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備勢:兩腿并步站立;兩手五指并攏,兩臂直臂貼靠于兩腿外側(cè);挺胸、收腹,目視前方(圖1)。
第一段
(一)童子拜佛
承上。兩腿不動;上體微右轉(zhuǎn);兩臂直臂左右緩慢上抬,掌心向上,當(dāng)兩臂接近抬平時,兩手腕抖挑成立掌;同時,雙眼先隨右手上抬,抖腕時猛擺頭向左前方看(圖2)。隨即,右腳向右后方稍跳退半步,左腳向右腳右后方稍跳插步并同時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時,左掌上抬、內(nèi)收下畫落于右胸側(cè)成立掌,右手下抄上挑經(jīng)體前側(cè)向右上方畫弧亮掌;雙眼隨右手,隨視后在抖腕亮掌的同時擺頭向左(圖3)。
(二)孤拐穿云
承上。身體上挺前沖;左腳向左前跨步支撐身體,右腳面繃平直腿向前上方彈踢;同時,左手下滑挑腕微屈肘上抬,手心向下,右手從右上方向下、經(jīng)體右下方向左前上方提擺畫弧,手背和左掌在頭前上方相拍;然后,右手掌順勢再拍擊右腳腳面;目隨右手(圖4、5)。
(三)餓虎撲食
承上。右腳向前下方落地,左腳上步與右腳并排相距一肩寬,隨上體俯身下壓兩膝屈膝下蹲;同時,兩手掌直臂在身前拍地;目隨雙手(圖6)。
(四)雙踢奎星
承上。抬頭,身體猛然向上挺起;兩腿用力同時蹬地跳起,向左右兩側(cè)直腿彈踢;同時,兩臂經(jīng)體前上舉左右分掌,拍擊腳面,目視前方(圖7)。
(五)國老把盞
承上。身體下落;右腿支撐身體,左腿屈膝上提,腳面繃平內(nèi)扣;同時,右手由上向下、向后再向上畫圈提至頭右上側(cè)成劍指,指尖朝下,左手屈肘內(nèi)收,成握杯手平置于胸前;目視左手(圖8)。隨即,上體直立稍右擰,左手變?nèi)栈刈笱鼈?cè),右手成握杯手緩慢向右前方伸出;目隨右手(圖9)。

(六)哪吒探海
承上。右腿不變,左腿向左后上方緩慢蹬直,腳面繃平;同時,右手變?nèi)栈匮g,左手劍指隨身體前俯之勢向右前方直臂前伸,掌心向右;目隨左手(圖10)。
(七)李仙獨(dú)飲
承上。右腿不變,左腿收回并在體前屈膝上提;同時,左手變?nèi)栈匮鼈?cè),右手端杯隨上體極力后仰舉杯飲酒;仰頭,目視右手(圖11)。
(八)太白貪杯
承上。左腿向左后方落地并屈膝下蹲,右腿前滑伸直成仆步;同時,左手后插,以掌背貼靠左髖部位,右端杯手向右腿方向下落;然后,緩慢向體前收拉,隨重心左移,身體前俯輕輕搖杯,隨即,身體極力后仰,右手舉杯飲酒;目微閉隨視右手(圖12、13、14)。圖15、16與圖13、14相同,重復(fù)3遍。
(九)呂仙讓酒
承上。兩腿稍微前后滑動顫抖;同時,右手端杯上舉由右向左再向右在頭前上方搖動一圈后,向右上側(cè)直臂伸出敬酒,左臂不變;身體極力左轉(zhuǎn)右傾;目隨右手(圖17、18)。
(十)醉仙踏浪
承上。身體極力右傾將失去重心時,上體突然右轉(zhuǎn)并前俯;左腳迅速向右腳右側(cè)上步,腳前掌用力,順身體左傾之勢,右腳再向左腳左側(cè)緩慢上步;當(dāng)左腳迅速向左后方退步落地,右腳再向右后方退步到原來的位置時,身體重心下降,小腹前挺;兩腿稍屈膝成并排;同時,上體極力后仰;左右兩臂隨體擺動完成梅花步后,左手劍指指地,右手端杯仰身飲酒;雙眼在行步時微閉,目視前下方,仰身飲酒時隨視右手(圖19、20、21、22、23)。

