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外發展實踐表明,海洋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程度具有強相關性。與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河北省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海洋經濟發展落后,對全省經濟發展的帶動力較弱。應依據海洋經濟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理論,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河北省海洋經濟與全省經濟相關度,以及海洋經濟對全省社會經濟的影響進行分析預測,以為各級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河北省;海洋經濟;預測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4-0125-03
1 引言
研究表明,海洋經濟與陸地經濟相互依存,互動發展,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一方面,區域經濟為海洋經濟提供資源、勞動力、技術、資金、產業基礎和環境等發展要素的支撐;另一方面,海洋經濟以其巨大的乘數效應,沿海產業集群的聚集效應,沿海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的示范效應,從而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極大地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河北省是我國沿海省份之一,是首都北京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門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條件。然而,河北省經濟發展水平卻處于我國沿海地帶的“經濟低谷”地段,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沒能充分發揮沿海省份的優勢,海洋經濟發展落后,對全省經濟發展缺乏帶動力。因此,對河北省海洋經濟對全省的帶動力進行定量分析與預測,有助于河北省對自身合理定位,尋找差距,解放思想,增強沿海大省意識,對于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增強沿海地區經濟實力,早日實現“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 河北省海洋經濟與全省經濟相關性分析
2.1 河北省經濟發展水平
由表1分析可以看出,2005年河北省GDP為10 116.6億元,居全國第6位,但是,人均GDP只有14 814元,在全國排在第11位,在11個沿海省份中僅高于廣西和海南,排在倒數第三位,在環渤海各沿海省份中排在倒數第一,僅相當于天津市人均GDP的40%。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經濟發展狀況在全國的地位是東部的區位、中部的水平。
2.2 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水平
由表1所示,2005年沿海各省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數據可以看出, 2005年河北省主要海洋產業產值只有366億元,僅高于廣西和海南,居倒數第三位。這說明河北省經濟很大程度上還局限于陸域經濟,海洋資源尚未得有效利用,海洋經濟規模偏小,效益水平明顯偏低。
2.3河北省海洋經濟與全省經濟相關度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5年河北省人均GDP只有14 814元,在沿海11個省區相比,只高于廣西和海南,居倒數第三位。而2005年河北省主要海洋產業產值只有366億元,也僅高于廣西和海南,居倒數第三位。這說明海洋經濟對區域經濟具有一定帶動作用。河北省海洋經濟與全省經濟的相關度,我們用1995—2005年河北省海洋產業總產值和全省GDP的歷史數據進行定量分析。
根據表2中的歷史數據,運用SPSS軟件進行相關分析可知:海洋產業總產值與全省GDP間的相關系數為0.981,二者在顯著水平a=0.01水平下顯著相關。這說明海洋經濟與全省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河北省在沿海省份中發展相對落后,與海洋經濟不發達、帶動力弱有一定關系。
3 海洋經濟對全省社會經濟影響預測
3.1 河北省海洋經濟預測
3.1.1 預測方法及模型
根據對趨勢分析法、回歸分析法、指數平滑法等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優缺點、適用范圍的比較,決定采用趨勢分析法對河北省海洋產業總產值進行預測。以表2中海洋產業總產值數據為因變量Y,以產值數據的時間序號為自變量t,使用SPSS軟件進行趨勢擬合(其中多項式趨勢模型取二次,對數擬和模型以對應年分為自變量)。根據擬合分析結果,比較各預測模型可以看出,二項式預測模型的復可決系數最大,為0.982,說明該模型對海洋產業總產值和時間序列自變量的擬合程度最佳,故決定選擇二項式預測模型對海洋產業總產值進行趨勢預測。
建立模型Yt=96.808-34.807t+5.094t2
根據此模型對海洋產業總產值進行擬合,并對擬和值與實際值進行相關分析,可以看出,擬合值與實際值的相關系數為0.996,最大殘差為-26.83525。二者在顯著水平a=0.001下顯著相關,擬合很好。
3.1.2海洋產業總產值預測
利用該模型對河北省海洋產業總產值進行擬合預測,得到2007—2015年預測值,如表3。
3.2河北省海洋經濟影響預測
由于海洋產業之間以及海洋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復雜的關聯性,海洋經濟對區域社會經濟影響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這里只從對地區生產總值和增加就業兩個方面的影響加以探討。
3.2.1根據海洋產業總產值進行測算
由前面分析可知,海洋產業與全省經濟密切相關,因此,對海洋產業總產值和全省GDP的歷史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建立數學模型,進而進行全省GDP的預測。
首先,以各年份的海洋產業總產值x為自變量,全省GDP產值y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通過對各函數模型進行分析比較,可以看出二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線性相關,從而建立預測模型:Y=3815.226+18.626x。預測值與實際值相關系數為0.997,二者在顯著水平a=0.01下顯著相關,擬合很好。將表3中的海洋產業總產值預測值代入公式,得到全省GDP的預測值(見表5)。
由歷年海洋產業總產值和海洋產業從業人數的數據分析可知,二者之間并無明顯的線性相關關系,這受生產效率和工資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依據最近年份2004年的海洋產業總產值和從業人數的比率進行海洋產業從業人數的預測。由數據可知,2004年,每萬元海洋產業產值可提供0.131個就業崗位,由此測算出各年份海洋產業從業人數(見表5)。
3.2.2根據港口吞吐量進行預測
河北省海洋經濟的主要模式是“港口+臨港產業”,港口經濟是海洋經濟的核心內容。港口吞吐量與港口的各項經濟活動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因此,為了研究方便,以港口年吞吐量對地區生產總值和就業的影響來說明港口經濟的影響。這里以全省港口吞吐量和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歷史數據為根據建立回歸模型,來預測全省港口吞吐量對全省沿海地區的經濟影響。
港口吞吐量與港口建設項目完成情況密切相關,由于曹妃甸工程的建設,河北省“十一五”時期是港口吞吐量的巨變期,不能用趨勢外推的方法得到各年港口吞吐量的預測值,只能根據港口建設項目規劃進行階段性的預測。根據“十一五”規劃水運項目,到2010年,全省沿海港口泊位將達到113個,吞吐能力56 964萬噸,將其代入公式,可得到2010年河北省沿海秦唐滄地區生產總值為16 831.27億元。
不同地區港口吞吐量對就業的貢獻率不同,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和工資水平和發展環境等因素因素的相似性,這里根據河北省的近鄰港口天津港港口吞吐量對地區就業貢獻率(每萬噸吞吐量對地區就業的貢獻為26人)進行計算,河北省到2010年比2005年港口吞吐量增加29 622.6萬噸,可增加就業77.02萬人。
4 結論
根據預測,到2010年,河北省海洋產業總產值將達到844.01億元,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2015年將達到1 612.41億元,是2005年的將近5倍,河北省海洋經濟將得到迅速發展。依據河北省海洋產業總產值進行測算,到2010年,河北省GDP將達到19 535.85億元,海洋產業從業人數將達到110.6萬人。至2015年,河北省GDP將達到33 848.16億元,海洋產業從業人數將達到211.2萬人。海洋產業產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將由2005年的3.6%上升到2010年的4.3%, 2015年將達到4.8%。依據港口吞吐量進行預測,至2010年,河北省沿海三市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6 831.27億元,帶動增加就業77.02萬人。
可以看出,在未來10年,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迅速,對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帶動力強勁。河北省在“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戰略指導下,通過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實現海陸互動,區域聯動,必將使河北省社會經濟得到跨越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