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匯豐一年一度的“環球經濟展望”于1月15日和16日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舉行。匯豐經濟學家對2008年的世界經濟,特別是亞洲和中國經濟的前景作了分析與展望。
匯豐的分析顯示,由于總體信貸環境正逐步趨于惡化,市場對金融系統信任度的喪失將導致英美及部分歐洲地區經濟增速減緩,并形成更低的利率環境。雖然,對歐美市場出口的放緩將可能使新興市場的經濟受到沖擊,但預期美國減息所產生的流動性效應,可能會令新興市場受益。匯豐預計,2008年新興市場的GDP將增長7.0%,而中國的GDP增長預計將達到11%。
匯豐集團首席經濟師兼環球經濟及資產分配研究主管簡世勛(Stephen King)認為,2008年,歐美和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預期將動用多種貨幣手段刺激本國經濟,而這將對新興市場的流動性產生有利的作用。但他同時指出,與經濟衰退的風險相比,通貨膨脹將因此成為新興市場的更為主要的風險。
關于2008年中國的經濟前景,匯豐中國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認為,不斷增加的通脹風險需要政府采取更為積極的緊縮政策,但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令推行更為進取的緊縮政策面臨難度。在這種宏觀背景下,他認為,為了抵消外匯儲備增長所帶來的效應,央行需要把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至少19%的水平,并在今年更多地依賴信貸控制。
在內需方面,屈宏斌認為,由于收入將繼續保持增長,中國居民消費預計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尤其是對農村消費市場而言,2008年將又是一個好年景。食品價格上漲將使農村消費者受益,而公共福利開支的增長也將降低農民防預性儲蓄率。此外,建設投資的強勁將對出口減速的負面效應起到緩沖作用。
對于美國經濟一旦衰退是否會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問題,屈宏斌認為,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國的出口增長預期將降至10%以下,導致制造業利潤、投資和就業的下降。但是,中國政府可以通過放寬政策,加大公共開支,通過興建城市經濟適用房和農村基礎設施等手段加以調控,將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在7%~8%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