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底,昨天跟“飯友團”相約港匯吃飯,感嘆已經(jīng)一年過去了。時間總是自顧自地向前走。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慢,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25歲一過,時間就是飛的了。回頭遙望去年此時,仿佛很近,又仿佛模糊得很。對我來說,這是既動蕩又安逸的一年,這是既痛苦又輕松的一年。還好有親愛的胖胖在身邊。
這一年,我花了一年時間想轉(zhuǎn)行卻始終未能成行。這一年,我放棄了一些機會(從那本財經(jīng)雜志開始),同時,我也被更多的人放棄掉。離開出版社之后,我也時常會懷念那邊的日子,畢竟,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外面的世界很艱辛。離開出版社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做了三個月都不到,很奇怪,人有的時候居然會被自認為是優(yōu)勢的方面否認掉。當然更早地,我就否定了他們。這個時候,我們是該感到可笑、匪夷所思,還是該深刻反思、對自己無限懷疑?或者,問題根本就不在于我自己,壓根就是對方瞎了眼。其實我一無所長吧,或者,我仍舊是個人見人愛的美少女?看來,與其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把什么所謂愛好當職業(yè),遠不如當個飽暖了之后的樂趣,那便不會患得患失,輕松得多。
再后來,我又被招安了。我想,大好的年華不應(yīng)該窩在家里發(fā)酵,之前的三四年已經(jīng)葬送在出版社的夕陽里了。我已經(jīng)再沒有多少日子可以拿來浪費。所以,我就從良了吧。有了工作,才有生活,我才是這個世界生物鏈上的一部分。輕描淡寫之外的艱辛冷暖,自己知道。
招安以后的每一天,上班的日子從地鐵開始。地鐵里放的“晴天日記”之所以矯情,首先表現(xiàn)在地鐵的人流量。哪里有那么寬松的地鐵,能讓矯情的女主人公左顧右盼地鐵里發(fā)生的故事。每次在中山公園2換4,我總會想起那個經(jīng)典的現(xiàn)實批判主義色彩的笑話。確切地說不是笑話,是真實故事:
小學生填空題,( )的人流。答曰:(無痛)的人流。
遙想我們當年,還是很純潔的,我肯定會中規(guī)中矩地填:(擁擠)的人流;(水泄不通)的人流;(摩肩接踵)的人流。屬于我們正當年的那個時代,早就一去不復(fù)返了。在那么擁擠的人流中,你還會有心思去想,擦肩而過之類的遺憾故事么?NEVER。
我穿行在過道里,上下樓梯間,氣喘吁吁地舉步維艱。迎面而來的人流總是比我方的多,至今沒有想明白。心里面全是疲憊、還有罵罵咧咧的沖動。我唯一會去注意的,是擦肩而過的女人們的穿著打扮,我甚至都喪失了看男人的興趣。在地鐵這個空間里,人與人之間無限接近卻又無限遙遠。就如同我與你雖素未謀面,卻親密無間。
最近,我又有習慣性混日子的傾向,這是我的本能。抑制住,必須扼殺掉。我必須時時大力敲醒自己。努力工作,達到BOSS的期望值,超越BOSS的期望值。如何達到,這就是個問題。更何況,超越呢。我只想過沒有壓力的生活,做沒有壓力的工作。如果地球引力也算是一種壓力,那我只愿承受這一種就好。
喝咖啡我喜歡點拿鐵,拿鐵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詞,就像幸福是個很豐潤的詞一樣。
我想擁有的是溫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