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49008;銀蛇翻身(1)
接上勢,身體左轉,左腿向左方撤去,腳掌落地后屈膝,右腿在右挺直,成左弓右箭步;隨轉身右手持劍向左劃去,劍尖向左方,左手扶在右手腕處;兩眼向左后方看(圖31)。
【要點】此時只是腰部帶動,身體向左轉去,劍向后甩。
【方向】面向東南方。
銀蛇翻身(2)
接上勢,身體右轉,重心右移,右腿屈膝成弓步,左腿在后挺直成箭步;同時,右手持劍從身體左側向右上方撩起,劍尖向右前方,劍刃分上下;左手劍指向前,眼向前看(圖32)。
【要點】身體在腰部帶動下向右轉身,是右弓左箭步。右手劍向右上翻滾,上撩劍。
【方向】此時身體微向西北,頭臉向正西方。
第五小段:猴形劍
20#1049008;仙人指路
接上勢,兩腿站立的姿勢不變,右手劍從上向下翻滾斬下,劍尖向前,劍刃分上下;左手劍指向前方,臉向西方,眼向前看(圖33)。
【要點】右手劍從上向下滾翻,劍尖仍向前;左手劍指向前指戳出去。
【方向】面向西方。
21#1049008;金猴刺目
接上勢,身體重心前移,左腿提起,膝蓋上貫,成右獨立勢。同時,右手持劍從下向前向上刺出,左手也向右手腕處靠去,頭臉向前方,眼向前看(圖34)。
【要點】這是用滾下的劍再向前上方戳出,直擊敵人的眼睛。

【方向】面向西方。
22#1049008;金猴開門
接上勢,身體重心后移,左腳向后落地,右腳用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從上向左向下劃來,到身體右側停止,左手劍指在身體左側,兩眼向正前方看(圖35)。
【要點】此是以退為進的招式。身體向后坐,成右虛步,右手劍從上向下撥格,可以劃開敵人的來劍。
【方向】仍然面向西方。
23#1049008;白猿獻果
接上勢,左腳再向前上半步,腳掌落地,五趾抓地,與右腳一起成并步;然后右膝提起上貫成左獨立勢。右手劍向前方斜刺去,劍尖微向前上方,劍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前,與右手放在一起,劍指扶在右手腕處;眼向右手劍尖前視(圖36)。
【要點】兩腿成獨立勢狀態,腰部挺力;手部出劍形成肩催肘、肘催手;勁力一定要直到劍尖。
【方向】此時面向西方向。
第六小段:龍形劍
24#1049008;撥云見日(龍形三劍)
(1)接上勢,左腳原地不動;右腳向前上一步,要超過左腳,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在右腳上步的同時,右手劍從左向上——向右——向下在身體右側畫一小圈,仍然劍尖向前刺;左手在右手畫圓時也向左從里向外畫圓,掌心向外,停在身體左側,眼視前方(圖37)。
(2)然后右腳原地不動,左腳向前上一步,要超過右腳,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同時,左手在身體左部面前畫一小圓;(圖38);
左腳原地不動,右腳再向前上一步,要超過左腳,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同時右手劍也在身體右面畫一大圓,劍尖仍然向前刺;左手在身體左面畫一圓,然后向左擺去;眼向前視(圖39)。
