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聞出版總署發出《關于查處“恐怖靈異類”音像制品的通知》。筆者走訪了上海多家音像制品店,發現含有恐怖靈異內容的音像制品仍有出售。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與這些音像制品店抱著“冤魂厲鬼”音像制品不放的行徑相對應的,是一些媒體和社會上對于新聞出版總署“恐怖靈異類”清剿令進行歪曲解讀的聲調,有些出版管理部門也出現了“查禁標準難界定”聲音。
面對“清剿令”百家爭鳴
廣州有媒體評論認為,按照新聞出版總署的“恐怖靈異類”標準“中國經典巨著命運維艱”,擔心起“我們的經典名著《西游記》、《聊齋志異》、《封神榜》等志怪小說將何去何從?”“如果把這樣的音像制品都禁了,那傳統文化該如何傳承?”;有人則認為,“現在這類片子太多了,如果一沾‘鬼怪 ’就封存,那還不斃掉一大批?”擔心起《哈利·波特》、《指環王》、《加勒比海盜》等魔幻題材電影的去留;更有的則擔心新聞出版總署這種的做法將會導致“中國文化產業百花難放”。此外,南京還有一家報紙則混淆了新聞出版總署與廣電總局在音像制品上的管理權限,質疑 “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誰說了算 ”,認為這樣的規定“保護的是未成年人,卻連同成人的權益一并取消了,動作未免過猛”。一時間,各種誤讀誤解的聲音似乎和那些仍然占據著音像貨架的“恐怖靈異類”制品一樣“百花齊放”起來。
正確解讀“清剿令”
其實,只要仔細看一下新聞出版總署的“通知”,這些誤讀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通知規定的所謂“恐怖靈異類”音像制品雖然包含“是指以冤魂厲鬼、異性怪魔等異類非人為形象塑造”的作品,但是,這類作品同時要具備“以追求驚懼恐怖的感官刺激效果為目的”的條件才能歸入要清剿的范圍。《西游記》、《聊齋志異》、《哈利·波特》等雖然也有“靈異怪魔”,但由于不是“以追求驚懼恐怖的感官刺激效果為目的” ,因此并不屬于清剿范圍。同時,一些人之所以誤解了新聞出版總署的“恐怖靈異類”規定,還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通知”中關于“近期,‘恐怖靈異類’音像制品出現回潮的趨勢,此類出版物宣揚恐怖、暴力、殘酷等不良內容,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大背景,和“防止含有恐怖、暴力、殘酷等內容的出版物通過正規出版途徑進入市場,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大前提。也就是說,“傳奇志怪類”作品只要不宣揚“恐怖、暴力、殘酷等不良內容”,不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當然也不在清剿范圍。
只要具備一定出版法規管理知識的人都會發現,新聞出版總署此次發出“恐怖靈異類”清剿令,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法可依的。由國務院公布、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其中之一包含宣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第二十七條也規定出版物(包括音像出版物)“不得含有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根據《解放日報》報道,該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家長對《通知》表示歡迎,認為有益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當地已經出現了“看了鬼片,孩子半夜敲父母們”“說一個人睡害怕,要求和大人睡在一起”的現象。這說明無論從法律還是顯示影響來看,清剿“恐怖靈異類”音像制品都不應該存在制度和心理上的抵觸與障礙。
青島社經銷商年會:重在務實
本刊訊 前不久青島出版社在北京召開了經銷商大會。會上沒有常有的那種大而全的表彰,而是由一線工作人員介紹了新一年具體的策劃、營銷思路。
在新書出版上,青島社提出了幾點新思路,一是走又紅又專的發展思路,即針對社里主打的大眾健康類圖書,在維護好已有產品的基礎上,還要擴充新品種,并將新打造50多個品種的“生活書架”系列圖書。二是在與央視“夕陽紅”欄目合作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擴大與央視的合作,并將開發社科與經管類圖書市場。在少兒圖書方面,除加強原創作品外,還將繼續嘗試引進版圖書的出版。在文學圖書上,將繼續加強日本文學的出版,同時也將嘗試懸疑小說的出版。在教輔圖書上,將尋求更多的合作出版空間,并將與各地經地經銷商合作,根據需要出版地方版本,從而使教輔圖書的運作更加市場化與地域化。另外,青島社還表示要抓住奧運會的契機,做好每年一次的“五月的風“促銷活動,把奧運內容溶入其中。(夕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