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務驅動法教學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開辟了空間、創(chuàng)造了機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 任務驅動法 英語教學應用能力
“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教育部部長周濟指出,“職業(yè)教育必須以就業(yè)為導向改革創(chuàng)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辦學方向?!敝械嚷殬I(yè)學校的教學就是要圍繞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而開展,才能夠在學生走出校門時,及時而順利地進入就業(yè)市場。因此,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教學設施設備的不斷更新,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也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通過實踐,筆者認為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使用任務驅動法教學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因而,這種方法受到學生們的一致認可。
一、任務驅動法教學的含義
“任務驅動法”教學是建構主義理論中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之中,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目標,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經過思考和教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教與學任務的完成。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通過對所提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它大體涉及哪些知識,并找出哪些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而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建構。比如,在學習\"Shopping\"這一單元時,筆者參照教材內容,拿來一些本單元內容涉及到的小商品,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在沒有提前學習本單元內容的情況下,要求每一組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商品的“買賣”過程,同時把“買賣”過程中雙方是否使用正確的表達作為評價標準告知學生,對于“買賣”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詞匯、短語和句型,可以查找包括課本在內的所有資料,也可以問老師,但老師只回答課本以外的內容。任務一下達,同學們就開始準備。有翻書查資料的,互相詢問詞匯的,有討論步驟的,還有不停向老師問問題的。總之,同學們懷著極大的興趣在為“買賣”成功做準備。到了規(guī)定時間,我請若干個小組自愿(當然是要給自愿者額外加分的)到臺前進行商品“買賣”過程的表演,由師生共同根據已給出的評價標準打分?!氨硌荨苯Y束后,教師把學生們在“買賣”過程中所用到的本單元詞匯、短語和句型寫在黑板上,作必要的補充講解,以強化學習效果。最后由教師小結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任務驅動法教學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改革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自主發(fā)揮的空間更大,這不僅符合職業(yè)學校對學生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目標,而且也非常符合中學階段學生的獨立意識。
二、任務驅動法教學的應用
任務驅動法教學體現(xiàn)的是“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中用,學了就用”這樣的理念。因此,任務驅動法教學應該具備以下兩個特點:(1)以任務為中心,而不是以操練某種意義不大、甚至無意義的語言形式為目的;(2)任務的重點是解決某一交際問題,這一交際問題又與現(xiàn)實世界有著某種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應該是具體的。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在任務驅動法教學中,對于教學任務的提出,教師要從多方面考慮,既要考慮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的層次,又要考慮所設計任務的層次。教學任務的設計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既要鞏固舊知識,又要掌握新知識。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學習素質較差,學習能力較弱,而且相當部分的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任務越容易,參與的人就越多,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越多,學習興趣就會越濃厚,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比如,在講解“School Life”這一單元的課文時,考慮到學校生活包括的內容比較多,既有個人情況,也有班級和學校情況;既有老師的情況,也有課程情況,比較復雜。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筆者是這樣提出任務的:1 介紹自己。要求說出姓名、年級、班別等情況。當這項任務完成后,再提出第二個任務。2 介紹自己的班級或學校情況(包括班級的男女生人數(shù)和老師的大概人數(shù))。當這項任務也完成后,再提出第三個任務。3 介紹本專業(yè)所開設課程,并且說出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課程。任務完成后,再提出下一個任務。4 介紹上課時間和一周的課程情況。任務完成后,再提出下一個任務。5 全面介紹你的學校生活。以上任務由易到難,筆者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要求他們完成不同的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當然,任何一堂課,都不可能只用一種教學方法就能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各種適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比如,在講解:“Getting Around”這一單元時,為了掌握“rum right,turn left,turn around the comer,go straight to,go ahead.”等短語的用法,我是這樣設計并實施教學的:
步驟一,(復習已經學過的內容right,left)一上課就用右手拿起自己的課本,舉起來。
教師問:Where’s my book?
學生答:In yourhand.
教師:Which hand?
學生:Yourlefthand.
教師:Ok,(把書轉換到左手,再問同樣的問題)
步驟二,(學習新詞:go straight,turnright,turn left)教師走下講臺,向教室后面走去,邊走邊說:“I’m going straight(語速慢)to the end of the classroom,”然后向左(右)轉,邊走邊說:“thenturnleft(right)”再從后面走向前面,邊走邊說:“Now,I’m going straight to the front of theclassroom.”然后再向左(右)轉,邊走邊說:“then turn left(right).”這樣反復兩遍,在練習中加強“go straight,turn right,turnleft”的語氣。
步驟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某一地區(qū)的平面圖,要求學生說出到達某地的路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問一些涉及turn around the comer,go ahead等短語的用法)。
步驟四,提出任務:從學校到達某個地點(如離學校不是很遠的商場,郵局、車站等)的路線。要求:可以個人表述,也可以以對話形式完成。
通過以任務驅動法教學為主,輔之以其它方法,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興趣。
三、使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 教師提出的任務不宜太大、太深
語言是工具,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日常用語訓練的過程。因此,教師設計的任務必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太龐雜、太深奧的任務會讓學生感到遙不可及而失去學習和訓練的興趣。
2 結合學生特點,精心設計任務
根據中職學生特點,從兩方面精心設計任務:(1)中職學生底子薄、基礎差、學習能力弱。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既要簡單,又要有趣,這樣才能吸引多數(shù)學生參與其中,進而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2)教師必須充分理解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單元設計成一個大任務,再將大任務分為若干小任務,這樣一個一個任務去完成,就不會讓學生覺得很難了。
3 活動應具有激勵性
所謂激勵性是指任務驅動法教學活動的結果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學生就容易也愿意接受下一個任務。這樣良性循環(huán),有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最后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高。
4 組織、訓練活動過程應注意學生的心理因素
無論教師和學生,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都很難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顒拥陌踩袘w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活動的形式和要求應使學生有安全感。比如,活動應考慮不讓那些有困難的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他們沒有把握的活動。(2)活動所涉及的內容要使學生具有安全感。比如,活動既要貼近學生的經歷和生活,以獲取學生的最大參與,又要避免觸及學生敏感的個人隱私如單親家庭問題、生理缺陷等。
5 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換
一是從講授、灌輸,轉變?yōu)榻M織、引導。二是從講臺上講解轉變?yōu)樽叩綄W生中間與學生交流、討論,共同學習。
任務驅動法教學不僅給教師提供了由過去的教學主體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教學主導的平臺,而且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開辟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機會。在英語教學中,過去是由教師先教會學生單詞的意思、短語的含義和句型的使用后,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句型進行練習,這種練習不是學生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只是被迫接受來自老師的想法,因此,學生學起來沒有多大興趣,自然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影響了學習效果,也就談不上如何提高能力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習任務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的,老師只提出任務,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指導和幫助,并不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想法去完成任務,這就給了學生足夠大的自由空間去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有了主動權,學習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有趣,自然就會有好的效果。
(責編 覃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