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經濟金融不確定的年代,商業銀行CEO的優點在一般情況下很難展示出來,但缺點對銀行的負面影響會立竿見影,最近世界商業銀行巨頭由于CEO的平庸而展現了病來如山倒的一幕就是明證。商業銀行是穩健的行業,
缺點不突出、穩健并進取的銀行CEO有望步入優秀行列,而部分銀行CEO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被動了。本文歸納了中外商業銀行CEO走向失敗的的十個預警信號,在現實社會,鮮活的案例比比皆是。
執行出現了問題
銀行CEO在執行上主要會出現以下問題;一是沒有持之以恒地執行戰略,對于戰略而言,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戰略的執行,有很多銀行的失敗并不是因為一開始制定的戰略是錯誤的,而是由于沒有堅持不懈地執行下去。作為銀行CEO,一旦你制定出來一個戰略,就必須對自己的決策有信心。不要輕易改變你的戰略,要一以貫之地執行下去,在這個過程中,只需在具體的實施和細節方面做些適當的調整。如果盲目地、毫無道理地改來改去,不但會勞民傷財,還會不經意間暴露出自己軟弱多變的短處,授人以柄就會影響權威、削弱公信力。二是制定目標時眼高手低,有的熱衷做出宏大的目標計劃,而不考慮本行的最大弱點和實際的執行能力,這些銀行CEO總是先入為主、異想天開地相信,他們的下屬一定有辦法把目標變成現實,結果犯了紙上談兵的錯誤,戰術上肯定形如虛設、不堪一擊。三是忽視了上下同欲的作用,有的銀行CEO素有單邊強力推行戰略執行的名聲,往往會強迫下屬的經理層去推行計劃的執行,忽視了調動下屬積極性的環節,似是而非的部署讓下屬總是感到似懂非懂、莫明其妙,下屬當然無法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執行。真正合格的銀行CEO知道取得上下一致的重要性: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使下屬和員工不僅樂于接受職責,而且樂于執行,優秀的銀行CEO總是讓下屬對戰略戰術真懂、真信、真用,“三者”之中只要缺一,下級就要“服”而不“從”。四是有的銀行CEO總是主觀臆斷地做決定,覺得個人的聰明比深思熟慮來得有價值,最明顯的標志是:每天“圍著桌子轉、隔著玻璃看(只在電腦看數據)、拍著腦袋干”,他們犯了以己為尊的錯誤,他們的下屬總要面對領導和客戶兩個“上帝”,現代商業銀行最經典的理念——以客戶為中心未體現出來,導致在創造客戶價值鏈的層面(銀行一線人員與客戶界面)執行上左右為難,辦事要向眾多上級請示和匯報,成本和效率肯定不可能與時俱進地優化,長期下去冷遇、疏遠了客戶。五是虛張聲勢,
銀行CEO必須冷靜地、反復地向下屬解釋銀行的目標,持之以恒地鼓舞下屬的斗志,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目標,當今時代,僅僅通過喇叭和鑼鼓說服下屬的領導者乍看起來頗具聲勢,實際上,這種做法非常危險。綜合分析中外銀行CEO失敗的原因,有70%都源于戰略思想得不到實施,而不是戰略思想不完美。
輕視他人意見
許多銀行CEO最大的錯誤便是與客戶和一線員工失去聯系,這些人總是刻意批評下屬的想法,而自己往往由于脫離實際而難以形成遠見卓識。海納百川、能容則大,一個沒有廣闊心胸的銀行CEO
,一定不會成功,因為他沒有辦法容納不同的意見,而銀行最好的意見一定出自距離客戶最近的人員。一個成功的銀行CEO一定要具有聆聽別人的意見能力,即使你不同意這意見,也必須先聆聽,

然后加以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面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優質客戶往往有金融需求多元化的特點,他們由于可以貨比三家而變得挑剔了,銀行CEO可能不清楚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有的銀行CEO身邊圍繞著一些報喜不報憂的公司政治高手,還有的銀行CEO將“報憂者”打入冷宮,或索性將他們一“開”了之,結果在用人上往往是“劣幣驅逐良幣”,在太平盛世里,庸人鞍前馬后、前呼后擁,潮漲終有潮落時,等到危機四浮的關鍵時刻卻缺少力挽狂瀾的能人,古今中外許多銀行CEO都是因為傲慢與偏見而付出了慘痛代價。作為一個優秀的銀行CEO一定要致力于以客戶為本,如果持之以恒地與員工和客戶保持密切的接觸,一定會從他們那里學到很多東西,事實上他們是真正直接能幫助CEO完成使命的人。要想了解實際情況,就必須經常深入到銀行第一線,只有在那里他們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鼓勵員工暢所欲言,銀行的興衰關系到員工的前途和命運,他們當然知道說什么。通過這種方法,部分中層管理者、中后臺部門會把自身不足暴露無遺,
