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外貿競爭力狀況體現在新疆商品結構、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和進出口市場結構四方面。新疆的邊境貿易競爭力較強,私營企業貿易競爭力不斷增加,進出口商品貿易競爭力整體較好,新疆外貿市場主要集中在中亞五國的哈薩克斯坦。提高新疆外貿競爭力需要加快加工貿易發展,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快加工貿易的發展,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等。
關鍵詞:外貿競爭力;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商品結構;新疆
中圖分類號:F75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4-0132-02
一、新疆貿易方式競爭力分析
1.邊境貿易外貿競爭力不斷提升
新疆邊境貿易發展較快,在進出口比重不斷攀升的同時,外貿競爭力TC指數也不斷提升,2000年TC指數只有-0.121,而2005年提高到了0.395,新疆邊境貿易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新疆對外貿易的重要特色,新疆應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把新疆特殊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文化優勢等比較優勢轉化成競爭優勢,不斷提高新疆邊境貿易的競爭力。
2.一般貿易競爭力下降
雖然新疆一般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新疆的一般貿易額為54 418萬美元,2005增長到為101 540萬美元,5年時間增長了1.87倍,但其外貿競爭力TC指數卻不斷下降,新疆外貿競爭力TC指數顯示,從2003年以來,其外貿競爭力不斷下降,從2000年的0.325下降到2005年的-0.106,目前,新疆一般貿易不具競爭力。
3.加工貿易競爭力穩步上升
新疆的加工貿易起步滯后于內地,加工貿易額較少,2001年加工貿易額占新疆進出口總額的8.27%,2005年降到4.06%,與全國加工貿易不斷增長,加工貿易額占全國進出口總額一半以上相比,新疆加工貿易發展較慢,但新疆加工貿易競爭力較強,遠遠高于邊境貿易,2000年加工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286,2005年上升到0.766。
二、新疆外貿主體競爭力分析
1.國有企業貿易競爭力偏弱
1999—2005年間,整體新疆國有外貿企業的競爭力偏弱(見表1),2003年最高,TC指數只有0.172,而且有一定的波動性,其中,中國加入WTO的2001年和2004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對外貿經營權下放,國有外貿企業在新疆外貿的競爭力為負,說明國有企業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
2.私營企業貿易競爭力由弱變強
私營企業在新疆外貿發展迅速,競爭力指數出現快速上升態勢,2005年TC指數達0.536,遠遠超過其他企業,說明新疆私營外貿企業競爭力較強。
3.集體企業具有一定的貿易競爭力
集體企業在新疆外貿中的發展處于比較平穩狀態,除了2005年貿易競爭力TC指數有所下降,為0.069以外,從1999年到2004年,TC指數都在0.3-0.2間,說明新疆集體企業具有一定的貿易競爭潛力。
三、新疆外貿商品結構的競爭力
首先,新疆全部商品有一定貿易競爭力,雖然加入WTO后(見表2),貿易競爭力指數一度下降,但從2003年開始,競爭力不斷加強,2003年為0.06,高于當年中國全部商品進出口貿易競爭力指數0.03,2005年為0.269,體現了較強的貿易競爭力。
其次,初級產品的整體貿易競爭力由強變較弱,1990年新疆初級產品TC指數0.099,2005年下降到-0.406。其中,1類商品:飲料及煙類,2類商品:非食用原料和3類商品: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三類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呈不斷下降趨勢,而且隨周邊國家經濟變化影響較大。0類商品:食品及活動物。4類商品:動、植物油脂及蠟。其TC指數一般都在0.9以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由于兩類商品的貿易量較小,對新疆初級產品貿易競爭力影響不大。
再次,工業制成品競爭力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8類商品:雜項產品TC指數一直維持較高水平,表明新疆此類商品的競爭力很強。2005年出口金額占全部出口的61.24%,新疆小制造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而5類商品:化學制品及有關產品,TC指數由負變正,呈增長趨勢,2005年為0.151,說明新疆的化學工業的競爭力在不斷提高。6類商品: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TC指數一直為負,新疆此類商品國際競爭力較弱。7類商品:機械及運輸設備。其TC指數一直為負,說明新疆機械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比較低,但出口額2005年出口金額為2.73億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億美元,有巨大的出口潛力。
四、新疆外貿的市場結構
2006年新疆與143個國家和地區發生貿易往來,但市場結構比較集中,其中,哈薩克斯坦保持第一大貿易伙伴位置,對哈薩克斯坦進出口50.1億美元,占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5%。吉爾吉斯斯坦保持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對吉爾吉斯斯坦進出口18.5億美元;巴基斯坦為第三大貿易伙伴;烏茲別克斯坦、阿塞拜疆分列第四和第五,其中,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五國的成員,他們與新疆的貿易額占到新疆對外貿易的80%以上,在新疆的對外貿易中處于重要地位。
五、提高新疆外貿競爭力的幾點建議
1.重構新疆貿易競爭力
新疆的工業制成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競爭優勢不強,特別是化工產品和機械及運輸設備,急需提高競爭力。新疆可以在現有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利用內地的資金、技術的優勢,對生產要素的不斷擴展(如資本的積累、人力資本的提升等),將較弱的比較優勢轉變成比較優勢,并不斷增強競爭優勢,促使新疆外貿良性發展。
2.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新疆進出口市場的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三國,特別是哈薩克斯坦,已連續多年占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0%以上,在新疆對外貿易中,貿易額較小的國家有俄羅斯、美國等國家,新疆應重視和積極地開拓這些新興市場,降低外貿風險。
3.加快加工貿易的發展
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新疆的加工貿易發展嚴重滯后,新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內地的技術優勢和周邊國家廣闊的市場,大力發展加工貿易,使加工貿易成為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4.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
政府應在稅收、信貸、技術開發等多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促使新疆企業生產力較快的提高,增強外貿企業的競爭力,獲取更多的貿易利益。
參考文獻:
[1] 胡毅.中國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貿易[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 孟麗,喬娟.我國小麥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的國際比較分析[J].中國糧食經濟,2004,(9).
[3] 王克林,秦放鳴.邊境貿易對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及走勢分析[J].新疆社會科學,2004,(6).
[4] 新疆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