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體壇周報》開設的魏紀中專欄,出自他筆端的一系列奧運故事曾經深深吸引了我。在奧運腳步越來越近的今天,新華出版社出版的魏紀中新著《我的體育生涯》,再次深深打動了我。在我看來,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此書不僅是他的自傳和回憶錄,更是鮮活的新中國體育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從第一屆全運會到 “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從女排連奪五連冠到拿下首塊跆拳道金牌,從重返奧運大家庭到兩度申奧……《我的體育生涯》以“我”的只眼,刪繁就簡,再現了新中國體育半個世紀的清晰脈絡。魏紀中在不經意間揭示出,體育,是立體多向度的;新中國體育史,同時也是一部體育政治史、體育經濟史、體育外交史和體育文化史。
1957年,魏紀中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國家體委,從此,一個學法蘭西古典文學的高材生,結下了與中國體育乃至世界體育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不解之緣。從此,他致力于并見證了新中國體育外交的大事小情。從此,中國從最初不為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正式體育組織所承認,到最終拿下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從一窮二白的“東亞病夫”,到成為世界體育強國……這些都與職業體育人魏紀中們發生了或多或少的關聯。回首來時路,年逾七旬的他,將個人際遇完全融進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興衰當中,同喜同悲,幾起幾伏,無怨無悔。
我們知道,運動員在賽場上拿了冠軍,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義勇軍進行曲》高亢奏響,在這萬眾矚目的時刻,面對著鏡頭后面的觀眾,他們激動之余總是會說:“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我的教練,感謝支持我的人們。”其實還有一個重重的感謝應該單列,“感謝那些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魏紀中畢生就是這樣一位“幕后工作者”。看完此書,我更強烈地體會到,原來在場外,在臺下,還有這么多難以想象的錯綜復雜的往事和這么多奉獻者的付出。
俗話說“賽場如戰場”,不過,所謂“戰場”在魏紀中這里卻是別有一層深意了。魏紀中上過的賽場其實為數寥寥,但是他這一生卻一直在經歷著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是通過這么多紛爭和戰斗的參與和親歷,魏紀中體驗、詮釋和豐富了奧林匹克精神,那就是除了努力與拼搏,除了激情與活力,還有兼容并包,還有和平友愛。
如今的魏紀中作為赫赫有名的奧運專家,仍然擔任著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會長、國際排聯副主席、亞奧理事會執委兼體育運動會主席、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執委等國際體育組織的領導職務,仍然活躍在體育舞臺上。因為他對中國體育的卓越貢獻,同行們尊稱他“魏老”。通過此書,我們或許更能掂出這個稱謂非同一般的分量。
《我的體育生涯》
作者:魏紀中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定價: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