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戰術,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為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戰勝對手而采取的計謀和行動,它由戰術觀念、戰術指導思想、戰術意識、戰術知識、戰術形式和戰術行動等構成。散打的戰術指導思想是在戰術觀念影響下,基于對戰術規律認識基礎之上,根據比賽具體情況提出的戰術運用的活動準則,它決定了戰術形式的采用和戰術行動的執行,是戰術活動的核心。采用的戰術是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取決于散打戰術指導思想正確與否。
一、散打的戰術指導思想
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古代武術吸收了母體文化的時代精華和思想精髓,又因古代武術作為一種技擊術與軍事戰爭同屬于攻擊性文化形態,其戰術思想因此與兵法謀略有著共同的規律。源于武術的散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現代的競技運動項目,關于散打的戰術指導思想我們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1.依據軍事兵法謀略的思想確定散打戰術基本指導思想
先秦諸子百家,兵家位列其中,《孫子兵法》也被譽為“兵家圣典”、“中國古代第一兵書”。中國古代武術與中國軍事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兩者最基本的統一在技擊,即采用各種方法達到戰勝對手的目的。因此,散打運動員將用于戰爭的一切制勝的戰略戰術、方法、措施運用到散打運動當中,一定能夠獲得很大的收益。
我們談一下來自兵法的“敢打必勝,勇氣為先”這一戰術指導思想在散打中的運用。
兩兵相遇,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渡倭秩g秘訣》中說:“欲學技擊必須破生死關?!薄渡倭纸皇衷E》中有:“一虎能勝十人膽,臨敵要有十虎勇,一人膽大百人怕,孤將勇猛萬夫驚?!边@些記載說明,膽小如鼠,一上場就畏手畏腳怕傷怕痛,甚至一見血或見對方的氣勢就六神無主的人,是不能與之論及技擊的。同樣,散打運動員只有在戰略上蔑視敵人,絕對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對手,才能正確運用戰術形式,發揮自己的長處,即使在失利的情形下,也要堅持信念,力挽狂瀾,拼搏到底,以求一線生機?!案掖虮貏伲職鉃榍啊边@一戰術指導思想就是要求散打運動員要勇往直前,死拼到底,這也是散打運動員意志力的表現。
2.依據拳法陰陽說確定散打戰術指導思想
《周易》概括了陰陽既矛盾對立又和諧統一的規律,精辟地稱之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武術人基于對這個普遍規律的認識,將“道”改為“拳”,稱之為“一陰一陽之謂拳”,認為陰陽是武術運動的規律。武術以技擊為主要內容,進攻與防守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對矛盾。比賽中有些運動員一味地講究進攻而不顧防守,有的則單純防守而不講進攻,結果使攻防失調,顧此失彼。彼此也屬于陰陽范疇?!秾O子謀攻》中說:“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因此,散打運動員需要在戰前了解對手的優勢、劣勢所在,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戰略,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在比賽中運動員要分清對方的攻與守,攻擊后要注意自我的防守,在防守時要爭取打反擊。虛實也是拳法陰陽說中的一對矛盾,它講究“因勢制宜”,根據形勢的變化虛可變實、實可變虛。散打運動員面對對手的進攻應該避實擊虛,如果對手虛中有實則使實變虛、虛實相應,在比賽中要貫徹“明了攻守,攻防兼顧;分明虛實,虛實相生”的戰術指導思想,在瞬息萬變的對抗中保持攻防的合理節奏。
3.依據比賽目的的外在表現確定散打戰術指導思想
散打運動員參加比賽的目的就是戰勝對手,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散打運動員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制定可行有效的戰術方案并付諸行動。從散打運動的外在表現來看,這些行動應當表現為“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狀態。一個散打運動員如果在比賽中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何談技術的發揮和戰術的運用?比賽中在雙方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散打運動員應將已經獲得的技能、體能、心能和智能,在比賽中優化地進行綜合運用,爭取主動權,使對手喪失自信心,進而取得比賽的勝利?!爸迫硕恢朴谌恕?,就是運動員在比賽中要設法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集中我力,分散敵力,此謂善戰也。運動員如果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在比賽場上就會積極主動、越戰越勇、超水平發揮,令對手步步后退,四面楚歌?!爸迫硕恢朴谌恕边€包括“先發制人”的思想,這一散打戰術指導思想必須貫穿比賽始終。