(3)接上勢,右腳原地不動,左腳繼續向前上一步,要超過右腳,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同時右手劍隨左腳上步的同時還要在身體右面畫一圓圈,劍尖仍然向前刺;左手同時也從里向外向左畫圓,然后向左擺去,眼向前視(圖40)。
【要點】此勢其實就是“撥云見日”,也是龍形連環三劍,即每上一步,向前刺一劍;兩手各在身體兩旁畫圓,是兩臂運轉、肩部發力;但是在練習此劍的時候,要眼隨劍轉,劍隨手轉,手腳一致,即右腳每走一步,向前刺出一劍;左腳每上一步,左手劍指在身體左面畫一大圓。
【方向】此時面部要向西方。
25#1049008;青龍探海
接上勢,龍形三劍劃完,右腳向前進一步,然后腿部直立,重心在右腿;左腿提膝上貫,左腳上提,站成右腿獨立式;右手劍從上向右下方刺去,劍尖微微向下刺向地面;左手劍指高抬,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劍指向右下方;眼向右手劍尖視去(圖41)。
【要點】探海勢,是纏繞敵人來劍,然后乘機向下刺擊敵人的劍法。右肩下沉,右臂用力,身體形成左高右低之傾斜勢。右肩下沉,氣力催肘,肘催手,然后手腕用力劍尖下刺。
【方向】此時面部向西北方。
26#1049008;烏龍擺尾
接上勢,左腳向右腿后落下,兩腿成交叉步,即右腿在前在外,腳掌向右方,腳心斜向左前方,左腿在后在內,腳掌向前,腳心向右;右手劍向身后掃去,劍刃分前后,劍尖微向右下方隨即上挑,劍尖向上,劍刃分左右;左手劍指隨身體向右擰轉高置頭部左上方,劍指向右方,虎口在右,毛心向前;眼看右手劍尖(圖42)。
【要點】身體后移,左腿后插,兩腿成剪子股式;右手掃劍手腕用力;左手在劍向后掃的同時也向左上方展去,兩手形成對稱力。

【方向】此時面向右后方。
第七小段:虎形劍
27#1049008;猛虎出洞
接上勢,左腳向左前方進一步,腳掌落地后屈膝成弓步;右腿在后挺直,腳掌原地不動,成左弓右箭步。同時,右手持劍從后向左前方裹削;左手劍指也是從左外向里裹,當兩手遇到一起時,左掌掌心向右,虎口在上,五指自然揸開向前,用掌根抵住右手掌根處,兩手一齊用力,向左前方推擊去;眼看左前方(圖43)。
【要點】這是合勁,左掌向前,虎口在右,五指自然揸開向上翹起;右手仍然握住劍柄,劍尖向右上方,劍刃向前后,斜形掃削敵人。兩臂要夾,兩肘要貼肋,胸部要含。
【方向】此時面部向西南方。
28#1049008;虎尋食
接上勢,以左腳為支撐點,右腳向前,用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雙手握劍從右向左劃來,仍然是劍尖向前,劍刃向左右;眼看劍尖前方(圖44)。
【要點】右虛步,雙手持劍,向前撥劍,像尋找食物一樣。
【方向】此時仍然是面向西方。
29#1049008;猛虎抱頭
(1)接上勢,以左腿為支撐,身體后坐,重心在左腿,右腿提起成左獨立式;同時,右手劍從前抽回從下向上刺,劍尖斜向上,劍刃分左右;左手劍指扶在右手根處,掌心向著右手,虎口在里,五指自然揸開向上;眼向前看(圖45)。
【要點】兩小臂要豎,臂部不能太直;兩手不得高過嘴部。
【方向】此時面部已經又向西方向了。
30#1049008;猛虎擺尾(1)
接前勢,左腳在前不動;右腿向后伸,腳在身體背后落地,落地后腳前掌前勾,五趾抓地;同時,右手劍向身體右后方掃去,劍尖向下,劍刃分前后;左手劍指向左上方揮去,掌心向下,劍指向左上方;眼向右下方視去(圖46)。
虎擺尾(2)
然后右腳原地不動,左腳向身后插去,腳掌落地后成叉步;右手劍從后向前上方畫去,劍尖向上,劍刃分前后;左手劍指從左上方向懷中收回,與右手相合,眼向右前方看(圖47)。
