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桂林花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資源、主要客源市場、現有生態旅游產品以及旅游者對旅游產品的偏好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桂林花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設想和具體的項目設計,并對其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應加強對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建立健全對旅游資源保護的法律體系及加強當地居民參與的積極性等建議。
關鍵詞:花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產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3-0172-03
一、花坪概述
花坪自然保護區在廣西的龍勝與臨桂兩縣交界處,與桂林相距約50公里。是一個總面積147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一片群山巍巍、林海浩瀚的原始林區,主峰蔚青嶺海拔1895米,年平均氣溫13℃~14℃。山上有一塊坪地,那里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綠之草,因此人們稱它為“花坪”。
花坪自然保護區創建于1961年,1978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以珍稀孑遺樹種銀杉及典型常綠闊葉林為主要保護對象,植物活化石——銀杉首次在這里發現并命名,是一個非常好的自然博物館。區內山體宏大,群峰林立,溝谷縱橫交錯,溪河瀑布眾多,森林茂密,人煙稀少,是我國保存較好的亞熱帶常綠原始闊葉林區。
二、花坪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的RMP分析
(一)花坪生態旅游資源分析(Resource)
1、自然旅游資源
花坪自然保護區是一個博大奧秘的植物寶庫,植物種類繁多,僅高等植物就有1000多種。最為珍稀的銀杉,除了在德國還保留兩塊化石標本外,已在世界上絕跡,因而被譽為“活化石”。花坪一直以來都有“花的世界”之美稱,最有特色的是季節性杜鵑花,區內有二十多種,每年3~6月為杜鵑花開花期,花色豐富,觀賞時間長。保護區有哺乳動物51種,種鳥類86種,兩棲類31種,爬行類19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金錢豹、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水獺、大鯢、穿山甲等28種,此外還有草鷺、池鷺、竹雞等155種(花坪志)。
花坪自然保護區屬南嶺山系越城嶺山脈天平山支脈的一個高山林區,區內瀑布景觀豐富,其中有觀賞價值高,游人常至的紅灘大瀑布、鴛鴦瀑布、百水灘瀑布、紅毛河瀑布、孟老關瀑布等。由于受海拔、森林植被及地形的綜合影響,保護區內氣溫較低,年均氣溫約12℃~14℃,夏季涼爽,據1962年8月在保護區內不同海拔高度氣溫的實際觀測值,8月份氣溫在17.5℃~23.1℃。紅灘景區6、7、8月平均氣溫僅22.2℃,比龍勝縣低3.7℃,比桂林市低5,1℃,比柳州市低5.9℃。
2、人文旅游資源
花坪保護區周邊一萬多人的社區居民中有47%是瑤族,其中大多又都是民俗獨特的盤瑤和花瑤,由于世代山居,遠離城市,因此很多民俗還保留其原始風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
吊腳樓。花瑤、盤瑤多居“全樓”,“全樓”是相對“半邊樓”而稱,“半邊樓”一般為五柱三間,兩頭附建偏廈,或一頭偏廈,或一頭偏廈前伸建廂房,大門多在屋頭上層屋場偏廈間。“全樓”的規模及附屬建筑與“半邊樓”相同,只是一般建于沿河一帶或半山較平坦的一層地基上。
瑤族服飾。生活在花坪的盤瑤人民世代農耕,為了便于生產平日里的裝束都較為簡樸,衣褲都無花紋圖案,穿戴成青色一身。但是在舉行盛大活動和逢年過節時,盤瑤人民尤其是盤瑤婦女便盛裝云集,美若云彩,艷似山花,別具一格。而花瑤則因其服飾艷麗而得名,花瑤女子的服飾,從頭到腳都是花的世界,幾乎所有亮麗搶眼的色彩都在她們身上,服飾之美可想而知。
婚嫁風俗以及神話傳說。盤瑤婚姻有嫁娶、入贅兩種形式。娶嫁一般分擇偶、提親、訂婚、結婚等過程,盤瑤男子到女方家人贅落戶的極多。而花瑤婚慶中別具一格的要屬花瑤“打泥還家”的婚俗。瑤族人民紀念先祖的盛大傳統佳節盤王節以及廣福王崇拜等都是極富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
3、資源總體評價
