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VC)是20世紀50年代起源于美國的新興投資方式,創投的投資對象以具有高成長性的創業及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在整個金融市場中,創投只是廣義私人股權(Private Equity)的一個小分支,與傳統的投資方式相比較,創投在金融市場中只占非主流地位,但創投的巨大能量卻引人矚目,作為銀行能夠從中獲得什么樣的啟示?
席卷中國的創業風險投資熱潮
我國創投行業興起于上世紀末,經過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洗禮,從2003年底攜程上市開始,隨著盛大、百度、分眾等一浪高過一浪的納斯達克上市熱潮,創投迎來了第二個發展高潮。近幾年來,我國創投的籌資和投資額連續創出新高,2007年,我國創投籌資額54.84億美元,投資額32.47億美元。北京和上海是創投最為活躍的地區,2007年,北京地區創投投資額占全部投資額的32%,上海占28%。隨著證監會積極推動創業板的建設進程,以及國務院批復場外交易市場落戶天津濱海新區,我國資本市場將呈現多層次良性發展態勢,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將很大地改善創投的退出渠道,促進資本的增值循環,我國創投業的發展有望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國中小企業也將因此得到更多“聰明的錢”的支持。在新的發展背景下,作為金融市場最主要的力量,銀行是否有更多的可為之處?面對未來更加激烈的中小企業市場競爭以及混業經營可能帶來的機遇,銀行應該作好哪些準備?這些問題不僅應引起我們銀行深思,而且需要銀行以開放的心態、通過積極的創新給出精彩的答案。
重視創業風險投資帶來的機會
銀行和創投是兩類風險偏好截然不同的金融機構,銀行為企業提供信貸,貸款的收益是相對固定的利息,而承擔的風險卻可能是全部本金的損失,因此銀行通常將安全性放在首位。而創投進行股權投資,可以按股權比例分享到企業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因此將盈利性放在首位,并且可以利用股東的身份進行積極的投資管理。銀行和創投風險偏好的不同導致銀行和創投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合作甚少,充其量也僅是一種“接力”的關系,即當創投投資的企業成熟到一定階段,有較好的盈利時,銀行會為其提供信貸支持。而對那些處于生命周期早期階段的創業企業,不管企業是否獲得創投的投資以及獲得投資的質量和金額,銀行基本不會感興趣,因為銀行不會接受股權融資作為一種還款來源。
然而,在金融市場中,相對于資金,優質企業和項目永遠是稀缺的。正如銀行對大中型企業客戶的競爭已呈現白熱化,隨著中小企業市場逐漸為銀行所重視,中小企業客戶競爭激烈化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對銀行來說,如果能夠早于競爭對手識別出具有高成長性的“小巨人”并與之建立銀企關系,是贏得競爭的一個關鍵。在這方面,與創投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創投對創業企業具有天生靈敏的嗅覺和獨特的判斷力,并且能在提供融資的同時,提供創業企業所需要的增值服務,往往這些增值服務能幫助創業企業降低成長道路上的風險,以更加快的速度取得成功。因此,與創投圈子達成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不僅有利于獲得具有潛質的客戶,而且還有利于風險的控制。此外,由于創業者在創業的初期階段,有更旺盛的精力、創造力和使命感,創投在該階段所花的精力和為企業提供的增值服務也相對更多。因此,與常識相悖的是,越早階段的創業企業對銀行來說可能風險不一定越高。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銀行在給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融資的過程中,若條件允許,銀行能獲得高成長性企業一定的認股權,將有可能獲得高于單純利息收入的回報,此外,中小企業上市財務顧問等業務也會給銀行帶來豐厚的中間業務收入。
對創業者來說,銀行信貸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因為創業者在出讓股權以換取創投投資時,如果有債務融資的選擇,可以適當降低創業者自身股權的稀釋程度,還可以為下一輪融資保留股權。事實上,在實務中,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一些創投在投資時也會將一部分資金以債權的形式提供給企業,而如果是由銀行來提供這部分信貸資金,對創投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也是有益的。
