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對用人單位、學生和任課教師三方調研的結果,采用雷達圖方法,可構建5C4Q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楔型”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具備柔性與定位準確性,可以充分體現高職教育“大專業,小方向”的特點。
關鍵詞:高職;電子商務;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務模式,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與資金流于一體,以其快速、便捷、高效的特點備受商界青睞。教育是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出發點的,電子商務的興起,帶動了我國電子商務高等教育的發展。目前,各類在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已達數十萬人,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極低,據新華網2006年6月5日的報道,每年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僅為20%。對于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的的高職院校而言,改革現有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市場需要的高技能電子商務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須以明確學生的專業崗位能力為前提,筆者就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崗位能力培養問題,對部分用人單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研。
調研概述
調研內容構成綜合現有研究成果與教學實踐經驗,本調研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專業崗位能力分為職業素質、商務能力、物流操作能力、電子商務技術應用能力4個部分,共分解為24項專業素質和能力,并且根據被調查者對職業能力重要性的不同理解,將職業能力的重要性分為7個等級,7代表最高,1代表最低。具體能力分解情況如圖1所示。與以往采用組織結構圖分解電子商務專業職業能力不同,本研究采用集合模型圖描述職業能力,因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系統性是其基本屬性,因此其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必然也是一個有機整體。

圖1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能力體系圖
調查情況本調研采用實地調研與郵寄調研結合的方法,一共發出調查問卷120份,其中針對用人單位的60份,針對教師的20份,針對學生的4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其中用人單位45份,教師16份,學生39份。
調查數據分析對調研結果進行簡單處理,在三類調研數據中,凡被40%以上接受調查者認為重要的項目,即認為是構成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共有10項。三類被調查者對這10項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如圖2所示。從圖2的對比中可以發現,雖然這10項能力都被認為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因素,但認可度卻有很大差異。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被調查者所處的地位不同。例如,調查結果差異最明顯的有三項,即電子商務系統操作能力、網站管理能力與電子商務系統維護能力。這三項能力被大多數師生認為是構成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卻不被企業認同,主要原因是一些中小企業還處于電子商務應用的初級階段,有的連網站都沒有建立起來,至于電子商務交易系統更是無從談起。情況樂觀一些的企業雖組建了內部局域網,實現了內部辦公自動化(在被調查企業中僅有3家構建了網絡交易平臺),但其系統維護仍是由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負責的。由此可見,導致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脫節。

“三位一體”的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三位一體”即綜合考慮用人單位、學生和教師的意見,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素質—能力”(Q—C)范式建立人才培養模式。基于本調研的結果,筆者提出一種“5C4Q”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一)“5C4Q”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高職教育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學生與社會的“零適應期”,傳統的電子商務教學,由于奉行“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理念,所以在專業理論課程體系中,一般都是計算機類課程與經濟類課程各占一半。當然,這與各校的師資狀況有一定的關系。嚴格來講,電子商務不等于電子加商務。如果只是二者簡單相加,不但不能提高商務效率,反而會增加成本。只有把握這個內涵,才能科學地按照電子商務這種新型商務模式的屬性及其發展狀況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5C4Q”中的C指能力(Competence),Q指素質(Qualification),5種職業基本能力和4種職業基本素質是基于上述調研結果并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分別為物流操作能力(LOC)、營銷能力(MAC)、商務溝通能力(BNC)、ERP維護與運用能力(ERC)、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與管理能力(WMC),以及英語語言素質(EPQ)、基本人文素質(BCQ)、職業道德素質(PEQ)、計算機綜合素質(MCQ)。
運用“5C4Q”對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加以描述,可以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供全新的框架、思路、方法與步驟,并可成為輔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工具。具體如圖3所示。

圖3“5C4Q”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雷達圖
注:━━基本職業素質;……商務方向;——物流方向;- - - 技術應用方向
圖中帶箭頭的直線分別代表“5C4Q”元素,元素線上點的位置代表這個元素在所處模型中的重要性,越靠近箭頭表示越重要,原點處的重要性為0。
這種模式旨在培養出特色鮮明、技能突出,能很快切入職業崗位的電子商務人才,這正符合高職教育的辦學要求。高職教育要求在理論課程體系設置中必須貫徹“大專業,小方向”的指導思想,由于其專業涉及面窄,定位準,所以學術界形象地稱之為“楔型”人才培養模式。
從圖3中可以發現,傳統的電子商務專業被分為商務、物流與技術應用三個方向,這三個方向具有共同的職業素質培養目標,即英語語言素質、計算機綜合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及基本人文素質。在具備這些素質后,由于定位方向不同,對職業能力的側重也就有所不同。例如,商務方向要求具備較高的營銷能力和商務溝通能力,物流方向要求具備較高的物流作業能力,而技術方向要求具備較高的網站管理與維護以及ERP運用能力。這就要求課程設置應根據所側重與要求的職業能力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專業課。
(二)“三位一體”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基于“三位一體”的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可按照“素質—能力”范式的思路,對調研所獲得的高職電子商務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因素進行系統分析,構造出人才培養模式的雷達圖,并從圖中各屬性節點的組合中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上述模型,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元素屬性創新雷達圖分析方法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按元素與屬性進行描述,在雷達圖中將這些屬性聯成鏈條,每一條元素線上分布了很多屬性節點,因此,可以通過改變或增加節點鏈條對具體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即改變或增加屬性,以得到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鏈條,并通過實地調研檢驗新模式的可行性,這樣,不但能使培養出的人才有效地滿足社會需求,同時還能拉動社會對某類型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養模式組合創新從圖3中可以看出,雖然每個小方向都有自己的核心專長,但是每個模式除共享基本的職業素質外,在其他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融合與滲透。如果將代表這些方向的“楔型”模式加以整合,使不同人才培養模式之間實現核心專長互補,不但能使學生加深對電子商務整個課程體系的理解,而且能使教育資源配置達到經濟社會的要求。
結論
提高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率,改革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筆者在相關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素質—能力”范式,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提出了綜合考慮用人單位、學生和教師的“三位一體”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方法,并且根據實際調研結果,提出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5C4Q”模式。這種模式具有以下意義:(1)綜合考慮三方需求,有利于解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的現實問題。(2)根據“5C4Q”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應主要提高學生的4種基本職業素質,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訓應主要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其他并非核心的能力可以通過選修課程進行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5C4Q”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楔型”模式,其定位準確、專業技能強,可以打破現有培養模式培養“通才”的桎梏。(4)基于“三位一體”的雷達圖,采用元素屬性分析的方法,可以根據元素屬性進行模式創新,從而提高人才培養模式的柔性。(5)三方調研、“素質—能力”范式、構建雷達圖,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方法對其他專業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安南,屈武江.電子商務專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07,9(12):30-31.
[2]方玲玉,彭干梓.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研究與實踐[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6(1):115-116.
[3]楚金華.遼寧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問題探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2):222.
[4]方孜,王刊良.基于5P4F的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方法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2,10(4):78-79.
作者簡介:
楚金華(1978—),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經濟師,遼寧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企業競爭優勢與高職電子商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