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樺路似乎是一條沒有什么歷史的馬路。
在1999年的版圖上它還只是龍柏新村地區(qū)中部的一條直線馬路,此后才向東擴展延伸,一直通到虹井路。目前的黃樺路長約1000米,呈“L”型,轉(zhuǎn)角處有一個漂亮的弧度,使得黃樺路顯得彎曲寧靜而幽長。
其實,任何一條馬路都有歷史。龍柏新村地處上海的西郊,這里原先就有著名的龍柏飯店,四周綠樹茂盛,松柏長青,風景獨好。所以以龍柏為小區(qū)命名也是在情理之中。

更讓人感到欣喜的是這里的許多馬路雖然也是以樹木花卉命名的,但又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擷取樹木花草的特色,突出某種樹木的顏色,讓人感到冷僻而又有新意。
一般人都知道世上有白樺樹,一定也經(jīng)常聽到白樺這個樹名,這仿佛是俄羅斯畫家的專利。但其實樺樹不僅有白樺,還有黑樺、黃樺,就像松樹有青松還有黑松和紅松……
所以黃樺路雖然也是以樹木名命名的馬路,但它跳出了一般人常識的范疇,從而呈現(xiàn)另一種能讓人遐想的意境。其實龍柏新村周圍不僅有黃樺路,還有紅松路、青杉路、白樟路、蘭竹路……紅黃蘭白青,五色俱全,僅從地圖上看這些路名就能給人以詩的意象,可見取名者是別具匠心的。
從虹井路向南不到100米就轉(zhuǎn)入了黃樺路,黃樺路是龍柏新村建筑較早的一條馬路,兩旁的高樓大廈看起來建造的年代不會太久,可見黃樺路的歷史確實也不長。但是,黃樺路兩邊人行道寬闊,商店林立。馬路左邊全是各種各樣的高中檔餐館、家具商店、珠寶行、煙具行、美容店、洗浴房、畫廊。在綠苑路口有一家名叫蘭奇的新加坡風格的餐廳,廊檐下吊著一盆盆開著紫色花朵的盆花,在寒冬里給路人送來熱帶風情。更讓人感到新奇的是,黃樺路口一家取名“竹”餐廳的門口布滿了枝枝翠竹,門口還停靠著一艘木制的有鮮明傣家風格的長船,從疾馳的車窗里看過去,令人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馬路右邊是龍柏城市花園,沿街面的全是十幾層高的大樓。但是這些大樓的底層人家大部分都破墻開店了,開的全是一些特色小店。顧客要買東西的話必須穿過小花壇,跨上一級級的臺階,這也許就是黃樺路的一大特色。現(xiàn)在的黃樺路已經(jīng)成為龍柏新村周圍的一條休閑街了,白天人不多,夜晚才是它的黃金時光。
在黃樺路那漂亮的轉(zhuǎn)彎弧線處,沿線而建的龍柏第一小學,佳信花園、西郊公寓幼兒園、龍柏老年大學、有線電視臺、嘉富蘭苑公寓等建筑,被綠樹深深地環(huán)抱著,真的好似一個寧靜而又高雅的港灣。
走過“港灣”,發(fā)現(xiàn)黃樺路才呈現(xiàn)了它世俗熱鬧的一面。這里嘈雜喧嘩,人聲鼎沸,沿街兩旁全是那種市民們必須天天光顧的小店鋪、菜場、肉鋪、包子店、煎餅攤……民以食為天,再高雅的馬路都必須有一個世俗的市場。
到了紅松路,馬路寬闊起來,街上車水馬龍,人流熙熙攘攘,沿街的高樓大廈大都有玻璃幕墻裝飾,許多大廈的門前都掛有白底黑字的招牌,它們是銀行、證券公司、政府機構(gòu)……不用說,這里是龍柏地區(qū)的中心地帶了。
漫步在紅松路,忽然由靜安寺通向白樟路的57路公共汽車從眼前經(jīng)過,心想,白樟路那又是一條怎樣的馬路呢?吸引人的仍然是路名。是的,這里的馬路沒有多少歷史,但是唯其沒有歷史,只要精心規(guī)劃,像一張白紙就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