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昌南大地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規范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為工作目的和奮斗目標。自1984年以來,他們經歷了二十三年不平凡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逐步走向成熟。他們克服了成立初期基礎條件差,被審單位不配合以及親人不理解等困難和阻力,查處了一個個違紀違規問題,演繹了一場場清正廉明,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大戲,展現了當代審計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風采。他們就是工作在南昌縣審計局的南審人。
一、樹立發展理念 努力服務地方經濟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南審人對審計工作進行認真研究,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強化審計監督、提高服務水平為核心,以和諧機關和審計隊伍建設為保障,強素質、樹形象、優環境、提質量,促進審計職能的全面發揮。把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審計工作的基本思路貫穿于審計工作始終,緊緊圍繞全縣爭創全國“百強縣”、“文明城”的目標,強化監督,做好服務,全面促進了縣域經濟科學、和諧發展。僅2006年完成審計項目69個,查出各類違紀違規問題金額4 985萬元,揭示管理不規范和損失浪費金額5 206萬元,通過審計處理上交縣財政316萬元,有力地維護了地方經濟秩序,促進了地方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在2006年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中,他們以促進財政部門改進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準確性和科學性,優化預算資金配置,發揮財政調控能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目的,認真地開展審計工作。同時,提出了七條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方面的建議,引起了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縣財政局因此出臺了《南昌縣財政預備費管理辦法》、《南昌縣罰沒物資管理辦法》等政策,促進了財政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二、實施審計創新 提高審計監督與服務水平
近年來,南審人堅持在突出創新審計理念的基礎上推動各項工作全面創新,促進了質量提高,加快了審計事業發展步伐。
一是堅持項目管理創新,把質量控制落到實處。進一步完善了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制度,制定了《南昌縣審計局2006年度審計工作目標考評辦法》、《審計工作月考評制度》、《審計復核制度》、《審計項目質量責任評估和追究制度》、《審計業務公文格式規范》、《審計回訪制度》等,從制度上規范程序與行為,確保質量要求。在農村改水項目審計中,查出某鄉農村改水項目物資折價47萬元賣給某廠后,廠方多年一直未付款,而且兩方都未登賬。審計組在多次催收均未奏效的情況下,將此案移送縣紀檢立案查處,現已追回10萬元,其余欠款限期收回。
二是堅持工作方法創新,合理利用各種審計資源。創新審計方法,實行審計組長競爭制,優化組合審計組成員,適當打破審計管理范圍的限制,采取項目交叉審計、股室共同承擔項目、積極參與上級審計機關項目審計等方式,充分調動審計人員積極性,挖掘審計機關內部潛力。科學整合人力資源,利用好社會審計和內審人員力量,有效地緩解了機關審計人員力量不足與審計任務繁重的矛盾。
三是堅持審計工作手段創新,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步伐。開展金審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計算機審計的應用和無紙化辦公,提高審計工作效率。2006年在對某金融單位審計時,李文浩等同志利用計算機對其電子數據進行清理和轉換,進行詳細分析和對照,找準薄弱環節,確定審計重點,一舉突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查出違紀問題金額3 560萬元,收繳財政金額81萬元。
三、狠抓隊伍建設 提高審計能力
創造好的工作業績,審計能力是關鍵。南審人注重加強人、法、技建設,促進提高審計隊伍綜合素質。
(一)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導。通過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科學發展觀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愛崗敬業教育等活動,提高審計干部政治思想水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開展扶貧幫困工作,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向八一鄉南江村、塔城鄉北洲村捐助錢物8萬余元。局長彭銀鳳同志主動帶頭并動員黨員采取“一對一”方式,與17名特困學生、17名老黨員結對幫扶,為特困學生購置學習用品,解決特困學生面臨的輟學問題,為困難黨員想辦法、出點子,幫助他們找準致富的門路,解決致富的難題,從而培養黨員、干部胸懷審計、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操。
