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汽車以40%以上增幅拉動的中國汽車市場,其后市場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風險和弊病?
2007年3月北京農展館,時隔一年,記者發現曾在第四屆中國汽車用品展上由姚明代言的長虹佳華GPS等一些知名GPS蹤跡難覓,就連以前那些熟悉的面孔也大多改顏,難道方興未艾的GPS如此之快就沒落了?由此也引發了記者對中國汽車后市場的思考:對世界汽車以40%以上增幅拉動的中國汽車市場,其后市場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寧中國每年100萬輛產銷增量和近4000萬輛汽車保有量的汽車市場背后的汽車后市場究竟隱藏著多大的商機和風險?
不為人知的誘惑
中國的汽車產銷數據有專門的權威部門做統計,但是對于汽車后市場卻很少有這樣的專業統計分析,但是市場中“買車容易養車難”的聲音卻時常聽到,其中汽車后市場的支出占據了絕大部分。到底這部分市場有多大?又由哪些部分構成?
因為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汽車用品行業并沒有一個十分科學的市場界定,中國家發改委中國汽車設備管理協會(以下簡稱發改委中設協)汽車用品及改裝技術中心主任謝宇將之簡要地分為汽車基本用品、汽車裝飾、汽車養護、汽車電子和汽車改裝五大行業。
據發改委中設協的統計分析,目前整個汽車用品行業的各產品段都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其中汽車電子的增幅達到30%,尤其是GPS在2008年預計將達到300%的增長,即使增長最緩慢的汽車改裝也有超過15%的增幅。由此可見,汽車后市場的發展和整車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前景更為可觀。
目前,我國汽車用品生產企業已經達到14000~15000家,經銷企業已經達到28000多家,每年的新品推出量在2500個系列以上。可以說,汽車用品市場規模空前擴張、增速驚人。發改委中設協預測,到2015年我國的汽車用品行業市場總量將達到5000億。而從利潤率來看,汽車用品行業因不透明等原因使得其利潤率普遍較高,由此其前景十分誘人,也難怪每天有7個新品推出和近100家企業誕生了,盡管也許有更多的產品和企業在市場中死去。
餡餅還是陷阱?
到底長虹佳華哪去了?最后,主辦方告訴《汽車觀察》記者,去年雄心勃勃的佳華在投資上億適應不了市場之后已經退出。同時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中GPS廠家更換了一批,但是GPS卻更火了,參展企業由去年17家變為今年參展的50多家,只不過因為今年參展商的猛增反而顯不出來了。
是什么誘惑了佳華?專家預言,中國汽車導航市場有望催生數百億元商機,而這還是保守估計,這也是為什么長虹佳華當初打算投資幾個億來做大這塊業務的基本原因。但是等待長虹佳華的卻是GPS發展初期的陷阱,而預期的餡餅卻沒有享受到。
“長虹佳華的案例表明,GPS市場乃至整個汽車后市場有自己特殊性。企業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反而是那些中等規模的企業生存得很好。包括GPS在內的汽車后市場剛剛起步,還存在不少弊病,利潤很大,風險也很大,對廠家而言,在市場中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謝宇告訴《汽車觀察》記者,“通過對參展商參展的參展目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大多數汽車用品企業以‘生存’為第一目的,還沒有建立穩固的市場基礎。”
(數據主要來源:國家發改委中國汽車設備管理協會)
國家發改委中設協汽車用品及改裝技術中心主任:謝宇
通過中心對企業參展情況的調查顯示:汽車用品市場增長迅速、競爭日益激烈、產品良莠不齊、行業缺乏標準、消費意識不成熟,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行業組織、行業標準、市場秩序、產品質量、行業品牌。
汽車用品:私家車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意識不成熟,汽車用品與汽車改裝消費還沒有真正普及到大眾之中;產品出口大于內銷,我國需求潛力很大但大眾的消費意識有待提高。
汽車裝飾:產品時尚和實用并重,兩季產品和膜類產品占據了主要份額,市場總量達到700~800億,其中膜類市場每年增長近100億,以17.8%的年增長率迅速擴張。目前,陶瓷膜正逐漸取代金屬膜成為主流,環保健康時尚的汽車精品成為主流。但是其消費依然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裝飾產品企業數量多、規模差,營銷意識和營銷模式有待提高。
汽車電子:GPS、防盜器、車載影音三大焦點行業發展迅速,盡管市場增長快但營銷遇瓶頸。GPS去年銷量80萬臺,品牌超過200個,2008年車載導航市場將呈4倍增長達到200~300萬臺。目前全國有200萬輛左右的音響改裝汽車,整個影音后裝市場的份額有140個億,每年的增長率在20%左右。
汽車養護:產品將不斷延伸、不斷豐富,技術含量的高端產品不斷推出,產品的應用注重車主自行操作。
汽車改裝:國內汽車改裝市場2007年的總量在13~15億左右,企業數量在80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華北、華南。目前改裝用品的市場份額為10億左右,而市場的真正的需求應該是在200億左右。作為改裝的焦點行業,疝氣燈每年市場增長25%,其中前裝市場占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