花坪自然保護區旅游資源類型豐富,依照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根據規劃組的實地調查和文獻資料參考,統計出花坪保護區的旅游資源類型涵蓋了8個主類(即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遺址遺跡、建筑與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19個亞類,43個基本類型(花坪規劃稿:26,27頁)。這些旅游資源空間集聚度高、組合協調性好,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
(二)花坪主要客源市場分析(Market)
1、區內客源市場
主要包括廣西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的桂林市、龍勝縣、臨桂縣等地。市場調研問卷顯示,花坪的潛在游客以廣西區內、尤其是桂林市及周邊市縣為主,其中桂林本地游客占93.2%,柳州占1.6%,南寧占1.1%,其他來自湖南、廣東、區外的游客共占4.1%。2006年桂林市年末總人口499.29萬,其中市區人口為74.42萬,居民平均收入17865元,是花坪旅游區的主要客源市場。龍勝縣和臨桂縣緊鄰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主要的潛在客源市場。另外,來自廣西區內外其他地方的游客也主要通過桂林中轉。
2、區外客源市場
廣東省經濟發達,人均收入水平較高,2006年人均GDP近10000美元,居民的出游水平居于全國前列。根據來桂游客市場抽樣調查,廣東省游客來桂旅游的規模一直保持在桂林國內客源市場20%以上,是桂林一直以來的重要客源市場。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桂林已經成為廣東自家車旅游的首選目的地,另外,貴陽一廣州的高速鐵路正在建設中,預計通車后將大大縮短來桂的交通時間。
3、專項旅游客源市場
生態旅游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更強調旅游者的環保意識和覺悟,花坪具有世界上著名的“活化石”銀杉和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適宜開展科普科研教育專項旅游,這里的地理環境也適合開展溪河漂流探險、森林探險等特種旅游。綜合花坪保護區住宿統計資料及市場調研問卷統計結果,出于科研動機的游客占客源市場10%左右,他們符合生態旅游者的基本特征,也是花坪的潛在客源。
4、主要客源市場的旅游產品偏好
花坪的最主要客源市場是桂林市民,根據在桂林市區進行的1000份市場調研問卷(有效問卷979份),被調查者對花坪生態旅游區最感興趣的是良好的生態環境,樣本中的20%偏好森林觀光,其次是森林拓展活動,占19%,涉及登山、探險、野營等;休閑度假占16%,攝影占11%,了解當地風情占10%。品嘗林區特產占9%,科考占3%,其他占2%。具體見左下圖:

(三)花坪生態旅游產品分析(Products)
1、現有生態旅游產品
目前花坪森林生態旅游主要分花坪、廣福兩大景區,花坪景區開發的主要是森林觀賞方面旅游產品。如觀賞銀杉、春季觀賞杜鵑花等;廣福景區開發的旅游產品主要有體育拓展方面的紅灘峽谷尋幽探險、廣福頂登高望遠、生態休閑方面的廣福湖泊蕩舟垂釣等。鑒于景區內的優良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旅游資源,還有很多生態旅游產品可以開發,如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產品、民族風情旅游產品、生態田園風光旅游產品以及生態科普旅游產品等。現在景區內以徒步為主要旅游方式,充分強調生態旅游的環保性。現在花坪所開展的具體生態旅游產品及項目僅僅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缺少參與性,現在所開展的旅游活動基本屬于接待式的旅游。
2、有礙旅游選擇的因素
在對桂林市民進行的1000份調查問卷(有效問卷979份)中有47%的市民認為交通不便將會阻礙他們去花坪生態旅游區旅游,21%的人認為路途遠是阻礙因素,14%的人認為是服務設施不完善阻礙了他們去花坪生態旅游區旅游。這說明道路不便即景區可進入性差是阻礙旅游者做出旅游選擇的主要因素,共占82%,其他還有18%的樣本認為是知名度不高,自己缺乏了解。
三、花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產品開發
依據花坪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資源特色以及客源市場對旅游產品的偏好,現擬開發以下幾種生態旅游產品:
(一)生態觀光旅游產品
