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務供應鏈(Service Supply Chain)和服務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是新興的商業模式,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服務經濟發展的兩種重要途徑。通過比較分析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的內涵、發展背景、管理目標及運行結構,可知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存在很強的內聯性,服務外包實質上就是服務供應鏈的組成元素,多級相關的服務外包或服務轉包即構成一條完整的服務供應鏈。
關鍵詞:服務供應鏈;服務外包;關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F0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4-0014-02
一、引言
服務供應鏈(Service Supply Chain)和服務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是新興的商業模式,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服務經濟發展的兩種重要途徑。服務供應鏈的概念是美國學者Lisa M.Ellram首先提出,它是供應鏈理論在服務產品領域的延伸,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服務供應鏈的含義與供應鏈管理的內涵基本相同,即是對從初始供應商到最終用戶之間的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的管理過程,只是在服務供應鏈概念中,用服務部門和服務產品替代了供應鏈中的物質生產部門和物質產品。服務外包是指作為生產經營者的業主將服務流程以商業形式發包給本企業以外的服務提供者的經濟,它是跨國公司“歸核化”(Refocusing)戰略調整的副產品,其本質是企業以價值鏈管理為基礎,將其非核心業務通過合同方式發包、分包或轉包給本企業之外的服務提供者,以提高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效率的跨國生產組織模式。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比較分析服務供應鏈和服務外包的異同與內在聯系為深入理解服務供應鏈以及供應鏈管理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二、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的一致性
(一)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興起發展相似的社會經濟背景
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發端和發展于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現代服務業呈現了一些新的特點、面臨新的挑戰。
1.企業的服務消費成本越來越難以控制。服務產品的特點之一就是生產成本難以控制,服務項目越大,金錢、時間和人力成本超支的風險就越大。據調查,70%的公司都經歷過與其服務供應商的不愉快合作,對服務和服務鏈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2.服務支出在企業成本中的比例越來越大。一項研究成果表明:2004年,全球2 000家企業費用支出的50%是用于采購服務,全球500強企業的服務采購在2001年時已達到了2萬億美元的規模,并將繼續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現代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越來越注重服務質量的趨勢,使提供優質服務和降低服務成本成為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
3.服務業在社會就業和國際貿易中的比例越來越大。1998—2000年,美國就業增長的97%來自于服務部門,以2001年為例,服務部門創造了9 500萬個就業崗位。在國際貿易中,2002年,全球服務貿易額是1.6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的20%。全球正在逐漸形成各種服務供應網絡,服務生產和消費在全球進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為適應服務消費的發展變化,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和市場響應靈活度,以社會專業分工細化為基礎,服務外包逐漸成為企業構建服務競爭力的主要手段,在服務外包體系建立中逐漸形成了多層次的服務外包、服務轉包網絡,從而構建了多層的服務產品的供應鏈。
(二)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管理的共同目標
1.適應“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的轉變趨勢。傳統企業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對與自身核心產品制造有關的活動和資源采取自行投資或兼并的“縱向一體化”的模式,企業力求與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及售后服務的企業成為一種所有權關系,在企業內部形成一條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及客戶服務的流水線。隨著物流發展和需求的迅速變化,這種模式在市場響應能力上存在致命缺陷,企業開始向“橫向一體化”轉變,其原材料、半成品在全球范圍內擇優選擇供應商。在服務供應鏈中,企業的售后、咨詢、培訓等服務部門也被剝離到供應鏈上的合作企業中,企業更關注系統集成和自身特長。同樣,服務外包從一開始就是服務產品的生產根據每一地點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在遠離公司母國的其他地點實現國際間的資源配置,從而提升公司的整體戰略。其主要方式就是將服務外包給一個第三方甚至第四方服務供應商?熏其跨國生產方式或國際分工方式不同于傳統的跨國生產模式或傳統制造業模式,從傾向于產業的縱向一體化生產轉變到橫向一體化提供服務。
2.提高核心競爭力。根據Prahalad 和Hamel的核心競爭力理論,企業存在三個競爭層面:核心競爭能力、核心產品與最終產品。服務業同樣是在核心競爭能力、核心產品和最終產品(服務)三個層次上展開競爭,服務業也需要形成核心產品來體現核心競爭能力、增強服務競爭能力;服務企業是否具有長期競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核心服務專業技能和核心服務運作技能是否具有異質性和獨特性的特征。優化、增強核心競爭力是服務供應鏈和服務外包核心企業的共同目標,是避免產品、服務同質化,實現核心優勢的共同要求。對服務外包而言,保持和增強核心競爭力是其原始驅動力,由于外包服務商提供的專業服務可以讓企業專注于最擅長的工作來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熏服務外包不僅僅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而且還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服務供應鏈與服務外包的內聯性
由于服務外包與服務供應鏈在發展原因、運作模式、管理目標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從內在結構上分析,二者存在很強的內聯性,筆者認為,服務外包實質上就是服務供應鏈的一部分,相互關聯的多級服務外包構成了一條完整的服務供應鏈。
國內有學者建立了服務供應鏈的簡單模型,并給出了服務供應鏈的形式化定義。他們認為,服務供應鏈是由用戶提出的一個服務請求發起,通過評估后所確定的一系列服務請求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以服務請求為起點,建立了一個網狀關系模型。服務請求關系是一個三元關系,RSR<A,B,s>,它表示服務實體A向服務實體B發出一個對于服務s的請求R。圖1中箭頭表示了這種服務請求關系。
在這個網狀關系模型中,當上一級服務實體對下一級進行服務請求時,假設只能選擇一個最優節點,放棄其他節點,以選擇的路徑用明線表示,放棄的路徑用暗線表示,如圖2,就形成了一個從服務實體A出發,終結于服務實體E2的連線,這條連線就是一條運轉的服務供應鏈。
四、結論
服務外包是全球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服務產業跨區域商業模式,服務供應鏈是在供應鏈基礎上出現的全新概念,二者表面上存在較大差異,分屬不同的管理領域,但在產業背景、運作管理模式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從結構上分析,服務外包是服務供應鏈的組成元素,借鑒服務外包的理論和實踐對服務供應鏈的研究具有較大價值。
參考文獻:
[1] Lisa M Ellram: Wendy L Tate: Corey Billingto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all 2004: 40, 4.
[2] 詹曉寧,邢厚媛.服務外包:發展趨勢與承接戰略[J].國際經濟合作,2005,(4).
[3] 王佐. 從供應鏈到服務鏈[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6).
[4] Kaushik Sengupta: Daniel R Heiser: Lori S Cook.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all 2006: 42, 4.
[5] 張大陸,等.分布式電子商務服務供應鏈建立過程簡單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5,(12).
[6] 林煒.核心服務產品:概念、特征與形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4,(4).
[7] 鄒全勝,王瑩.服務外包:理論與經驗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6,(5).
[8] 夏艷.試論模糊經濟及其應用[J].江漢論壇,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