4.依據比賽的過程確定散打戰術指導思想
散打比賽采用三局兩勝制,每局凈打2分鐘,局間休息1分鐘。由規則我們可以看出,散打比賽是打與息交替的過程,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統一的過程,這為戰術指導思想的確定提供了依據。認真看過散打比賽的人都知道,第一局相對于后面較不激烈,第二局很激烈,第三局很精彩。在第一局比賽中運動員為了了解對手的情況做試探性進攻和防守,不做多余的動作以保存體力,而局間休息時則分析與重新制定戰術。在第二局比賽中運動員都會揚長避短,爭取主動權,打得不亦樂乎。在第三局比賽中一方運動員將技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另一方則處處被動。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正常比賽的總體節奏應該是由慢到快再到又穩又快。當然,這一節奏根據具體情況在一局當中也可以實現。總之,這一戰術指導思想是從宏觀上做到穩、快、再穩、再快。
二、散打戰術指導思想的運用
以上對散打戰術指導思想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指導運動員根據對方的特殊情形(設定除研究的情況外運動員的其他條件相差不大)在綜合分析后做出正確的戰術選擇。根據雙方運動員的形態和技能的不同,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散打戰術指導思想的運用進行分析。
1.在散打比賽中,同級別運動員的身高懸殊大時,運用戰術指導思想就可以輕松地選擇戰術形式。遇到高大的對手時,我們的戰術形式和行動應分四步:第一步,“勇氣為先,敢打必勝”。在心理上我要贏他,氣勢上壓倒對方,找準機會,集中力量使對方受到重創。第二步,“明了攻守,攻防兼顧;分明虛實,虛實相生”。一方面判斷對方的動作是攻是守,據此做出是打防守反擊還是打強攻或多點的戰術,自己的進攻意圖不能暴露(除佯攻戰術外),使對方分不清自己的虛實,以此迷惑對手。第三步,“制人而不制于人”。遇到對方身高高于自己時,運用控制原理逼近對方使其失去有效的打擊距離,對方自然無法施展長臂和長腿的威力,進而采用過肩摔技術,使對方處于被動狀態。第四步,“做到穩、快、再穩、再快”。要求運動員嚴格控制自己的進攻節奏,先穩住自己的心理,不能急躁,對對方的情況做深入的分析后,抓住機會快速進攻,并將自己的體力合理分配到每一局。
2.同級別運動員的技能差別大,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的戰術行動同樣采取以上四步驟。需要說明的是,如果自己的技能差于對方很多,那自然要輸掉比賽。如果自己的技能優于對手,那自己的膽量會更大,一定要防止出現“物極必反”。這種情形下容易控制對方,易于打出自己的特長,爭得主動權,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加快進攻的速度和比賽的節奏,抓住機會KO對方,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使比賽更加精彩。
3.同級別的運動員勢均力敵,比賽時需要處處小心,一不注意就會失利和被動。這樣的比賽想要取得勝利非常困難,各種戰術指導思想必須交叉和綜合運用。例如,當對手的動作力量大、正面攻擊火力強或者當對手集中注意力進行正面防守時,運動員應當采用迂回戰術,向左右兩側移動步子,這樣既可以避實擊虛,又可以制造戰機、爭取主動。這也是增加勇氣的過程。每一個運動員都有長處和短處,只不過有的運動員優點多一點,有的運動員缺點多一點罷了。運動員可以根據“制人而不制于人”這一戰術指導思想選用制長戰術和制短戰術。比如對手的防摔能力差,那么運動員就采用強攻戰術近身使用摔法。又如對手的體力差,那么運動員就不能虎頭蛇尾,應該合理分配體力打持久戰,消耗對方的體力。再如對手的心理素質差,那么運動員就可以虛實相生采用佯攻戰術分散對手的注意力,或者故意漏出破綻造成對方的錯覺。
4.隨著各個民族的文化交流,不同國家的搏擊運動員之間進行著武藝的切磋。在國內比賽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同級別的運動員出現在同一競技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級別的運動員面對大級別的運動員時,第一要樹立自信心,相信通過智力的較量可以取勝。第二,不要強攻硬拼,可采用迂回戰術消耗對手的體力,找準機會利用規則贏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