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民營企業的日益增多導致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一些中小民營企業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逐漸暴露出來,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要想在競爭中謀求發展必須用質量競爭來取得優勢,如何利用企業的質量管理來提高生產效率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從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作為出發點對質量管理進行研究分析,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一、質量管理的概念
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協調的活動。在質量方面的指揮和控制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
質量方針是指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質量方針是企業經營總方針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者對質量的指導思想和承諾。質量方針的基本要求包括供方的組織目標和顧客的期望和需求,也是供方質量行為的準則。
質量目標是組織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組織質量方針的具體體現,目標既要先進,又要可行,便于實施和檢查。
質量策劃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是制定質量目標并規定必要的運行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質量目標。質量策劃幕后關鍵是制訂質量目標并設法使其實現。
質量控制就是滿足質量要求。作為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質量控制適用于對組織任何質量的控制,不僅僅限于生產領域,還適用于產品的設計、生產原料的采購、服務的提供、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的配置,涉及組織內幾乎所有活動。質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證質量,滿足要求。
質量保證主要是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質量保證定義的關鍵詞是“信任”,對達到預期質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夠的信任。質量保證不是買到不合格產品以后保修、保換、保退。保證質量和滿足要求是質量保證的基礎和前提。
質量改進是質量管理的最后一部分,致力于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增強組織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由于要求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因此,質量改進的對象也可能會涉及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過程和產品,可能會涉及組織的方方面面。
二、M企業簡介
M企業作為江蘇地區的中小型服裝加工企業,是典型的中小民營企業。M企業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小民營企業中出現的問題,M企業成立于2000年,占地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至07年6月,企業總資產約為20000萬元,擁有員工80名。M企業擁有先進的機器設備,在企業創辦以來一直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但是隨著近年來市場的縮小和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逐漸暴露出來,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從M企業當前面臨的情況來看,建立一套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必然的一步。
三、M企業加工成品質量控制環節存在的問題分析
1. 管理層中存在的問題。M企業中的管理層包括廠長、經理和部門主管。廠長和經理通常只是下達任務,由于自身對生產工藝沒有進行深入的閱讀和分析,無法正確指導員工實際操作,對現場問題處理不徹底,不果斷。對生產進度沒有明確的概念,沒有具體的生產計劃,缺乏成本核算、數字和表格規范管理的概念,不做規范的現場記錄,不對流量進行控制,導致大量積壓半成品出不了成品,最后一次交貨后需要大量回修。由于主管們缺乏主動性和現場統籌、組織、指揮能力,出貨時容易出現忙、亂、差、錯的現象。而當質量出現問題時大家不是先解決補救,而是開始互相追究、推脫責任。
2. 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一個缺乏企業文化的企業就等于沒有靈魂,也就更談不上凝聚力和忠誠度。領導者缺乏整體規劃能力和組織教育能力,員工隊伍整體素質教育、技能培訓的力度不夠深入;面輔料采購沒有具體計劃,嚴重影響到生產部門進度和交期;倉庫發放時手續不清,管理制度不建全,出現缺件少數、補數,甚至發錯輔料的情況造成嚴重損失;現場生產流程管理不規范,沒有先后順序;部門之間工作不協調,崗位職責界限不清晰;業務員、采購員和技術員之間缺乏溝通,存在勾心斗角、拉幫結派,消極怠工以及其他影響團結的事情。
3. 員工質量意識差,單純的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班組長沒有質量意識,麻木追求產量,不開產前分析會提早準備加強控制,每次都是等問題出現后去補救,每天忙于“救火”工作。工作效率低,無法處理問題時也不主動回報工作。大多數車間主管、組長通常喜歡講:“我跟他說過了”“真麻煩”“差不多就行了”等不負責任的話。品質第一的意識十分淺。員工態度散漫,時常請假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整天抱怨工資低,人員流動頻繁,車間總是到尾期才大量趕貨,嚴重返修無人問津,最后通宵也不能按時交貨,造成客戶投訴、空運、扣款等情況。
四、針對以上情況對提高M企業質量管理提出一些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由于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對產品的質量做出保證,導致重新生產或者后期修補,形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嚴重影響生產效率。要確保產品的質量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要提高員工的素質,二是要有合理完善的規章制度。
企業招聘時必須加強對應聘者個人素質方面的考核,個人素質包括學習能力、總結能力、學識經驗、進取精神、社交能力、責任心、自我控制、成就動機、靈活性、創造性潛力、管理潛力、工作態度、誠實水平等等。考核方式雖然不能和大企業一樣正規全面,但是一定要著重對責任心、自我控制、進取精神等相關方面的考核。也許對于習慣傳統方式招聘的中小企業來說,這種招聘方式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在招聘時進行個人素質考核可以避免日后容易出現拉幫結派、消極怠工、無故辭職、生產產品次品率高等負面事件的發生,無形中可以節約的成本遠遠超過招聘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對于在職員工也要定期進行整體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全面提高企業組成成員的素質。
要做好質量管理,就要從它的各個方面出發,制定出完善的規章制度。質量方針,它是企業經營總方針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者對質量的指導思想和承諾。作為企業的宗旨,管理者可以將對客戶的承諾記錄下來而不只是口頭說說,通過時常閱讀的方式來灌輸和強化質量意識,才能在生產過程中真正的將這條方針貫徹到底。
質量目標就是具體的質量要求。對服裝加工企業中普遍要求的質量標準做出書面記錄,然后根據每批訂單的不同,分別記錄其不同的質量標準。質量策劃就是對質量目標的實現過程,對各部門的職責要求做出正式的書面規定,避免部門界限模糊造成部門沖突。通過明確的規章制度保證各部門各司其職。此外要加強各部門的合作,強調企業的共同目標,形成良好的氛圍。細節方面可以通過對每批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做出全面的總結和記錄,在進行生產之前召開員工會議,著重分析當前訂單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可以減少生產過程中次品出現的幾率。當生產結束后根據驗收人員的驗收結果應及時反饋到車間,以免出現更大的失誤。
質量控制,對M企業來說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對次品率的控制,它的關鍵是掌握在操作工手中,所以只能通過不斷的提高他們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等其它個人素質來達到質量要求。企業要在獎罰制度上做出嚴格的規定并確保其有效實施。
質量保證應從技術人員的工藝設計開始,如果從這一步就出現差錯,那么以后所做的都是無用功,所以說工藝設計的準確性對以后的生產是至關重要的,對工藝設計的檢測就最好做到100%的肯定才能投入生產。要做到這點十分困難,但是如果通過專門的監督人員來檢查還是可以明顯的改善工藝出錯的問題的。生產的后期工作是對產成品的驗收工作,這是非常煩瑣但是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通過檢查的產品就能夠送到客戶手中,不合格產品中可以修補的就進行補救,沒辦法修補的只能廢棄處理或者重新拆線。驗收工作如果沒做好,不但需要返工,更嚴重的是影響到企業的信譽,造成客戶流失。所以在驗收部門需要更加理解和貫徹質量方針中的一些要求,以此作為嚴格把住質量關的標準。
(作者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