虎擺尾(3)

然后,右腳再向身后插去,在身體背后落地,落地后腳前掌前勾,五趾抓地;同時,右手劍向身體右后方掃去,劍尖向下,劍刃分前后;左手劍指向左上方揮去,掌心向下,劍指向左上方;眼向右下方看(圖48)。
【要點】此勢也是連環三劍,與前龍形三劍相對稱,只是龍形三劍是向前,而虎擺尾三劍是向后退而已。不管哪一腿屈膝成弓步,另一腿下刺成箭步,重心都要在兩腿之間;右臂要伸直,劍尖向下;左臂也伸直,劍指向上,兩臂形成對稱性發力。
【方向】此時頭面已經向東方了。
第八小段:鷹形劍
31#1049008;蒼鷹展翅
接上勢,左腳原地站立不動,身體重心前移;右腳向前方提起,提膝上貫,腳掌要平,成左獨立式;右臂從后向前向上運去,右手劍在外;左臂也從左前上方向胸前回運,左手在里;當兩手相交后再分別向左右展開,兩手略高于兩肩;左手成掌,掌心向上,虎口在外,五指自然揸開向左方;右手劍尖向右外,虎口也向外,手心向上;眼向前看(圖49)。
【要點】此勢由前式的合式又轉為展式,一定要開合有度,伸縮自然,兩臂展開要舒展、開放,肘尖有微微下垂之意境。
【方向】此時面部向正西方了。

32#1049008;雄鷹登枝
接上勢,身體重心移向左腿,左腿直立,五趾抓地;右腳提起屈膝成勾腿,腳掌向左,腳心向左前方成右斜蹬式;同時,右手在右方向里翻腕,手心向外,虎口在里,劍翻成刃分上下,手臂挺直,劍尖向左方;左臂向前伸去,成掌心向上,虎口在外,五指自然揸開向前成托掌式,眼向左掌前視(圖50)。
【要點】左掌有上托之力,右手劍翻手有向外擰裹勁;右腳有斜蹬勁。
【方向】此時已經面向西南方了。
第九小段:鷂形劍
33#1049008;鷂子入林
接上勢,右腳向前落地,腳掌踏實后;再上左腳,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右腳支撐,腿部稍微彎曲;左手成掌從下向上抬起,雙手持劍從右上方向右外運轉去,再從右外向身體右側正好畫一圓圈以后,再向左前方刺去,劍尖向前,劍刃分上下;眼向劍尖前看(圖51)。
【要點】此動多練化勁,雙臂互動,腰部帶動,雙肩運轉,雙臂纏繞。但出劍要迅猛、疾快。
【方向】此時面部向西南方向。
34#1049008;鷂子鉆天
接上勢,左腳原地不動,五趾抓地抓牢以后,右腳跟上與左腳并齊成并步,兩腳掌均向前;同時,左手從上往下按下,掌心向下,虎口在里,五指自然揸開向右;右手劍向前成豎劍向下刺去,劍尖向下,劍刃分左右;眼看右手劍尖(圖52)。
【要點】左手下按要有力度;右手劍上刺,手腕要有螺旋勁。兩肩垂下,兩臂內裹,兩手抱劍,手臂微微下垂,持劍尖向下,身體成蹲猴狀態。
【方向】此時面部是向正西方。
35#1049008;鷂子入地
接上勢,左腳先向后退一步,落地后五趾抓地抓牢后,右腳也從前向后退一步,與左腳并齊,兩腳掌均向前成并步;然后左手劍指搭在右手上,掌心向下,虎口在右;右手劍由原劍尖向上,翻轉右手腕成劍尖向下刺,持劍的右手虎口在下,反手刺劍,劍尖向地;眼看右手(圖52)。
【要點】兩手上下翻轉要對稱,左肘尖下垂貼左胸部,右手反手持劍,右小臂由外向里擰裹,肘尖外翻。
【方向】此時面部已經向西。
第十小段:熊形劍
36.熊入洞(寶劍入鞘)
接上勢,先退左腳,腳掌落地后抓實,屈膝成左弓步;再退右腳,一直退向左腳后,腳掌落地后右腿在后挺直成箭步;左手向右腮旁護去,掌心向外,虎口在里,五指自然揸開向上;右手持劍從前向身體左旁后面插去,劍要向左胯旁插,劍尖向地,劍刃分上下;眼仍向前看(圖53)。
