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基金進來的表現只能用“糟糕”來形容,但是投資者的熱情卻依然不減,MSCI中國指數從2007年8月到現在已經下跌了30%。
然而,特莫爾公司(Gartmore)的“中國機會基金”最近的業績卻非常惹眼,在2008年1月份的基金市場,這支基金的買賣量占到了市場總額的五分之一。
加特莫爾基金前任經理菲利普,埃爾曼是一名資深的經理人,對中國基金有著長期、深刻的理解。早在1981年的美國經濟衰退開始,他就將業務逐漸開展到中國來。他認為中國短期內不會重蹈美國的覆轍。
埃爾曼2006年隨管理團隊離開特莫爾公司加盟了競爭對手木星基金,并發起了木星中國基金。基金自建立之日起已經增長了57.5%,超過MSCI中國指數增長45.8%的水平,業績優秀。
和很多中國的經理人一樣,埃爾曼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將繼續超過西方國家水平,但是他也承認2007年最高66.6%的回報率將很難重現,特別是他的基金從2006年8月已經下降了25.1%,他的具體觀點有以下幾方面:
問題:是否是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最后一次修正?
如果我們將時鐘撥轉到6到9個月以后,我們會發現此次波動如果可以稱之為暴風,那么其規模只有茶杯那么大,對于中國市場乃至全球的影響不過是對非主流信貸市場的擔心和控制罷了。
對于公司未來的利潤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將努力把基金回報率控制在25%~30%范圍內。
這是否說明中國將因為美國減少受到的影響?
菲利普,埃爾曼對于這種說法并不感興趣,因為這意味著多年來評價公司業績和投資機會的尺度將改變。他說:“人們對于預期的中國出口減少有很多誤解,中國去年第三季度出口增長21.7%,而美國同期出口需求下降10.2%。”
“中國主要出口對象還有歐洲,日本等區域,所以最近中國經濟的情況充其量影響出口而不會破壞出口形勢。”
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途徑是什么?
上海證券市場對菲利普·埃爾曼來說過于昂貴,因為用同樣價格他可以買在香港、新加坡甚至是紐約上市的公司,有的只需要50%~60%的資金就可以買到。
總的來說,埃爾曼還是看好股市的走向,大盤某板塊的走勢將會給股民帶來驚喜。
您如何尋找投資機會?
中國政府已經聲明將在未來五年陸續投入1200億美元用于環保事業,類似中綠集團(有機食品)和一些污水處理企業將受益于這一政策。因為市場需求,消費和服務相關企業的收入增長在每年18%到20%之間。制造業埃爾曼并不看好,因為市場準入門檻較高。
北京奧運是否是中國經濟繁榮的終點?
奧林匹克事關形象,是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北京對于中國經濟就好像當年的亞特蘭大對于美國經濟。
斯皮爾伯格退出奧運會不會影響中國人辦好這屆奧運會,在過去的5年中,北京奧運會給埃爾曼帶來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中國生產總值的提高,而是中國改革的強烈意愿和向全世界敞開胸懷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