(十一)玉兔滾珠
承上。左腳前滑,右腳上步;雙手變掌隨身體前傾前俯之勢向前下方扶按地面;雙腳蹬地;身體勾頭卷屈,肩、背、腰依次著地向前滾翻(圖24、25)。
(十二)臥龍橫江
承上。左、右腳接地后蹬地騰空躍起,右腿提起挺膝向前上方側(cè)踹,左腿屈膝上提內(nèi)扣控腿;同時,左手拳拉回至左胸,右手俯掌向前推擊;隨即,身體側(cè)身直體下落,左腿屈膝內(nèi)扣,右腿微屈膝盤于左腿上成剪狀;左、右掌和兩小臂內(nèi)側(cè)同時著地;目視右上方(圖26、27、28)。
(十三)金絞剪
承上。兩手推地使上體抬起;右腿屈膝后掃,左腿挺膝前伸,然后,左腳尖勾緊快速屈膝回收勾掛,右腳外沿猛然用力向前上方鏟擊;目視右前方(圖29、30)。
(十四)烏龍絞柱
承上。右腿下落向前、向左平掃;上身順勢后仰;左手不變,右手右擺(圖31、32)。隨即,右腿繼續(xù)從左向右后上方擺掃,左腿即從右向前、向左、向后上方掃擺,兩腿在上相絞;上身隨勢倒立疊起,以右肩著地,左掌屈肘扶撐于頭前地面(圖33、34、35)。然后,兩臂推地伸直;屈腰;兩腿隨之下落(圖36)。
(十五)毒蛇吐芯
承上。右腳先落地支撐身體,左腿配合上體后仰后倒之勢向前上方挺膝點(diǎn)擊;同時,兩手用力推地后向胸前握拳抱緊;目視前上方(圖37、38)。

第二段
(十六)倒卷簾
承上。左腿下落與右腿并攏伸直;兩臂左右自然分開(圖39)。隨即,兩腿向上、向后折翻;兩臂屈肘,兩手在頭兩側(cè)扶按;當(dāng)雙腿翻至胸腹、大、小腿依次接觸地面后,兩小腿挺膝上彈,身體上頂;兩手猛力推撐地面使身體反卷而起(圖40、41、42、43)。
(十七)穿心腳
承上。身體右轉(zhuǎn)并前俯;左腳向右腳右后方繞步落地并屈膝微蹲;右手拳護(hù)于左下頜部位,左手立掌向左上方推擊(圖44)。隨即,身體迅速右擰180°,右手掌指直插前方,指尖向前,左手立掌護(hù)于右肘關(guān)節(jié)處,左腿支撐身體,右腿腳尖隨體快速向前點(diǎn)擊;目視前方(圖45)。
(十八)反打金鐘
承上。右腳下落,兩腿成半馬步;重心下降,上體前俯;左手立掌護(hù)于右胸,右掌指尖向內(nèi)、向下畫弧后向右下方直臂下插;目視上方(圖46)。隨即,身體猛然立起右傾,右鳳眼拳內(nèi)收上提畫弧,再向前上方彈打,左拳變掌,下按后再變?nèi)栈匮鼈?cè);然后,右手拳收回右胸側(cè),拳心向下,同時,左肘隨身體左傾,突然向左撞擊;目視左前方(圖47、48)。
(十九)舉杯邀月
承上。以左腿為軸支撐身體,右腿稍屈膝上提,隨身體原地左轉(zhuǎn)一周多(450°),平擺落地,兩腳并排;左手劍指向下斜撐,右端杯手舉杯仰飲;仰頭,目微閉(圖49)。
(二十)醉仙踏浪
承上。上體右轉(zhuǎn);左腳向前上步;上體左轉(zhuǎn);右腳向前上步;兩臂隨體搖擺;目微閉俯視前下方(圖50、51、52、53)。
(二十一)蛟龍舞浪
承上。身體稍左轉(zhuǎn),面向正前方,上體直立,微前傾;兩腳前滑后右腿支撐身體,左腿屈膝上提;同時,兩臂直臂上舉;目視前方(圖54)。隨即,右腳蹬地向前踏跳,左腳向前上步;身體前傾、前俯;左手微向右、右手微向左呈交叉狀在體前下方直臂并排按地;雙腳蹬地上翻;隨身體右擰,使雙腳并排正面下落;然后,兩臂迅速向上、向后振擺;兩腳蹬地跳起上擺;抬頭、挺胸、展髖,身體騰空極力后仰(圖55、56、57、58)。隨身體繼續(xù)后仰翻騰,兩腿后擺,兩掌直臂撐地成倒立后,雙腿自然下落(圖59、60)。

(二十二)倒反天門
承上。兩臂直臂向前、向上、向后擺動;同時,兩腳蹬地跳起從體上迅速后翻;身體騰空后仰成反弓形;至翻過中線后,兩手抱膝,弓腰收腹,兩腿順勢落地并自然下蹲;兩手拍地;目視前下方(圖61、62)。
(二十三)魚躍龍門
承上。左腿退步;上體左轉(zhuǎn)90°上挺前傾;雙腳蹬地使身體向前上方躍出;同時,兩臂上舉前伸(圖63、64)。隨身體下落,兩臂屈肘下按,低頭、含胸、收腹,依次以背、腰、臀部位著地前滾;兩臂自然隨身擺動(圖65、66、67)。
(二十四)鐵板析橋
承上。左、右兩腿落地后迅速向前各跨一大步并同時屈膝用腳面貼地向前滑動;上體由前沖猛向后仰,反跌仰臥;同時,兩手掌向左右兩側(cè)分掌扶地,手心朝下;眼望前上方(圖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