在這方面,美國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成立于1982年的硅谷銀行在美國技術信貸市場排名第一,其成功來自于與創投圈子建立和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為那些獲得一流風險投資機構支持的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獲取相對高的利息和具有增值潛力的認股權。與創投的緊密合作不僅給硅谷銀行帶來很多優質中小企業客戶資源,而且在與創投的溝通交流中,硅谷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特點有了深刻的認識,并且能在組織架構、流程設計、產品研發方面進行創新,以適應中小企業的需求。經過20多年的堅持和不懈努力,硅谷銀行在技術信貸和創業融資領域建立了卓越的市場聲譽,成為創投和創業企業的合作伙伴,而其自身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此外,國外一些大銀行也陸續開始創投業務的嘗試,比如,花旗銀行集團于2001年成立在亞洲運作的風險投資部門,選擇其認為在各個國家和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成長型企業,在中國內地先后成功投資緯創資通、林洋新能源、中科智集團等10多家企業,并促成這些企業境外上市。
我們可以看到,銀行和創投之間的合作在一定條件下是完全可以從單純的“接力”向“全面合作”發展,而在銀行混業經營的背景下,這種合作將更加深入。
商業銀行從創業風險投資中學習什么
從戰略高度上重視高成長性中小企業的價值
創投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中小企業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力,挖掘出這些高成長性企業對銀行具有重大的價值。高成長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融服務需求,而且企業高速成長給創業團隊帶來巨大的財富增值也使私人銀行業務有很大的拓展空間。而眾所周知,在好企業生命周期最盈利的時點,各種金融機構都紛至沓來,客戶競爭異常激烈,能識別出有競爭力的客戶,并在其生命周期最盈利時點之前爭取到這些客戶,對銀行來說至關重要。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與有持續增長能力的中小企業建立緊密銀企關系在商業模式創新活躍的時代具有戰略意義。商業模式的創新伴隨著金融服務的配套創新,與創新型企業建立緊密的銀企關系,銀行得以持續跟蹤創新進程,捕捉金融服務創新的機會,而銀行與企業的關系有可能從單純的客戶關系演變成更廣泛意義上的合作伙伴關系。在這方面,建設銀行和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公司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08年1月,建設銀行與支付寶網絡技術公司合作推出了最高10萬元的支付寶賣家信貸服務,這是一項以淘寶賣家信用為基礎、支付寶交易為質押的信貸服務,建設銀行作為放貸銀行,貸款申請和歸還貸款操作全部網絡化,都在支付寶賬戶內進行。支付寶目前擁有6200萬注冊客戶,每天通過支付寶的成交量超過3億元,掌控國內50%強的網上交易支付市場。建設銀行正是看中了淘寶與支付寶在電子商務信息流和資金流中的信息優勢地位以及對資金交割的監管優勢,利用三方合作創建一種新型業務模式。在電子商務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建設銀行憑此創新在小額信貸領域占盡先機。
提高增值服務能力以形成獨特競爭力
單純資金的可替代性和金融產品服務沒有專利保護這兩個特點,使得銀行同質化程度很高,對有選擇的企業來說,選擇哪家銀行幾乎沒有什么差別。因此,要使我們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應該學習創投的核心競爭力——卓越的增值服務能力,這種能力具有Know-how的性質,不需要專利的特別保護,而競爭者也無法簡單拷貝。要形成卓越的增值服務能力,必須堅持“通過創造價值而分享價值”的理念,基于中小企業客戶細分,專注于自己具有初步優勢的客戶群,并不斷地積累和提升優勢,實現有針對性的業務突破。此外,還要建立和善用資源網絡,對銀行來說,與在中小企業服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的創投建立緊密的合作網絡,不僅可以獲取優質的高成長企業資源,更重要的是,通過與VC的信息溝通和經驗交流,銀行得以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業企業的風險特征,提高風險識別和機會判斷的能力,以形成在中小企業服務方面的獨特競爭力。
進行金融服務創新以積極應對機遇
硅谷銀行的成功經驗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深入地了解所服務的中小企業,掌握其發展規律、金融需求特征以及風險特征,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金融創新,推出量身定制的產品和服務。雖然目前我國銀行還不能像硅谷銀行那樣通過持有其中小企業客戶的認股權而分享客戶發展帶來的收益,但在混業經營的趨勢下,這些目前可能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機會,在不遠的將來都有可能變成現實,關鍵在于我們能否進行金融創新,提前做好準備。2007年下半年,中國銀行聯合投行推出了債權股權性混合融資,專門針對有上市意向的中小企業,由銀行與投資銀行機構組建融資財團,銀行負責提供貸款等債權性融資業務,投資銀行機構提供股權性融資,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這也預示著這一領域的機會正在到來。
(作者單位:北京銀行小企業中心 北京銀行博士后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