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是融合和銜接相關知識、促進各項技能協調發展的關鍵,也是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商務英語專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并組織實施。
關鍵詞:商務英語;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08)02-0066-0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全社會對既精通外語(英語為主),又熟諳現代商務技能的高級商務型人才需求急劇增加,其中高等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倍受外經貿企業的歡迎。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商務英語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加強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又要重視商務知識和商務技能的學習與訓練,體現“英語”和“商務”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溝通能力,又具備一定的商務操作技能。因而,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兼顧和融合語言學習和商務知識、商務技能的學習與培養,有效銜接商務知識學習和商務操作技能訓練,對培養“厚基礎, 寬口徑, 重應用”的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的高級商務英語人才至關重要。 實踐教學正是融合和銜接相關知識、促進各項技能協調發展的關鍵,也是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應用型人才的關鍵。
一、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原則
1. 全面性。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使畢業生具備基本的人文素質和相關領域活動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能完成國際貿易基本業務操作;具有嫻熟的英語溝通能力、商務英語運用能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等基本知識和技能。
2. 科學性。探索構建相對獨立的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 “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工作模式,即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使之成為“技能考核”、“師資培訓”和“產學研”一體化緊密結合的聯合體。
3. 針對性。根據畢業生就業崗位職責對實際工作能力的要求,開發實踐訓練項目, 制定符合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計劃,統籌安排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內容。有效防止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之間的沖突,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 實用性。改革實驗實訓教學內容,減少演示性實驗,增加技能性、綜合性實驗實訓,逐步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5. 層次性。 在制定實踐教學目標時, 應以培養目標為依據,從分析學生不同階段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入手,根據教學規律和專業特點圍繞課程設置,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則編制時間性教學總目標和分階段目標。同時要注重實訓課程體系之間內容的內在聯系,難度、深度適宜,科學合理。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結構和構成
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應由滲透在理論課程內的基本技能訓練、集中專項能力訓練、畢業前的綜合能力訓練以及人文素質培養訓練四大模塊組成,如圖1所示:

三、實踐教學的實施
1. 完善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條件是實踐教學有效實施的基本保障。對于商務英語專業來說,受職業崗位、工作性質及時間等因素的制約,一些重要的專項技能訓練,例如單證制作實訓、進出口業務洽談實訓、商務函電擬寫實訓等,很難全面實施系統的“頂崗”操作。因此,建立完備的校內實訓基地、實訓軟件、仿真實訓室尤為重要,它可以彌補文科類專業“頂崗”實踐崗位的匱乏以及時間不易協調等方面的不足。但硬件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學校領導應深刻認識到實訓教學的重要性,應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加大投資力度。學校要依據所設專業的實際需要,全面規劃,逐步實施。同時,要重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突破只限于感性認識和動作技能的舊模式,建立有利于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模式。盡可能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相一致,形成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同時應注意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地處一個城市的同類學校也可共建實訓基地,還可開展職業培訓等有償服務。
2. 改革實踐課程教學方法。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應把商務技能訓練放在突出地位,以英語為實踐課程的教學語言和目標語言,進行商務技能的訓練,從而融合語言訓練和商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實踐課程的設置要特別注重課程之間的銜接、知識與技能的鞏固和拓展、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和實訓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實訓形式,盡可能營造仿真的工作環境,模擬真實的業務情景,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專題研討法,推行互動式、參與式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實施實踐課程教學,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體驗、操練和實踐。
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實踐環節管理包括技術管理、設備管理、經費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和各項管理制度建設,要努力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投資效益。為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還必須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實踐教學文件, 每門實踐課程都要制定適宜的教學大綱,編制實踐指導書,建立技能測試題庫。實踐指導書應明確規定實踐的項目、目標、要求、內容、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考核標準等各項內容, 技能測試題庫則要對每項實踐進行測試,學生畢業前進行綜合技能測試,確保核心技能的掌握。
4. 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實踐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實施技能訓練的基本保證。承擔實踐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理論知識,還必須能夠有效地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練,及時解答實訓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因此,實踐教學必須從教師隊伍的建設入手,解決教學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 要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專業技能的培養為重點,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引進和造就“雙師型”教師。教師除自主學習鉆研、進修提高外,學校還應創造條件選派青年教師到企事業單位、外貿公司、海關等相關單位學習、見習、體驗、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其更好地勝任實踐教學工作;學校還可以從企業生產第一線聘請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任兼職教師,改善教師隊伍結構。
總之,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實施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完善、不斷創新的過程。只有將實踐教學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才能不斷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級商務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尚義,李華等.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建設的研究[J]. 教育教學研究,2006(10).
[2]宋梅梅.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J]. 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3]黎翠梅. 金融本科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探討[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5).
[4]徐魯亞. 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與實踐教學[J]. 民族教育研究,2005(4).
[5]孟繁華. 加強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J]. 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7).
(責任編輯:盧艷茹;校對:龍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