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5380; 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
1. 動態聯盟#65377;動態聯盟又稱“虛擬企業”,是指為了達到預期目標,通過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組成的臨時性網絡組織#65377;在合作過程中各成員彼此互不干涉,且共同分擔風險,共同分享利益;當預期目標達到之后,此組織即將解體#65377;在實際運作中,動態聯盟企業是隨市場機遇而產生的一種“臨時聯盟”或“工程小組”,是企業為了快速響應已經出現的或根據預測即將出現的市場機遇,而聯合其他組織成立的利益共同體#65377;
2. 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65377;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是制造行業進行結構和生產能力調整的一種創新模式,指在利用網絡技術,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動態集成區域內的制造業企業#65380;高校#65380;研究院所及其制造資源和科技資源,形成一個包括網絡化的制造信息系統#65380;制造資源系統#65380;虛擬倉庫#65380;銷售系統#65380;產品協同開發系統#65380;虛擬供應鏈及其供應系統和分級技術支持中心及服務中心在內的一個開放性的現代集成制造系統#65377;動態聯盟(虛擬企業)是區域企業群網絡化制造模式實施的有效組織形式,動態聯盟在網絡技術支持下,合作單位可突破單位界限和現有資源(人#65380;財#65380;物)的限制,得到最好的技術支持,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來說可以獲得自身不可能具有的資源#65377;
二#65380;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的溢出效應分析
1. 溢出效應#65377;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也叫做外部效應或外部性因素,是指在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某種服務的過程中,同時為第三方帶來好處或損失,這種附帶形成的后果,第三方作為受益者不會支付報酬,作為受害者也得不到補償#65377;此類受益或受損,沒有通過貨幣或市場交易反映出來,都不由發生作用的雙方承擔,所以是一種外部效應#65377;對于經濟主體來說,如果外部效應帶來了利益,稱作外部經濟或積極溢出;相反,如果外部效應帶來了損失,稱作外部不經濟或消極溢出#65377;據此,溢出效應的基本內涵是,在某一經濟活動中根本沒有參與的人得到可察覺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覺的損失)#65377;
2. 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的技術溢出效應#65377;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的技術溢出是區域內各制造企業在區域網絡化制造系統中共享系統內的先進技術,使得區域中的中小型企業在無形中便提高了自身的技術水平,從而產生了技術溢出效應#65377;為了更好的說明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本節引用貝克爾的犯罪與懲罰模型來描述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的現象,即:S=S(D)且S′=dS/dD>0#65377;其中,S表示技術溢出,D表示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在企業中的應用程度#65377;可以用不同的指標衡量#65377;
按照溢出效應的定義來說,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的技術溢出是無需成本的#65377;但仔細分析就知道,由于要在制造企業中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必須投入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因此制造企業要獲得這種利益,無疑是要花費成本的#65377;不難看出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是溢出的主動方,在這我們把所有的溢出成本都看做在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時產生的,這樣有利于簡化分析并且不會改變主要結論#65377;溢出相關成本也是隨著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在企業中的應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65377;那么就有:C=C(D)且C′=dC/dD>0#65377;其中,C表示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的技術溢出成本#65377;
由此可得,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企業的社會凈收益就是技術溢出與相關的成本之差#65377;即:P(D)=S(D)-C(D)#65377;其中,P表示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企業的社會凈收益#65377;
假設制造企業將資源不斷增加到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中去,最終會出現邊際成本遞增,但會產生遞減的技術溢出效應#65377;因此可以得到:C″<0, S″>0, P″=S″-C″>0#65377;
因此有,若P′(Dn)>0,則對于所有的D>Dn,有P′(D)>0,其中,Dn表示D中某一值#65377;也就是說,在D>Dn這一范圍內,技術溢出的社會凈收益P(D)是網絡化制造模式應用程度D的增函數#65377;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企業越多,制造業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程度越高,其產生的技術溢出效應的社會凈收益就越多#65377;大力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通過其技術溢出效應來提升制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對制造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65377;
3. 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的區域溢出效應#65377;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企業的區域溢出效應是指在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時會行成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企業聯盟內,企業在相互接觸和接近時產生的積極溢出效應#65377;
在某區域內實施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就會產生企業聯盟,企業聯盟產生的經濟向心運動會把區域內眾多企業吸引到一定地點,形成企業集群#65377;與單獨存在的企業相比,企業聯盟內各企業產生的溢出效應會更明顯#65377;假定企業為E,EA企業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為a,EB企業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為b,各種投入要素為x1,x2,?,xn#65377;如果a的產出完全取決于本企業的投入要素EAX,那么EB企業對EA企業不存在溢出效應;如果a的產出除了依靠自身的投入要素外,還受到b產出的影響,這說明EB企業對 EA企業產生了溢出效應,此時,a的生產函數是:a=EA(x1,x2,?,xn,EB)#65377;
現用dEA/dEB表示EB企業對EA企業溢出效應的邊際生產率#65377;dEA/dEB>0,意味著EB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EA企業帶來了好處,b量的增加會引起a效益的提高,是一種外部經濟現象;倘若dEA/dEB <0,則表明EB企業給EA企業帶來一定效率損失,b量的增加會導致a成本上升,造成了外部不經濟#65377;
在雙向溢出效應的條件下,b的產出不僅取決于自身企業的投入要素EB,也受到a產出的影響,其生產函數為:a=EB(x1,x2,?,xn,EA)#65377;這里dEB/dEA >0,表明EA企業會對EB企業產生積極溢出,將帶來外部經濟的好現象;dEB/dEA<0,表明EA企業會對EB企業產生消極溢出,將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不良后果#65377;
實施動動態聯盟區域網絡化制造模式還會產生集群經濟,集群內諸多制造企業由于其地域相對集中,企業之間在技術方面相互影響,在節約成本方法上也相互傳播和推廣,從而形成外部規模經濟效應#65377;各個企業可以利用地理的接近,共同進行生產#65380;銷售的活動,通過產業的空間集聚,可以使企業整體規模擴大,從而使各個企業在實現合作的基礎上獲得外部規模經濟#65377;
(作者單位: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