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風險也稱融資風險或籌資風險,是指由于企業融資不當、財務結構不合理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企業員工特別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只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有預見性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 使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盡可能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一)建立財務風險識別預警系統
1. 財務風險的識別。財務風險識別是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在不利風險剛出現或出現之前,就予以識別,以準確把握各種財務風險信號及其產生原因。企業財務風險識別的主要方法有:現場觀察法和財務報表法?,F場觀察法,即通過直接觀察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具體的業務活動,了解和掌握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財務報表法,即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報表的會計資料,確定企業在各種情況下的潛在損失和原因,對主要指標的實際值和標準值進行對比分析,以確定風險的存在和風險暴露程度。
2. 財務風險預警。設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采用及時的數據化管理方式,通過全面分析企業內部經營、外部環境等各種資料,以財務指標數據形式將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預先告知經營者,同時尋找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并明確告知企業經營者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組成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張疏而不漏的安全網。一般而言,企業財務預警機制包括兩個層次,即總體財務預警機制和部門財務預警機制。總體財務預警機制的主要功能是讓企業經營者掌握企業的總體財務狀況,預先了解企業財務危機的征兆。部門財務預警機制,即以企業主要經營部門分別確定檢查要點,設立相應的預警線,如對生產部門的生產成本、營銷部門的銷售費用、管理部門的管理費用等設定警戒值,偵查企業財務運營可能失衡的地方,及時進行必要的改進。部門財務預警機制不僅能幫助總體財務預警機制尋求財務問題產生的源頭,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門之間溝通協調,解決問題,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二)厲行節儉,適度融資
企業應根據其發展規劃和償還能力確定舉債的適度規模與最佳時間。負債融資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為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又能引起財務風險。企業適當利用負債,會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給所有者帶來利益;反之,企業負債過度,不僅會增加財務風險,甚至還會使企業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而面臨破產風險。負債比率越高,企業財務風險越大。所以要根據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對資金的需要量來確定負債規模。必須把握兩點:一是正確認識負債經營的雙重性,合理掌握負債的“度”,使企業負債比率適度。所謂適度,是指企業的負債比率與凈資產收益率應控制在最佳結合點上。二是負債經營必須充分發揮其財務杠桿效應,企業資產息稅前利潤率應大于負債利率,負債經營所產生的凈資產收益率必須能夠抵補因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三)加強資金管理
1. 合理調動使用資金。防范財務風險,需要財務人員進行貨幣資金的合理調度。根據企業自身資金運動的規模和生產特點,妥善安排貨幣資金收支活動,使企業能保證日常的生產經營需要,并且在還款和分紅付息期到來時,及時籌措和調度資金,以避免出現無力支付的情況。
2. 細化應收賬款管理。應收賬款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 企業在賒銷商品之前應該確立信用政策,同時,加強對應收賬款的追蹤分析,控制好日常管理,確保信用政策的全面落實。日常管理中,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信用限額管理制度。信用額度是指企業給予某客戶賒購商品的最高額度,是根據客戶的經濟實力和企業愿意承擔風險的大小決定的,這有利于降低企業風險水平。第二,做好賬齡分析。這樣有助于明確目前的收賬重點和程序,從而提高應收賬款的收現效率。第三,加強對壞賬的管理。嚴格審批壞賬損失,防止各種弊端的發生,積極參與客戶破產善后事宜,盡量減少損失,仍然要關注逾期未收回的已做壞賬核銷的應收賬款。
(四)實施債務重組
當企業發生嚴重虧損,陷入債務困境并處于破產清算邊界時,企業應盡力與債權人協商,實施對企業、所有者、債權人各方面都有利的債務重組計劃,包括豁免部分債務、降低債息率、“債轉股”等等。債務重組的實施可以減少企業的債務籌資風險,為企業減壓,增強活力,而且對于債權人而言,債務重組會使債權人的權益損失降到最低,從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債權人的破產風險。因此只要債務重組的損失不超過企業直接破產造成的權益損失, 債務重組的實施就是必要的、可行的和有利的。
(五)完善企業的決策機制
財務風險本身具有綜合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風險最終都反映在財務風險中,而決策科學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 所以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公司制企業決策機制具體內容包括: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股東作為所有者,在財務上享有對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券以及公司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項投票權,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權。董事會作為公司最高決策機構,對公司經營方針和投資方案享有決定權;對公司的年度預算方案、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彌補虧損方案、公司增減注冊資本以及發行公司債券的方案具有制定權;享有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方案的擬定權;享有公司財務經理人員的任免權等。公司董事會與財務經理人員是委托與代理的關系,公司財務經理人員受聘于董事會,在權限范圍內財務經理有權對日常財務經營活動,包括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擬定公司具體財務制度等進行決策,其他人不得隨意干預,同時董事會對財務經理人員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和監督。
(收稿日期:200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