(二)把廉政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關鍵來抓。結合學習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會議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抓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嚴格執行審計紀律,采取檢查審計現場、走訪被審計單位、實行特約審計員制度、推行掛牌上崗和廉政回訪等措施,加強對審計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督和約束,保證審計人員秉公執法、廉潔從審。
(三)多層面、全方位開展業務培訓。通過全員性計算機應用技術培訓、有針對性選派中層以上干部參加南京審計學院短訓班學習、請專家進行專題授課、組織業務骨干“走出去”學習考察、實行崗位交流和審計組長競爭制等多種方式,促進了整體素質的大幅度提高。同時開展了審計業務技能競賽、計算機操作大比拼、審計項目“精品”評比活動,使全局的審計質量較以往有了較大提高。
(四)堅持“外抓紀律、內抓管理”。實施全員目標考評和獎勵制度,全面量化考核,內容涵蓋審計成果、工作效率、項目質量、基礎工作、科研宣傳等各個方面,極大地增強了審計人員勤奮實干、爭先創優的意識,實現了隊伍建設與審計工作的互促共進,提高了審計能力。2006年春節期間,縣委交辦對16個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任期經濟責任進行審計。在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情況下,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他們懷著對審計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克服各種困難,經常加班加點。農水股黃順娣同志為了整理審計資料,元宵之夜一直工作到凌晨3點,將材料整理完畢后才離開辦公室,充分體現了南審人熱愛審計事業,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高度負責的精神。
四、創建和諧機關 優化審計工作環境
近年來,南審人堅持不懈開展和諧機關建設工程,在“和諧”二字上做文章,營造和諧氛圍,提優和諧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堅持以良好的團隊精神增強集體親和力,營造和諧基礎。在機關內部大力倡導“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團隊精神,弘揚傳統美德,建立配合協作、誠信處事、寬容待人的現代人際關系。尊老愛幼,堅持每月黨組班子成員集中與老干部座談一次,聽取他們對審計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積極主動為老干部解決困難,使他們感受到審計大家庭的溫暖,兩位退二線的老干部的兒子在原審計事務所工作多年,編制一直未解決,成了兩位老同志的心病。局黨組就此歷史遺留問題多次進行研究,并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反映情況,該問題現已得到圓滿解決。
(二)堅持以先進的機關文化增強集體凝聚力,創造和諧氛圍。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先進的機關文化武裝頭腦,狠抓機關內部建設,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和開展談心活動,面對面進行交流,消除了同事之間的誤解,增進了團結。為了豐富干部群眾的文化生活,局黨支部、團支部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有計劃地組織多彩的文藝活動,比如:郊游、羽毛球比賽、象棋比賽等等,進一步增進了友誼,增強了全局干部凝聚力,創造了一個團結、奮進、寬松、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
(三)堅持用完善的制度增強集體向心力,形成和諧機制。他們針對審計工作的特點,經過集體研究討論,制定了40多項制度,匯集成冊,人手一冊,對具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紀律用制度加以規定,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機制。嚴格財務管理,增大收支透明度,半年公開一次財務結果,從而增進了全體人員對班子、對集體、對機關的信賴感。
五、塑造審計形象 推進審計事業發展
南審人高度重視審計機關思想作風建設,著力打造執法為民、銳意進取、樂于奉獻、勤政廉潔、求真務實的審計形象,努力建設正氣型、學習型、服務型、廉潔型、創新型機關。
圍繞形象工程建設,在全局開展“整五風、比實干、爭一流”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制度整改措施,使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進一步增強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審計風險意識、防腐拒變意識。注重審計宣傳,通過新聞媒體、板報、普法教育和開展“文明行風熱線”活動等形式介紹審計,介紹審計工作情況,介紹審計工作紀律,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審計,關心審計,支持審計。同時,聘請特約審計員參與審計,監督審計,擴大審計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保證了審計工作廉潔高效。在多次重大審計項目中,由于干部業務過硬、作風過硬,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成績,2005年被省審計廳授予“全面先進單位”,局黨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黨組織,得到了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
辛勤的汗水,結出甜美的碩果,無私的奉獻,鑄就南審人靚麗的風采。回首過去,充滿驕傲,展望未來,任重道遠。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南審人將在新時代的洪流中,中流擊水,再建新功,再展風采。
(作者單位:南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