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塔山礦山的咽喉,全國最大的煤城之一。人們帶著安全帽,在幾百米的地下,等待著下次換班。午餐過后,他們臉上帶著煤灰,在一輛骯臟的白色礦車里,趕往地下的煤層。“我們一直都在做著大量的工作”一個脖子上勾著礦燈的人說完后就爬上了卡車消失在了昏暗的隧道里。
在中國,春節代表著農歷新的一年的開始,也預示了鼠年的到來。中國家庭,尤其是那些外出打工的工人,春節提供了難得的一年一次團聚的機會。但是對于煤都的礦工來說,假期取消了,春節變成了工作日。中國對于煤的極度渴望容不得他們有一天的休息。
總理鼓勵大同的礦工繼續工作。
中國會永遠記住2008年春節的暴風雪。反常的風雪讓南方數百萬的人處于缺乏能源的處境。讓數百萬渴望回家的人束手無策,同時也暴露了中國運輸系統和能源結構的薄弱。
雖然現在危機正在減弱,但是這場大雪也突顯了中國對于煤炭的嚴重依賴,讓中國在生產機制,產品價格以及對于能源運輸上的不成熟暴露無疑。中國80%的發電是由煤炭供應的。
“這場風暴讓我們看到,煤炭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主體,而當今市場也穩固地保持了平衡”劍橋能源研究所駐中國主管的張池說。“任何一點破壞都會對中國的經濟甚至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面對大半個中國缺乏電力的緊張局面,中國共產黨像往常一樣做出了戰略動員的反應。大概200萬軍人接受動員,為災區提供醫療物資,重建電廠,疏通火車線等等。
近期,胡錦濤主席慰問了塔山煤礦,組織所有省級的煤礦加緊生產,以確保南方發電廠的能源供應。發改委也公布了一些被封閉的煤礦廠可以重新開礦來滿足對能源的需求。
但是暫時對于生產的強調卻掩蓋了煤礦生產的復雜局面,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這是否是國家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煤礦重操舊業所發出的信號呢?中國存在安全隱患的煤礦是世界上最多的,自2006來政府已經關閉了數千個小煤窯,鞏固企業的規模化,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來減少礦難的發生。
2007年,盡管在礦難中死亡的人數已經減少到3786,整整減少了五分之一,中國死于礦難的人數還是世界上最多的。最近,北京的官員已經強調了政府新的發言并不代表他們對于在安全生產問題的退讓。但是,媒體還是很快的發現一些已經關門的煤礦廠又開始重新招募礦工,準備恢復生產,在此期間,已經有總共21個礦工死于2個不同的礦難,一直頗具爭議的煤炭行業全面受限。
近幾十年來,大同這個煤都已經成為中國最繁忙的煤礦中心,為發電廠提供高質量的煤而聞名。大同煤礦開采集團,中國最大的省級礦業公司,控制著這個領域,它擁有20萬名員工。每一天,大同的工人都在等待裝載數噸將被送往全國發電廠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