花坪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形成的典型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區內山體雄偉,樹木蒼翠,花草爭艷,飛瀑遍布,活化石銀杉神秘而古老,森林景象極盡原始自然之美,蘊藏豐富的生物資源,構成完整而原始的生物地理群落,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旅游觀光價值。
(二)生態體育拓展類旅游產品
花坪保護區擁有豐富的天然體育旅游資源,為了滿足和適應旅游者的各種專項體育需求,以體育資源和一定的體育設施為條件,開展各類森林拓展類旅游產品,為旅游者在旅行游覽過程中提供融健身、娛樂、休閑、交際等于一體的服務,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三)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休閑度假旅游”是消費者通過度假旅游的方式來達到放松、體驗、娛樂、健康和自我完善的終極目的,其主要目標是追求身心愉悅,是體現休閑和度假品質的高端旅游項目。保護區優良的森林生態環境,日益完善的接待服務設施,良好的區位條件,滿足了現代旅游者對休閑和度假的要求。
(四)民族風情旅游產品
花坪社區人口中有近一半是瑤族,其組成以盤瑤和花瑤占主體,相對隔絕而偏僻的山居生活,使他們仍承襲和保留著很多特色的民族傳統,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韻。
(五)生態田園風光旅游產品
保護區內的社區居民世代以林副產品的生產和農耕為主要的生活經濟來源,目前已有一定規模的稻田耕種,經濟果木林種植,蜂蜜加工,菌類生產,結合現有的稻田、果園,發展社區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開發以農耕體驗、品嘗山野佳味為主題的田園農耕生態旅游產品。
(六)生態科普園藝旅游產品
花坪獨特的地貌和氣候特征成就了目不暇接的奇花異草,如活化石銀杉;極具觀賞價值的高山杜鵑、蘭花、山茶花等;珍貴且有藥用價值的靈香草、馬尾千斤草;奇特的方竹;多姿的石景等都為科普和園藝產品的開發創造了條件。

(七)其他生態旅游產品
隨著保護區旅游項目及規模的不斷擴大,結合一些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風貌,作為旅游產品的補充,還可以考慮開發如下旅游產品:會議接待、攝影繪畫采風和展會、標本采集制作等其他輔助旅游產品。具體項目設計見下表:
四、建議和對策
為了在花坪自然保護區更好地開展生態旅游,必須解決以下幾個題:
(一)改善景區可進入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制約花坪生態旅游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不便,景區的可進人性太差,所以花坪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改善道路狀況,增強景區的可進入性。其次要加強基礎接待設施的建設,需要在各景區接待站增加旅游接待設施,解決游客基本的食宿問題。
(二)開發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產品,加強旅游宣傳
花坪自然保護區要根據自身的特色開發旅游產品和旅游商品,如銀杉觀賞游、生態科普游、花坪生態蜂蜜、花坪生態竹制品等。同時要加強對花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宣傳,使游客能獲得更多的旅游信息,并在游客心中留有印象,增強花坪的知名度。
(三)建立健全旅游資源保護的法律體系,加強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花坪保護區在開展生態旅游的同時,必須建立健全旅游資源保護的法律體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要讓大家充分認識到人與自然、人與生物、人與環境的關系,自覺遵守、自覺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真正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
(四)加強當地社區的參與性,積極調動當地居民參與各項生態經營活動
在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必須高度重視當地社區的參與性,并采用各種手段積極調動當地居民參與生態經營活動,這樣,不僅能達到當地居民借助旅游間接致富,而且可以協調保護區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減輕保護區的壓力,也使得社區經濟得到發展。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