銀行CEO會輕而易舉地解決老大難的推諉扯皮問題。僅僅依靠匯報了解情況,往往會給官僚主義滋生蔓延提供了溫床,工于心計的下屬會使用巧妙手段逐漸瓦解銀行CEO明辨是非的能力。統計顯示,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銀行CEO到客戶和一線員工了解情況,所用時間僅為聽取銀行高管人員匯報的1/10,而且可以取得更直接、更具體、更全面的效果。
抓不住銀行存在問題的實質
銀行CEO都知道,能否在問題嚴重惡化之前將其識別并加以預警和防范、能否在搶抓機遇上體現出遠見卓識決定了銀行是否能取得成功。在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則就是,無論你的策略在紙上看來多么英明,如果你對當前存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反應遲鈍,那么你不可能取得成功。成功的銀行CEO必須能甄別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決策,并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才是偉大能力的核心所在,尤其是當前很多事情都在迅速變化的時候,審時度勢的本事是銀行CEO取勝的關鍵。在崎嶇不平的發展道路上,需要銀行CEO投入時間的地方太多了,銀行CEO必須決定什么是對銀行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動員手下采取迅速行動。銀行CEO不能想當然地、天真地認為競爭對手采用某種策略獲得了成功,那么自己如法炮制也能取得一樣好的績效。優秀的銀行CEO首先是能先于他人洞察到未來發展趨勢,其次是能將遠大抱負與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有機結合起來。例如,有的銀行CEO由于沒有充分理解以客戶為中心的本質,片面強調信息技術在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上的積極作用,結果投入巨資改造的IT系統,在效率上卻不升反降,員工、客戶怨聲載道。
缺乏溝通能力
這些銀行CEO往往對錯誤的發生,有自己的一套說辭,難以取得下屬的理解,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他人的誤解導致了失敗的后果。然而一個總是讓人誤解的人,自身肯定存在嚴重的溝通問題,
優秀銀行CEO常常把80%以上精力用于溝通。今天的銀行CEO必須具備的溝通能力:在預見、應對及利用變化方面,總是顯得遙遙領先,并且能夠準確無誤地與下屬溝通。能否抓住時機并且有節奏、持之以恒地控制銀行發展的步伐,使之成為銀行取勝的有效手段,要抓住時機,要先掌握準確數據和最新信息,能否抓住時機的關鍵在于平常的日積月累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發力,帶領團隊走在競爭對手之前。
一個領導者不僅要發現這些變化,還必須用簡單、明晰的話語告訴銀行各個層面的人,什么變化正在發生,會對銀行產生什么影響,必須采取什么行動才能利用這些變化,來轉化成銀行實實在在的業績。缺乏溝通會導致五花八門的執行后果:南轅北轍、倒行逆施、內耗嚴重。
犯了文過飾非和以偏概全的錯誤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這些銀行CEO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還特別擅長表揚與自我表揚,即使做錯了事情,也從不改變對自己的正確評價。他們總是能找出一個看似更為堂而皇之的理由,來為錯誤的決定辯解,在后續行動上同樣執迷不悟,在歧途上越走越遠,積重難返、騎虎難下。二是有的銀行CEO以偏概全地看待規律、數字和模型,經常得出迎合自己偏好的結論,而對能否適用于更廣的工作范圍卻不聞不問,結果是風險看得不全、機遇抓得不準、對策定的不利,一個沒有認同感的目標即使有生機也難有活力,他們在不知不覺之中一步一步地走進誤區。這類銀行CEO展示的規則是:能人有罪(用業績證明了銀行CEO的短處),庸人有理(具有顛倒黑白的本事符合銀行CEO的胃口)。兩種情況導致的不良結果是:下屬或明哲保身或陽奉陰違、得過且過、出工不出力,在依靠信譽生存的銀行業,
這些銀行CEO肯定行之不遠。
注重個人單邊英雄主義