【要點】此為退步防守劍,是防止背后敵人從后摟抱我,我用劍尖從左腋下向左后刺去;所以,左肘要貼身;右臂屈肘,肘尖向前,全身要裹縮,兩肩要扣,兩臂要裹抱,劍向后插猶如寶劍入鞘一樣所以又叫“寶劍入鞘”,此式雖然自然、安詳,但內中暗藏殺機。
【方向】面部向左后。
37#1049008;熊出洞(寶劍出鞘)
接上勢,左腳繼續向后退一步,右腳在前不動;右腿屈膝成右腿弓步,左腿在后挺直成左箭步;然后右手持劍從身體左側向右上方甩出,劍尖指向右上方;同時,左手劍指向左下方往身后甩去,一直到身體左后方,掌心向下,虎口在里,五指自然揸開;眼看右上方(圖54)。
【要點】這是有進有退的式子,看似左退,實是右進(劍進);左手后甩,右手劍上甩,劍刃斜向右上方削去,有展放勁。
【方向】此時面部已經向西北方。

38.橫掃千軍(1)
接上勢,身體站立姿勢不變,只是右手持劍翻腕,把劍刃轉一下;劍尖仍然向前方,只是劍刃翻個個(圖55)。然后身體向左轉去,重心向左移去;轉成左弓右箭步。在腰部帶動下連手臂和劍一齊向左面橫掃過去,一直掃到身體的左面(東方),猶如橫掃前面及身體左面的敵人一樣,眼隨劍看,劍尖向左方;眼向左方看去(圖56)。
【要點】右手持劍,腰部擰轉,身腰要活,轉身速度要疾快,此劍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在掃劍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方向】此時面部已經轉向東方了。
39#1049008;橫空出世
接上勢身體向右轉,成右膝屈膝,呈右弓左箭步;右手持劍從左向上翻腕呈劍在前面向上,高舉過頭頂;左手劍指靠向右小臂處;眼向正前方看(南方)(圖57)。
【要點】兩手抱劍,兩臂成環形,兩肘尖外頂,要含胸。
【方向】此時面部已經向左(東)方了。
40#1049008;指南針
接上勢,身體重心左移,轉成面部正對南方,兩腿均彎曲成馬襠步;左腳腳掌向前,右腳也轉成腳掌向前,兩腳站立的距離比兩肩稍寬;兩臂屈臂,臂部放平,兩手抱劍,劍尖向前方,劍托在右手;左手抱劍在外,雙手抱拳問禮,兩臂抱成半圓形立在胸前;眼看正前方(圖58)。
【要點】兩手抱劍,兩臂相環形成半圓,臂部要平,胸部要含。
【方向】此時面部仍是向正南方。
41#1049008;抱劍問禮
(1)接上勢,身體蹲成馬襠步不變,左手從右手中把劍接過去;然后兩手分別從前向下、向身后劃去;左手持劍落在左胯旁,劍尖向左上方;右手落在右胯旁,掌心向里,虎口向前,眼向正前方看去(圖59)。
(2)接上式,身體姿勢不變。兩手分別再從身體兩旁向后畫圈,再向身體前面一齊抱去;左手握劍在外,右手在里,用掌抱住左拳拳面,虎口向左;眼向正前方看去(圖59)。
【要點】同上。
【方向】同上。
收勢還原
接上勢,上身姿勢不動,雙手分別從身體前分開;然后再從身體左右兩側向下——向后——向上——向前在身體兩側畫一大圓后向前抱去;同時,左腿向右腿靠去,左腳與右腳并齊,成立正姿勢(圖60)。
然后,兩手再分別從上向下按下;左手持劍,虎口在下,劍脊貼在左小臂陰面,劍尖向上。右手收掌,虎口在前,掌心向里,五指自然揸開向胯部貼去;眼視正前(南)方(圖61)。

【要點】同前起始相同,只是凝神守息,待氣息平穩以后再結束。
【方向】同上。
全套劍法結束。
(示范/于秀梅 攝影/周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