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已開展的首次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工作著眼,探討培訓工作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
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備受關注。更多的中職學校認識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培養一支既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技能、具有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由于近年來中職教育的不斷擴招,使得許多學校教師緊缺,尤其是中青年專業骨干教師十分匱乏。為此,2007年,國家首次組織開展全國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培訓分國家和地方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進行,國家級培訓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承辦,分批組織實施。按計劃2007年安排30多個專業的11750名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十一五”期間,通過國家和地方兩級組織計劃實施15萬名中職專業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如此大規模地組織中職學校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在我國尚屬首次,從中我們可看到黨和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從2007年6月開始,全國各地重點師資培訓基地已分別按計劃組織了首次培訓。由于辦學資金有保障,加之各相關培訓基地領導重視,事先都制訂了詳盡的培訓方案和計劃并努力組織實施,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因為首次大規模開展這項工作,缺乏經驗,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筆者于2007年暑假期間,全程參與了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全國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發現了一些問題,現提出兩點建議。
應進一步明確培訓目標,細化培訓任務
按照教育部、財政部的有關文件,本次培訓的目標是為中職學校造就一大批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教學能力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雙師型”優秀教師和一批高水平的職業教育教學專家。具體的培訓任務是:“經過培訓,參訓教師的教學能力進一步增強,樹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了解課程和教學改革方向,掌握相關專業教學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具備初步的課程開發能力;專業水平進一步提高,比較熟練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關鍵技能;經過國家級培訓的教師要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高一級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實踐經驗進一步豐富,了解現代企業生產狀況、技術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產工藝流程和崗位操作規范,加深對學校教學和企業實際聯系的理解。”這些任務和要求,體現了當前中職教師迫切需要提升的素質,但要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完成,大大增加了培訓工作的難度。
例如,培訓任務中要求“經過國家級培訓的教師要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高一級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由于我國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屬于勞動部門管理,大多數現有的全國中職重點師資培訓基地不具備此系列的考核和頒證資格,若要與勞動考核部門合作引入該考核培訓,勢必削弱其他方面(如課程教學改革、教師素質提高等內容)的培訓,甚至使本次培訓純粹變成考證培訓。況且“高一級資格證書”意味著對參加培訓的骨干教師,原來是中級的現要獲取高級證書,原來是高級的現在要獲取更高級(例如技師級)證書。這在教學培訓安排上也有難度,缺乏實際可操作性。然而,不少參加培訓的教師以教育部、財政部文件中的這一條為依據,培訓結束后堅持要求培訓基地發“高一級資格證書”,給培訓基地管理組織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教育部、財政部通知要求本次培訓采用“基地培訓+企業實踐”模式,強調企業實踐活動要占總學時的50%,以此強化教師實踐技能的學習,希望改變目前學校教學和企業實際相脫節的情況。的確,當前中職學校在自身功能定位及與企業結合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片面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和課堂教育,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薄弱。這和大批教師都是從普通高校畢業直接進入中職學校,缺乏專業實踐經歷和能力有關。而社會上的企業受經濟效益的驅使,缺乏接受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積極性和社會責任,這也客觀造成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提高的困難。為此,本次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強調企業實踐,并從培訓課時上給出量化指標,其出發點無疑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實施時,要在兩個月的集中培訓期間安排成批教師去企業短期實踐,對不少專業來說,確有較大難度(企業也無法接受)。即使勉強實施,不可避免地存在“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現象。從參加培訓教師的反映來看,培訓點企業實踐課時不足、實訓效果不佳。這確實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對此,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進行探索,采取更加靈活、切實可行的方法,堅持“企業實踐”這一重要的培訓環節,走出一條中職教師培訓的新路子。例如,可以將整個培訓分為兩個階段(時段),第一個階段是集中的課堂教學、專業講座、參觀等,第二階段分批分時安排學員去企業實踐,由企業配備專門的“導師”或師傅負責帶教(學員每月輪換),并從制度上、經費上予以保證,使參加培訓的學員能真正走上企業一線,接受實際鍛煉。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有條件的骨干教師自行到本地大中型企業參加實踐,并通過科學的評介體系予以考評測量。
職業教育能否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是關系到職業教育生命力和我國勞動者素質的大問題,我們應該從教師的培養上下功夫,以此次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為契機,探索一條學校與企業、課堂教育與生產實踐結合的新路子。在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今天,我們呼吁社會企業,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承擔起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能力培養的社會責任,并從政策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
參加培訓的教師應端正學習態度,珍惜難得的培訓機會
從首次參加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的學員來看,大多數人是抱著較高的期望、以積極的態度來參加培訓。正如有的教師在培訓網站上所說:“我們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長期忙碌于教學,充電學習的機會太少了,認真反思總結整理的時間也很少。現在國家花錢對我們進行培訓,我們要珍惜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培訓期間,有些學員克服了家庭和生活中的許多困難堅持學習。例如,在我校培訓學員中,有個教師家中突遇火災,損失嚴重,僅請了兩天假趕回去匆匆料理一下,就回來繼續參加學習。有的女教師體質不好,生活也不習慣,但對生活條件從無怨言,仍堅持參加培訓學習。這些情況令人感動。但不可否認,也有一些學員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由于大多數中職學校教師數量不足,特別是骨干教師的教學負擔過重。許多教師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難保證,一學期下來筋疲力盡,希望在假期中身心得到放松休息。所以,有的學員并沒有做好準備,也沒有精力認真參加此次培訓,而是把培訓看成學校給予的一種獎勵。有些教師抱著旅游休閑的心態前來報到,所以過分計較膳宿條件和旅游等娛樂活動的安排;有的教師將家屬一起帶來,沒有時間集中精力參加學習,而是陪家屬旅游購物;有的教師多次請假回去參加其所在學校組織的旅游、出國考察或其他活動,缺課很多。
為了提高培訓質量,我們必須嚴肅紀律,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少、杜絕以上現象的出現。我們的培訓基地應該精心設計培訓方案,配備過硬的師資和良好的培訓設施,認真做好培訓各環節的工作。對于培訓工作中出現的一些不足之處,應勇于承擔責任,同時,也不能一味遷就學員。要防止個別培訓點不注重教學和實踐質量,培訓走過場的現象,也要改變對學員放任不管的不負責任態度,真正使國家花費大量物力、財力實施的國家級培訓收到應有的效果。
總之,對去年暑假首次組織的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并就培訓目標、課程體系、培訓方式、考核機制等問題重新進行認真的總結和探討。誠如參加過培訓的教師在培訓網站上所說:“希望以后的培訓針對性更強一些,體現以學員為主,以基層教育的需要為主,以職教未來的發展為方向,讓學員的素質得到更大的提高。”筆者毫不懷疑:有國家主管部門的決心和經費保證,有廣大中職教師參加培訓、提高自我素質的迫切愿望,有從上到下的共同努力,全國中職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一定會越辦越好。
作者簡介:
周力(1956—)男,上海市人,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趙榮開(1951—),男,浙江舟山人,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本文責任編輯: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