過度追求聲望、權力和財富。這類銀行CEO往往在其職業生涯之始,就表現出超乎尋常地注重個人的成功,而不是銀行的成功。極度熱衷自我推銷,個人價值實現與銀行價值增值無關。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總在尋求每一個自我曝光的機會,這樣做只是為了嘩眾取寵,四處炫耀自己的成功。二是通過到處高調曝光來掩蓋自己遭遇的挫折,這種過度膨脹近似瘋狂的自尊意識是個危險信號。三是把工作的活動看得遠比工作的成果重要,喜歡談自己的工作業績、到處開會,一個空有體力投入,而沒有明確目標引領的組織,肯定談不上績效。優秀的銀行CEO總是利用一切機會展示所在銀行的價值,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銀行服務口碑上,從而使銀行獲得免費“軟廣告”的宣傳,對銀行的積極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沒有“以身作則”
如果你希望你的下屬為你努力工作,你自己必須先要努力工作;如果你希望你的雇員以客戶為本,你自己也必須做到以客戶為本;如果你希望你的雇員能夠尊重職業道德,你本人先要尊重職業道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只是跟員工說應該怎樣做,應該怎樣照顧好顧客,而自己不帶頭做,是沒有用的。在這方面,領導失之毫厘,員工會謬之千里,上行下效也會有乘數效應。
沒有下力氣精心打造團隊
商業銀行不同于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崇尚精英突破,商業銀行強調團隊合作。要具備領導能力,商業銀行CEO要能使自己的手下與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銀行CEO只有一心一意地與員工互動溝通,對下屬尊重,才可以建立起團隊精神。人才難求,對具備創意、膽識及審慎態度的下屬,應給予良好的激勵和報酬。要真正去理解和鼓舞身邊的團隊工作,并且為團隊成員提供很好的教育培訓機會,銀行培訓必須是“不遺余力的”,
每隔一段時間,員工都必須接受各種培訓,更新自己的知識,通過培訓使員工接受銀行的管理方法、核心價值觀和對客戶服務的水平。
忽視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一個機械手表,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問題就會停頓。一家銀行也是,只要有一個環節有毛病,就可能發生連鎖反映,商業銀行CEO由于忽視細節導致一丑遮百俊的事例屢見不鮮。了解細節,就能在事前防御危機的發生,防患于未然。商業銀行具有資金大、風險大的特點,優秀銀行CEO會選擇見微知著的風險以圖難于易、量力而行,他們讓世人確信:重視細節的穩健就是遠見卓識。肇端于美國的次貸危機使許多商業銀行CEO馬失前蹄,其實,如果抓住借款人由于經濟滑坡導致還款困難這個細節,加之從預警到全面危機爆發有6~12個月時間,銀行完全可以知難而退,遠離次級債危機、或者十分體面地獲利了結出場。
對學習抓得不緊,沒有及時更新舊的知識
知識最大作用是可以提高判斷力,在優化銀行業務范圍時,增加銀行成功的概率,有的銀行CEO喜歡憑直覺靠經驗拍腦袋行事,但直覺并不是可靠的方向儀,老經驗無法必保復制新成功,低概率勝算的決策總是給人以孤注一擲的感覺,輕率行事難以博得下屬的充分理解,也無法贏得客戶的高度信任,銀行決不是依靠下賭注或投機而生存發展的行業,不少銀行CEO在開展業務上因為挺而走險給銀行帶來滅頂之災,也導致個人身敗名裂。情況在不斷變化,今天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理,明天也許因為條件不同反而變為誘導人們犯錯誤的歪理邪說,這個世界會毫不留情地淘汰不學習的人.時代不斷進步,銀行不但要緊貼轉變,最好還要登高望遠。要能掌握和判斷最快、最準的信息,擁有行之有效的知識。不愿學習和改變的人只能等待機遇,消極等待機遇無異于在向外界暴露軟弱,顯示無能。幸運只會降臨在有科學世界觀、不斷學習、敢于接受挑戰但又謹慎行事的人身上,真正合格的銀行CEO總是把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當成千載難逢的機遇,而不是消極地與外在環境決裂。最重要的是在事前吸取銀行業最新、最準確的技術和信息,才有深思熟慮的對策,讓銀行能輕而易舉地在競爭的市場上處于有利位置。你掌握了信息,具有了知識,機會來的時候,就可以馬上有動作,捷足先登,成為市場的主導者而不是追隨者。
現今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多變,挑戰紛至沓來,銀行CEO難以四平八穩。面對挑戰,商業銀行CEO必須具有長遠眼光、務實創新,掌握最新、最準確的信息,審時度勢,作出正確的決策,帶領團隊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才能展示卓而不凡的雄才偉略。
(作者系中國光大銀行戰略管理部資深高級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