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何國俊,少林派心意門掌門人,字秀春,生于1898年。先父13歲時,適逢辛亥革命風暴摧毀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前清宮廷護衛、滿族武將元輔卿,隨著滿清政府的垮臺而離開北京,來到上海設武館以傳授少林武術為生。元輔卿原系少林派心意門掌門人。當時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先父在私塾學習中醫,課余時間拜元輔卿為師,刻苦學練少林武術。數年下來,先父學會了元老師的嫡傳少林武功。
少林派心意門武藝博大精深,除有基本的19套單練拳術套路、19套長短器械套路外,還有貼身靠打、擒拿格斗、中國式摔跤及拳術徒手對練、器械對練等攻防嚴謹的實戰功夫。除此以外,還有舉重、吊環等等。先父經過數年勤學苦練,深得元輔卿老師的器重。元老師因自己年事已高,就立先父為掌門人。
在革命的大浪潮中,先父何國俊為報效祖國,毅然從戎,在國民革命軍中任武術教官,結識了不少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二期的軍官。日長時久,因感到軍閥混戰,割據一方,政治腐敗,魚肉百姓,先父何國俊棄官從醫,成家立業,在上海法租界開設萬春堂中藥鋪,立志懸壺濟世,對窮苦病人義診施藥,并以武會友廣收門徒,傳授少林功夫。
少林派心意門武藝起源于福建泉州莆田南少林寺(河南嵩山少林寺為“北少林寺”),它的拳術套路都是出自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在自然界攫取食物時斗爭的動作精華所組成的短小精悍的攻防拳術套路。如其中的“小黑虎拳”、“劈山拳”、“雀離籠拳”、“大黑虎拳”、“釋門拳”等,都含踢、拿、摔、打等各種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方面的內容。
1937~1945年八年抗戰期間,南京國民政府在上海江灣體育場舉辦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大會組委會聘請先父何國俊以及佟忠義、王子平為舉重、武術、摔跤裁判。當時心意弟子常冠群分別榮獲舉重、摔跤重量級冠軍,心意弟子朱林根分別榮獲舉重、摔跤輕量級冠軍。1950年建國后的第一個建軍節慶祝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上海武警教官朱林根代表上海武警進京慶祝并表演健力美、硬氣功、斗牛。看過表演后,朱德總司令在大會上講話時說:過去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現在中國人站起來了!如朱林根同志這樣的體魄可以稱為“東方大力士”。全場掌聲雷動,從此朱林根“東方大力士”的稱號不脛而走。這些心意弟子的成績和盛譽,使少林派心意門名聲大振。作為少林派掌門人的先父何國俊在文革中仍冒著莫大的風險傳授少林派心意門拳術,他的眾多弟子中學拳最為積極的要數蔡玉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仗著自己家庭成分好自己又是工人,每晚下班后直接到先父家中學練少林拳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武林”園地同樣欣欣向榮、恢復生機。筆者奉命將少林派心意門拳術整編成《少林派心意門拳械錄》奉獻給國家,榮獲上海武術館頒發的貢獻證書,使少林派心意門發揚光大。蔡玉華加入上海市工人武術隊并參加全市、區級武術比賽屢屢奪魁。朱林根攜全家移民阿根廷。1988年上海市徐匯區體委主任徐道明在徐匯體育場為先父、少林派心意門掌門人何國俊慶賀90歲華誕,應邀赴會的有上海黃浦區第一屆區長兼上海市武術協會主席顧留馨、吳式太極拳掌門人馬岳良、自然門掌門人徐文忠、世界級武術裁判徐子彬、上海武術協會秘書長邵善康、上海體育大學教授周士彬、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楊紹虞,還有著名武術家侯守信、于化龍、白云飛等社會名流。盛大的場面,是對先父德高望重的肯定,也更加激勵了我們這些后輩承擔起傳承少林派心意門拳法的責任。蔡玉華風華正茂,業余時間向加拿大、瑞士的外國留學生傳授武術,還接受了瑞士邀請經常出國去向瑞士的“中國功夫”愛好者傳授少林功夫,也有來滬旅游的外國青年到蔡玉華門下拜師學練少林功夫。
2008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舉辦,也正值少林派心意門掌門人何國俊110周年誕辰。值此之際,我們可以告慰先父的是:少林武術,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