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學校里,經常有些流行活動。流行期間,操場上、門廳間、教室里、走廊中,到處都有同學在玩,玩得呀,那真是一個字——“火”!
下課間操了,難得的休閑時光。看,女生們踢起了毽子。毽子在我們學校,每年冬天都會瘋玩一陣子。大的,小的,粗的,細的;漂亮的,新穎的;黃的,藍的,紅的——形態各異,萬紫千紅,在女生們的腳上忽上忽下,左右舞動。花樣也多的是:前踢、后踢、正反踢、左右踢……看得人眼花繚亂。
“鍵子潮”過后,校園暫時風平浪靜。
隨即“跳皮筋”又擠了進來。同學們再次擁進小賣鋪,買回一大把皮筋。這是女生的專利,她們來到開闊地,兩人各在一頭牽著皮筋,一人或多人在中間跳——一只腳落地,另一條腿在后面圍著皮筋繞。兩邊牽著的嘴里念念有詞:
“小火車,嘀嘀嘀,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中間的人一直跳,跳到多少都行。順口溜也可以這樣一直唱下去。
校園流行風好像潮起潮落,永遠沒有結束。
這不,“抓沙包”又被迎來了,那就是五個小沙包,丸子似的,軟軟的,一個小沙包往上拋,同時抓起下面的四個,再接住空中的小沙包,然后是兩個沙包往上拋……如此反復。這需要嫻熟的技巧和高超的隨機應變能力,所謂的眼疾手快是也。愣著干什么?快去買呀,大家一起來,一起來抓小沙包。
校園流行風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讓人應接不暇,讓人回味無窮。
(指導教師 田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