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了任務在旅游英語教學中運用的理論基礎和適切性,并建設性地提出了任務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方式,揭示了任務是旅游英語教學中培養復合型外語導游人才的有效教學模式,兩者的結合增強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旅游英語;任務;教學方式
作為第三產業的主力軍,旅游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而其中涉外旅游更是方興未艾。面臨機遇與挑戰,高職旅游專業應著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外語旅游從業人員。20世紀90年代,國際英語教育界出現了任務型英語教學這一主流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筆者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將有助于旅游英語教學目的的達成。
旅游英語與任務型教學
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最新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將大學英語教學分為基礎階段和應用提高階段,要求學校在應用提高階段開設專業英語,并明確了專業英語不只是培養學生閱讀各種英文專業文獻的能力,而是要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需要。旅游英語正屬于專業英語的范疇。旅游英語富有較多的特點,如實踐性、綜合性、職業性、專業性、應用性等。旅游英語的教學要培養學生在旅游從業過程中用英語靈活自如的溝通能力,對信息進行獲取、整合及應用的能力。所有英語知識、能力、素質及語言結構等的教學方案的設定都將圍繞這個教學目標進行。
任務型教學及其原則任務型英語教學要求學生運用英語完成任務。它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任務成果(而不是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依據。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具有四個原則:(1)言語情景必須真實;(2)語言形式和語言技能培養相結合;(3)在做中學,在學中做;(4)任務的循環性。
任務的特點任務是任務型教學的核心,是引發“輸入-輸出”活動、意義商榷和互動交際的關鍵,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達意義上,而不僅僅是在語言形式上。任務應具備六個要素,即目標、輸入、活動、教師角色、學生角色和背景。任務應具有五個特征:(1)任務活動的意義是首要的;(2)任務與真實世界的類似活動有一定的關聯;(3)有一定的交際問題要解決;(4)任務完成具有優先性;(5)基于任務的成果對任務進行評價。
任務在旅游英語中的適切性
(一)任務運用的科學理論基礎
任務旨在鞏固語言知識、鍛煉語言實踐能力、開發學生潛力,它是以現實生活內容為依據,通過再現生活的方式來進行的一種活動。這一活動是基于一定科學理論基礎的。教育理論認為,成人接受知識的過程和速度不同于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更多地通過經驗、實踐、理解來接受教育。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已形成相對穩定的認知風格和思維習慣,基本具備了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渴求知識,關注社會,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任務讓學生在親自扮演角色的過程中理解專業知識和恰當使用語言。與教師單純灌輸語言技巧相比,這種方式更容易為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所接受。
交際教學法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也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廣泛的語言交際活動。教學活動不但要有利于語言能力的訓練,也要有利于交際能力的培養。交際教學法強調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主動意識和積極性的培養,放手讓學生進行語言交際實踐。任務作為學生親身參與的一項活動,正是交際教學法的具體運用形式之一。就這一點來說,任務是一個較好地兼顧知識和語言的活動。
(二)任務對旅游英語的適切性
教師設計任務時,可借助當地景觀或模擬真實情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體會和學習語言。任務可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形成任務鏈,進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導游過程。
當然,任務的設計和完成不是任由學生自我發揮。每一階段設計的任務都具有一定的導入性。在任務開始前,教師給予學生必要的專業詞匯和功能交際用語,讓學生掌握語言形式。同時,通過一系列的交際訓練,理解語言的功能,培養學生掌握語言的能力。這樣,學生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培養了應用能力,旅游專業知識水平和英語技能穩步提高。
任務在旅游英語中的運用方式
根據任務特點和活動的多寡,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單任務;二是任務鏈。
(一)單任務
所謂單任務,是指在任務型教學中包含一個或幾個步驟,共同構成一個完整專題。學生的所有活動都是為達成任務目標而緊緊圍繞這一專題展開。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真實情景:你是一個導游(或者解說員),帶領一個外國旅游團隊來參觀上海著名的玉佛寺,你要向游客介紹玉佛寺二樓的玉佛樓。作為導游(或者解說員)的你,怎樣對玉佛樓進行解說呢?
具體做法是:根據學生數量,把學生劃分為小組,一般每組3~5人。在小組內分配具體角色。教師布置任務后,學生可在課前翻閱報紙、書籍、字典,努力查找出合適的英語表達方式,作必要的準備。最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不同景觀的理解和針對不同的游客,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才能夠過渡到自由表達階段。
(二)任務鏈
顧名思義,任務鏈是由兩個以上的單任務構成的一系列任務。在該任務鏈中,小組的成員數量一般多于單任務。有時,整個班級只分為兩個組。任務鏈中一般有一個大的主題,內容覆蓋范圍廣、難度大,學生通過幾個角色或者變換角色來完成任務,呈現結果。
例如,有一個國外旅行團即將到景德鎮市,將重點參觀瓷都的陶瓷文化旅游勝地,讓學生作全陪、地陪等,模擬接機、致歡迎詞、沿途講解、定點導游、致歡送詞等任務。
具體做法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所長和個人喜好,自由地選定角色,選定場景,并任意組合,分別對接機、歡迎詞、沿途講解、定點導游、歡送詞作出講解。
學生要注意到游客是帶著好奇心來中國旅游的,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興趣濃厚,所以導游員不光是帶領旅客參觀游覽,還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在這項任務的教學中,更應注重主體文化的導入,不能忽視主體文化(母語文化)對交際能力的影響。
任務鏈給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它在某種程度上比單任務更具有挑戰性和難度,因此,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知識準備和語言操練。
總之, 任務型教學法在旅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給學生提供了充分使用英語知識的機會,使英語教學具有了生命力和活力。
參考文獻:
[1]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Learing[M]. Heinle Heinle Publishers,1999.
[2]Skehan,P.(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羅小華.旅游英語課堂教學探討[J].麗水學院學報,2006,(3):82-84.
[4]王向寧.試論Role—play在一年級研究生旅游英語閱讀課中的運用[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2):90-93.
[5]楊群.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職教論壇,2004,(5):46-47.
[6]袁錚.旅游英語教學探討[J].語文學刊(高教·外文版),2006,(10):153-156.
作者簡介:
謝志明(1973—),男,江西寧都人,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課程與教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