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校數控專業的建設要適應市場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及指導思想,完善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并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以當地企業為依托,充分開展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真正做到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數控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校企合作;保障措施
隨著數控機床的發展與普及,社會需求大批數控機床的編程與操作人員。教育部辦公廳、原國防科工委辦公廳、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數控專業提供了辦學機遇和發展平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應該結合當地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充分體現自己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在數控專業建設方面有自己的思路、方法和特點,才能在眾多的職業技術學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真正做到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
培養目標及指導思想
培養目標培養目標的合理定位是辦好數控專業的前提。中職學校許多專業都是因為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學生畢業時無法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給學校的辦學聲譽帶來了不良影響,導致招生困難。在定位培養目標之前,需要深入企業,了解企業不同崗位、不同工種的用人要求,征求企業單位的意見,綜合學校的辦學條件來確定培養目標。現階段比較合理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吃苦耐勞的職業素質,能夠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能夠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在生產一線從事數控設備的操作、編程、維護等方面工作的中等技術應用人才。
指導思想明確數控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是辦好數控專業的基本要求。在數控專業建設中,應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成為企業生產服務一線迫切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職業教育應以企業需求為基本依據,辦成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既增強針對性,又兼顧適應性;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應適應當地企業技術發展;教學組織應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傳統的職業教育觀念,打破舊的辦學模式,給學生提供選擇和創新的空間,構建開放的課程體系,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專業建設的核心。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構建適合當前中職學生狀況和企業要求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這兩個體系交叉滲透、相輔相成是辦好數控專業的根本保證。
理論課程教學體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數控專業開設理論課程應當以“夠用”為原則。結合企業實際,改革教材設置,邀請企業優秀數控技術人才與專業教師合作編寫適合現代企業生產特點的校本教材。精簡重復交叉的內容,壓縮不必要的內容,增加與專業能力培養密切相關且應用廣泛的課程,把相關課程匯總成一門或兩門課程。例如,把《機械基礎》、《公差與配合》、《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三門課合并,形成一門綜合課程《機械知識》,從而避免各課程之間不必要的重復。縮短課時,讓學生有時間學習更多、更新的科學知識和專業知識。又如,增加計算機應用教學課時,提高學生的圖形處理能力,計算機應用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AUTOCAD》、《機械CAD/CAM》等多門課程。建立既適合企業生產特點,又充分反映學校教學特色的教材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是把學生培養成符合企業生產一線技術工人要求的最根本的環節,是關系到培養的學生能否順利就業的問題。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時,應建立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三大訓練模塊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每個模塊包括若干實訓課程。實訓課程主要包括鉗工、普通機床加工、CAD制圖、CAD/CAM軟件應用、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實訓、企業參觀、企業生產實習等,占總課時的50%。同時根據三大模塊的訓練情況,適時分流學生,把學生培養成適合企業不同工作崗位的合格技術工人。高一年級主要進行基本技能實訓,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高二年級主要進行專業技能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要求的各項專業技能。高二結束時參加勞動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并從中選拔一部分基礎理論扎實、動手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一段時間,讓他們熟悉企業工作環境和產品生產流程,并了解企業文化。高三返校進行第三模塊綜合技能實訓,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數控加工操作技能,具備一定的數控程序編制與調試運行能力以及一定的生產組織管理能力的技術型人才,以滿足企業不同層次的用工要求。其余學生根據當地企業的需要,到企業的不同崗位頂崗實習一年,完成由學生到工人的轉變。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學計劃
鑒于當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數控教學的現狀和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目標,必須制定適應當地企業要求的、有利于學生生存和發展的數控專業教學計劃。教學計劃要體現“夠用”原則,做到專業課與實踐課的有機融合,要體現并保證主干課程的課時。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學校邀請具有不同加工特色的企業參與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工作,充分聽取企業意見。比如,我縣電動工具行業比較發達,有上百家一定規模的電動工具企業,而這些企業的產品結構中有大量的鋁件。鋁件的結構特點是箱體類零件較多,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將接觸到箱體類零件的識讀和鋁件機械加工工藝,包括刀具角度的選擇、切削用量的選擇等。此外,還要考慮到企業生產的調整和變化,適時調整教學計劃。
數控專業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實訓基地的建設
實訓基地的建設是順利實施教學,培養合格技術人才的有力保障。為了保證教學實訓的正常進行,我校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分兩批購置了16臺普通車床,16臺數控車床,1臺加工中心,1臺萬能外圓磨床,1臺平面磨床,1臺線切割等加工設備;同時購買了數控車、銑的仿真教學軟件。通過幾年的努力,建立了初具規模的校內實訓基地,大大改善了學生的實訓條件。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與企業生產一線接軌,學校相繼與縣內十幾家較大規模的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與企業簽訂協議,保證學生有穩固的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向合作企業優先輸送優秀中職畢業生,充分體現了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依托企業的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指導力量,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成熟的實用技術,感受真實的職業環境,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
(二)師資隊伍建設
我們學校的教師來源是從學校到學校,大都沒有企業經歷,缺乏企業實踐經驗。要發展數控專業,真正實現培養目標,就必須建立和培養一批高素質“雙師型”的數控專業教師隊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當地企業,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分批選派若干名教師到校企合作企業頂崗鍛煉在實踐中,教師可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提高數控操作技能,真正了解當地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
發揮教研組的功能教師之間也存在理論和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可以由教研組長組織帶領教師一起上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實踐證明,教研組功能的有效發揮是提高專業教師自身水平的有效途徑。
聘請企業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技術人員學校聘請這些高級技術人員來校培訓專業教師,使教師可以直接獲得他們從實踐工作中總結出來的豐富的經驗和實用的技術。同時,學校聘請企業具備“雙師型”素質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教學活動,充實學校的師資力量,可使教學內容更能針對當地企業的生產狀況。
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骨干專業教師培訓通過高層次的培訓,有效、系統地提高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幫助他們接受新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培訓結束后,可以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學校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
通過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我校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受到當地企業歡迎的數控技術實用人才,數控專業建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我校數控專業建設還處在發展起步階段,在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還需完善,教學硬件設施還需加大投入,師資水平還有待提高等等,還需要認真研究逐步解決。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二)[J].職業技術教育,2006,(4).
作者簡介:
金惠江(1967—),浙江武義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職學校機械(數控)專業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