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始建于1970年,初期只能發射單一型號衛星、火箭。經過37年的建設,目前擁有自成體系、配套完善的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和勤務保障等5大系統,可以發射多種新型、大噸位衛星和5種新型、大推力火箭,年發射能力為10至12次。在我國的3個航天發射場中,只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具備發射長征三號甲等大推力火箭的能力,這也是選擇在西昌發射“嫦娥一號”的原因。同時,西昌地區緯度低、海拔高、四面環山,年平均溫差小,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成昆鐵路經過這里,青山機場能起降各種大型飛機,交通運輸便利,是發射各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理想場所。發射中心組建以來,先后成功組織了“亞洲一號”、“澳星”、“風云二號”等50多次國內外衛星的發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是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惟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中國西北部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地區,海拔1 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積約2 800千米2。這里先后發射衛星37顆,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多個第一:1960年11月5日,這里成功地發射了中國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導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這里試驗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一號、長征二號丙及長征二號丁火箭已成功發射了20多顆科學實驗衛星。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里發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從這里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序幕。此后,“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飛船相繼從這里成功發射。
俄羅斯聯邦拜科努爾發射場 是俄羅斯最大的航天器和導彈發射試驗基地,位于莫斯科東南2 100千米的丘拉坦沙漠地帶,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始建于1955年,占地廣闊,裝備齊全,其規模相當于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發射載人飛船、衛星、月球探測器和行星探測器,進行各種導彈和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另外,還進行攔截衛星和部分軌道轟炸系統的試驗。這里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及其它行星探測器,還發射了“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等載人飛船和“禮炮號”航天站及“能源-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卡納維拉爾角航天中心 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也稱肯尼迪航天中心,其優勢是發射場緯度較低,向東發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轉附加速度,有助于衛星入軌,沿東南方向的??者\輸幾乎不受任何影響,附近的海島還可用作跟蹤站。另外,卡納維拉爾角一帶地處偏僻,人煙稀少,便于保安,自然條件好,這也是它的優勢。1950年7月,首次發射了一枚A-4/WAC下士火箭。此后,又進行過多次運載火箭的發射工作,包括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宇宙神-阿金納火箭、偵察兵火箭、土星5火箭、土星1B火箭等。從卡角進行的航天器發射任務,包括了美國所有向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從這里還發射過阿波羅飛船、天空實驗室、不載人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科學、氣象、通信衛星等。
范登堡空軍基地 該基地面積約280千米2,最初為戰略導彈基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它可以向西發射高傾角軌道和極軌道衛星。因彌補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只能向東發射的不足,所以后來被選為美國第二個航天飛機發射場。自1959年發射發現者1號以來,在范登堡發射的火箭已將450多顆衛星送入極軌道,這些衛星覆蓋了地球的絕大部分地區,并執行外大氣層實驗、氣象預報、地球資源探測、導航輔助及軍事任務。
庫魯航天中心 它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屬圭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在沿大西洋海岸的一片狹長草原上。由于發射場緊靠赤道,對發射靜止衛星極為有利。庫魯發射場1966年動工興造,1971年建成,共耗資5.2 億法郎。早期僅進行探空火箭和“鉆石號”運載火箭發射。1979年12月“阿里安那”運載火箭在這里首次發射成功,至今該系列發射成功率已達90%以上,獨攬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衛星發射市場。
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陣地 位于俄羅斯白海以南300千米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建于1957年,該基地位于俄羅斯白海以南300余千米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它早期是洲際導彈的作戰基地,從1966年起才使用4種火箭和9座發射臺來發射大傾角的偵察、電子情報、導彈預警、通信、氣象和雷達校準衛星,其中三分之二為軍用,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發射次數達到全世界總數一半左右,繁忙時—天發射兩枚運載火箭。
圣馬科發射場是世界上惟一的海上航天發射場,位于距肯尼亞福莫薩灣海岸約5千米的海上,比庫魯發射場更靠近赤道。海上發射場與陸上發射場不同,發射臺的臺柱完全固定在汪洋大海的大陸架上,臺面露出水面,類似海上石油鉆井平臺。衛星和火箭由大型艦船運來,再安裝在發射架上實施發射。發射場1967年正式啟用,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等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
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 是印度的導彈試驗和衛星發射場,位于印度南部東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島。發射場于1979年正式使用,1980年7月18日印度用自制的火箭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成為世界上第6個自行發射衛星的國家。
種子島航天中心 種子島位于日本的南部,是日本九州的一個小島,長58千米,周圍沒有高山,氣候穩定,其地理位置尤其適合進行航天發射活動。島上的航天發射中心總面積約為8.65千米2,于1966年開始運作,建有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其中,專司H-2發射的吉信綜合發射場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現代化的發射場之一。日本大多數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都在這里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