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崗村座落在距廣州市區40多千米的從化市太平鎮東南的沙溪鄉,旁沿沙溪路,北連文閣村。錢崗古村落則位于這個村子的西南部。
古村布局緊湊密集,村子東南西北分別有啟延門、震明門、鎮華門、迎龍門4個門樓和更樓,四面圍墻外水塘、溝渠圍成“護村河塘”。錯落的房屋并不是珠江三角洲大多村莊那樣的梳式結構。村內巷道狹窄曲折,宛如迷宮,唯一一條貫穿南北的主巷——政南巷也并不很通達。
村內現存900多間房屋建筑,有青磚屋、稻殼黃土夯筑的泥屋以及后來的泥磚屋和紅磚屋,以明清時期的磚(泥)木結構瓦房居多。
著名的陸氏廣裕宗祠(廣裕祠)位于村子中部,屬明代遺構,2003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項目獎,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裕祠共三進,兩側回廊,主座木構架,素瓦懸山頂,有北方建筑遺風,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祠堂中具有明顯北方風格的特例。
錢崗村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村里的居民大多姓陸,相傳為南宋末朝宰相陸秀夫的后裔。廣裕祠不僅供奉陸秀夫,陸氏村民還認為陸秀夫是陸賈的傳人。廣裕祠大門的對聯“詩書開越,忠孝傳家”,上聯指西漢陸賈說服南越王趙佗歸漢,下聯謂南宋陸秀夫攜帝投海以盡忠報國。
20世紀80年代后新建的村民住宅主要分布在西北沙溪路沿路和村子的東南部。只有幾個老人留守,錢崗古村幾近成為棄村,近年來古村落里所有建筑均不準拆建及維修,只能保留原狀,建筑物久欠維護,房舍漸見墻崩瓦解,唯頹廢的院垣內萋草盛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