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開設“楚天激光班”的具體實施過程作為典型實例,指出“訂單班”教育的實施途徑,提出基于“訂單班”的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對實踐經驗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訂單班;高職;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職能是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特點是以企業崗位的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目標。經過對國家級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武漢中國光谷”內的激光企業的調查研究,發現激光企業缺乏大量的具有光機電一體化專業素養、動手能力強的高新技術應用型人才。本著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筆者積極謀劃與激光企業的產學研結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內的知名激光企業武漢楚天激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天激光)簽訂聯合人才培養協議,并在2004級學生中組建“楚天激光班”,開展“訂單班”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在“訂單班”實踐過程中,筆者對高職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訂單班”教育實施途徑
在高職教育提倡訂單教育的前提下,筆者到楚天激光進行了現場考察,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并為楚天激光介紹激光加工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學生管理工作。經過深入交流,于2006年5月由學院與企業共同簽訂訂單聯合培養協議。其中,把校企雙方開辦“楚天激光班”作為協議條款之一,并于2006年6月正式成立“楚天激光班”。經過深入分析思考“楚天激光班”的開設過程,歸納出一般“訂單班”教育模式的實現途徑,如圖1所示。

圖1基于“訂單班”的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的實現途徑
基于“訂單班”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在開辦“楚天激光班”的過程中,校企共同協商,創造了不少產學研結合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例如,制定“楚天激光班”專業培養計劃;校企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優勢互補;滿足企業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具體的以產學研結合教育為核心、以“訂單班”為載體的教學模式見圖2所示。
關于高職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高職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包括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相關內容。在與企業產學研結合教育條件下,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及其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可以改變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的原有模式,加快專業建設步伐,深化教學改革,促進高職教師“雙師型”素質快速提高。產學研結合教育可以“訂單班”為載體,通過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專業建設和教學,教師到企業實習、工學結合、共同組建技術應用中心等模式進行具體的實踐。
(一)通過開辦“訂單班”,切實落實了高職辦學方針,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模式
開辦“訂單班”,明晰了學業與就業融通、專業與產業貼合、教研與科研共促、育人與用人雙贏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形成了四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第一段,以通識教育為主,兼顧基本理論(1年);第二段,以技術基礎為主,兼顧企業導向(半年);第三段,以技術基本技能為主,兼顧企業文化(半年);第四段,以專業理論與技能為主,采用工學結合,學校與企業交替(1年)。
(二)加強了學校對激光應用型人才素質內涵的理解,推動了課程設置改革和課程內容調整,加快了專業建設步伐
通過與楚天激光聯合開辦“楚天激光班”,逐漸加強了對企業激光應用型人才要求的理解。了解到激光企業需要的是了解基本電子技術、機械加工、光學技術、自控技術理論知識,具有很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實踐應用型人才。通過對人才觀的重新認識,我們對課程設置進行了適當修改,增加了以往激光加工技術專業沒有開設的工業控制技術、激光加工工藝、機械制造基礎等課程,加強了機械制圖與CAD實訓及工業控制技術實訓等有針對性的實踐環節課程。
(三)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

在舉辦“楚天激光班”的過程中,我們邀請楚天激光的總工程師及技術副總參加了系激光加工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聽取了他們對激光加工技術專業的理解和人才培養的建議,修改了專業教學計劃,使之更加貼近生產實踐。楚天激光七名各個方向的工程師或生產線上的技術能手參與了“楚天激光班”的教學活動,這些企業技術人員給學生講解了很多實踐事例,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工學結合的組織形式
1.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充分考慮企業的生產實踐需要。可以設置一些雙選課,即在同一個時段設置兩門課程,其中一門比較適合在學校完成教學,而另外一門課程可以在企業完成,二者均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
2.結合實踐教學環節,推動校企聯合職業技能鑒定,確保每位學生至少拿到職業技能中級工證。
3.進行激光加工站的建設。企業對激光加工站建設進行了指導并提供技術支持;激光加工站與企業一起對激光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并承擔加工任務;學生在加工站進行實踐訓練。
4.學生質量是保證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學生質量是合作的基石,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是開辦“訂單班”的目的。
(五)以“訂單班”為平臺,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1.專業教師通過與企業激光技術專家一起制定激光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計劃,深入了解了激光加工技術專業具體課程對激光相關理論的要求和本專業實踐操作過程必須具備的基本實踐素質,學到了很多只有在實踐生產過程中才能掌握的實踐要領。
2.聘請企業激光技術專家進行激光技術講座,其中既有對激光發展前景和新技術新工藝的講座,還有針對性很強的激光加工設備各個生產組成環節的講座,從而使專業教師對激光加工技術專業的發展脈絡和內涵理解逐步清晰,專業素質得以加強。
3.專業教師為了“訂單班”的教學,利用課余時間到企業去實踐,從激光設備裝配、激光加工工藝、激光測試技術等方面得到了理論與實踐的全面提高。
4.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培養兼職“雙師型”教師。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到有益于將來從事激光加工工作的實踐知識,又可以對企業兼職教師加強教師基本素質的培訓,為激光加工技術專業的教學儲備大量的企業兼職“雙師型”教師。
5.與企業合作,逐步實現實訓中心的企業化運作模式;同時開展科學研究,讓專業教師參與到企業科研中去。讓專業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對激光加工技術進行應用層面上的科學研究,培養一批精通激光加工技術并能從事科學研究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楚天激光班”的成功經驗顯示,高職聯合企業走產學研結合教育的道路是一種有利于高職教育發展的積極有效的實踐活動。要讓高職產學研結合教育順利進行,需要企業的積極參與,需要教育工作者與企業員工的溝通,同時需要相互理解與支持。從開辦“楚天激光班”的成功案例來看,只要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的發展,結合地區產業的特點,摸清人才市場的需要,校企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深入進行產學研結合教育,探索出一條高職教育的捷徑。
參考文獻:
[1]楊惠貞.高職訂單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5,(1).
[2]王素娟.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3]陳禮.技術服務與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良性循環[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作者簡介:
王中林(1975—),男,湖北潛江人,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光電子與通信工程系講師,主要從事激光加工、光學儀器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