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了瘋狂考證的時代嗎?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最新數據統計,2007年我國共有995.6萬人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
在本次調查中,有89.7%的人表示曾經參加過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其中手里握有一種職業資格證書的占34.5%,握有兩種職業資格證書的占29.6%,握有三種以上的占27.6%。
有媒體報道,在湖南某職業學院的物業管理班,全班52個學生都已考取了助理物管師的職業資格證,但他們并不滿足,每人還想要再考一個證。目前,這個班已有5人考取了企業經紀人資格證、5人考取了會計證、1人考取了高等秘書證。
調查顯示,54.9%的人認為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的目的是多拿幾個證書,增加就業的籌碼。52%的人覺得企業看重相關的證書,同等條件下會以此作為選拔人才的條件之一。
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職業發布制度以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向社會發布了十批共106種新職業。隨著新職業的不斷涌現及勞動者上崗“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制度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聲勢浩大的考證大軍中來。
職業資格證書價值幾何?
IBM大中華區職業教育部高級經理屈中華表示,持有職業資格證書并不代表具備了相應的實際技能,現在各種認證太多了,好多都做得不到位。花三五百元學個一兩門課,就拿到一個證書,其實根本說明不了什么。
本次調查中,有21.6%的人認為職業資格考試比較容易,所獲證書水分比較多,并不被社會認可。36.4%的人覺得認證五花八門,交叉重復,使證書的權威性難以判斷。
調查中,有32.3%的人承認,自己在職業資格考試方面的花費為1000元以下;38.6%的人花費了1000元~5000元;還有10.9%的人花費了5000元~10000元。
“學生們在亂七八糟的證書考試中浪費的時間越多,他們受到的傷害就越大。”一位河北大學負責就業指導的老師無奈地說,損失金錢是小,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寶貴的讀書和學習時間。“同學們總覺得‘證’不壓身,多幾個沒壞處,說實話他們沒理解‘藝不壓身’這個詞的含義。藝是真實的才能和技術,不是一張花錢買來的證書。”
職業資格考試路在何方?
職業資格考試發展到今天,似乎已經違背了國家設立它的初衷。有人質疑,這究竟是在追求能力的提升還是在追求一種身份的認證?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不是不僅沒有糾正追求學歷文憑的偏向,相反卻走向了另外一種“唯證書論”的怪圈呢?
調查顯示,41.3%的人認為目前證書只能證明其參加過相關培訓,不能證明其技術水平。38.8%的人覺得此類證書幾乎沒有什么價值。
目前,國家人事部在全國范圍內的職業資格清理規范工作已經展開。“需要重點澄清的是,這次清理是規范,而不是封殺。”人事部某負責人強調,“政府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封殺多少個,叫停多少個,目的是為了讓已有的更規范,歸并重復交叉,扶持好的職業資格標準設立。”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認為,哪個行業需要設立職業資格考試,需要經過相關行業人員的專業鑒定。不是每個行業都需要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否則職業資格考試就會成為無形的就業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