗顏,進出口總額僅為全市的幾百分之一。有些干部卻看不到這些,有的沾沾自喜,有的小富即安。因此,我從心眼里覺得很有必要開展一次“解放思想、擴大開放”的大討論。
但在工作中,如何解放思想卻讓我感到很迷茫。最近的一個中午,我們辦公室的幾位同事在一起閑聊。
老張安慰我說:“小伙子,這樣的事情我經歷多了,不用著急。從‘三講’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再到‘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現在又是‘解放思想、擴大開放’,這些大活動、大討論我都參加過,實際上就是一個形式,換湯不換藥!”
小李悻悻地說:“活動開展了一茬又一茬,問題找了一次又一次,虛的多、實的少,但無論虛實,問題依然是問題,擺在那里,無人問津。人都整疲了,還啷個解放思想哦?”
“是啊,牛皮扎,扎牛皮,都是那些事。管那么多干啥?對我們來說,多寫幾篇信息上報就算是完成任務了?!蓖醮蠼阍谝慌哉f。
聽了同事們的議論,我覺得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周末我與一位老領導聊天,談起關于解放思想的話題時,這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說:“要解放思想,關鍵是看怎樣為老百姓謀利益,不是光寫幾篇信息就了事的,老百姓要的是真真切切的實惠。”
無獨有偶,我下鄉調研時,群眾對這次活動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個群眾就說:“年年座談,年年提意見,可沒有一年動真格解決了的,一點都沒得用,耽誤我們的時間,有那個精神還不如給我們把化肥、農藥的價格降下來,把農產品的價格提一點?!?/p>
聽了老領導和群眾的話,我不禁陷入沉思: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目的明確,方向明了,可怎么到了基層干部和老百姓嘴里就變味了呢?
我問了周邊區縣的朋友,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說是搞得太多了,搞疲了,也都是按照上級的文件依葫蘆畫瓢。有一位朋友還說,啥子解放思想哦,還不是“村哄鄉,鄉哄縣,一直哄到市里面。市里發文件,一級一級往下念,念完文件進飯店,就是政策不兌現”。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應付了事。
按這種精神狀態,如何搞好大討論活動?
接下來的工作更令我不解,我們有位領導在布置工作時說:“解放思想有很多形式,但信息上報是反映你這個地方討論得深不深入最直接的形式,所以大家要多寫!”
當時我就在想,難道上報幾條信息就能反映這個地方是不是解放思想了嗎?本來好好的一項活動,因為頻繁了,讓人覺得麻木,甚至厭倦。
編輯同志,我現在很困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一次的“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
一個困惑的基層干部國強
2008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