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汽車觀察》雜志和清華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發起的“愛我中國車”自主品牌汽車年度車型評選活動,開了國內汽車評選的先河,經過2006年和2007年兩屆評選,以其專業性、權威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它見證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每一個進步,也向公眾展示了自主品牌汽車的最佳陣容。
經過幾年來在技術、品牌和市場方面的積累,自主品牌汽車已站穩腳跟,并且“墻里開花墻外香”,出口連連報捷,但隨著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汽車在戰略和市場策略上的調整,雙方開始進入短兵相接階段,在2007年的市場競爭中達到白熱化,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開始下滑。2008年自主品牌汽車仍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價格戰不得不打,與合資品牌之間的品牌之爭能否勢均力敵,技術創新能否獲得市場認可?這些都是自主品牌汽車在20O8年需要突破的關鍵點。
而這,也是我們的評選活動所邀請的所有顧問和評委所最關注的。
在前兩屆評選的經驗基礎上,本次評選,我們的評選專家團隊伍更顯壯大。美中汽車交流協會的加入,讓我們的專家團中,增加了一些海歸。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和經驗,必將使本次評選更顯客觀和公正,也更能全面的審視自主品牌一年來的發展歷程。
精彩已經揭幕,懸念還需等待。讓我們共同期待專家團用他們嚴謹而睿智的眼光,為我們在2008年底揭開自主品牌發展最華麗的一幕。
趙航
1955年出生,大學學歷
畢業后曾任解放軍運輸工程學院教員
1987年10月調至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工作,歷任部門領導、主任助理、副主任、黨委書記等
2000年6月至今任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自主品牌汽車的總體安全水平尚不高,但起點已經很高了。隨著我國自主品牌車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整體技術水平迅速提高,通過對已經進行的自主品牌車測試也看出,自主品牌車在車身結構、乘員保護等方面都采用了國際上較為成熟、先進的技術,安全性能在提高?!?/p>
付于武
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曾擔任中國一汽哈爾濱變速箱廠第一副廠長兼總工程師
曾任哈爾濱汽車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現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這些年來我國在自主品牌開發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又是相當大的,總體上表現為自主品牌開發不強,低、中、高檔自主品牌開發能力成反比,產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在中、高檔產品方面,特別是轎車領域還很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郭孔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吉林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汽車動態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汽車業的出路就是應主動爭取雙贏平等的合資和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形成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通過創造品牌,造就人才,進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實現從“裝備制造本土化”向“開發本土化”與“知識本土化”轉變,使我國汽車步入良性循環。”
宋健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汽車動力學與控制工程學科責任教授
清華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副主任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中國汽車行業本來就落后于發達國家,現在要和合資企業搶市場,就不得不降低價格,否則沒有其他優勢;而我們國家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已經不能像日本、韓國當年那樣保護市場。所以,自主品牌處境比較難。但正是由于自主品牌企業的存在,中國才真正進入轎車時代。如果沒有自主品牌的車,合資品牌的汽車起碼要貴50%。沒有它,恐怕大部分國人還消費不起汽車,也不能給整個國民帶來便利,國家GDP的增長也會大受影響。”
蘇暉
1992年之前,曾在北京市散熱器廠擔任廠長
1992~1994年,任北辰集團貿易事業部副總經理
1994年至今任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
“我對自主品牌一直很有信心。想想自主品牌不僅抵住了WTO的沖擊,而且還阻擊了合資和進口品牌的進攻,2007年有少量下滑并不等于自主品牌不行。在具體操作上,我覺得自主品牌一是不能急功近利。其次是自主品牌企業要有精品意識,不能認為車子價格便宜,就忽視對質量和工藝的要求,更不能讓人覺得自主品牌是“質次價廉”的代名詞。第三要整合全球資源,不要從頭再來,采用“拿來主義”的做法來改變目前自主品牌在工藝、技術上的劣勢。最后要培養國民使用自主品牌汽車車的意識。”
沈暉
華南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碩士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結構工程碩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森管理學院工商行政管理碩士
2004年11月至2D07年年底,出任博格華納集團中國區總裁
2008年初,出任菲亞特動力科技中國區總裁
“盡管自主品牌已在中國整車廠中蓬勃發展,但從產業鏈的技術核心和推廣度上說,中國零部件業的自主品牌還有相當差距。中國現在尚未真正討論過零部件的自主品牌。就這個行業來講,一定要有真正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業,這樣才會有真正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自主品牌整車廠。打通自主品牌就需要將領先植術真正轉移到中國,肅清人才和知識產權這兩大路障是重中之重?!?/p>
包亦農(Klaus)
TNS研究咨詢汽車研究北亞區區域總監
在市場營銷和市場研究領域有17年以上的經驗,其中12年專業致力于汽車行業研究
到任TNS中國之前,任職于集團巴黎總部,主要負責歐洲及
拉丁美洲地區廣告有效性的分析研究
2003年至今,成功引導了TNS在中國內陸的所有汽車研究業務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現有優勢在于“高性價比”,但如果消費者對車輛質量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則“性價比高”也會簡單地滑落至“廉價”。此外,在美國市場,多數人對中國汽車的期望是“低油耗”,但如果汽車廠家不加以重視,導致消費者期望落空,則原有的有利性就會很快地轉變為劣勢。所以,中國本地消費者對能源經濟使用的要求應該是自主品牌汽車廠家致力的方向。
錢誠
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系碩士
美國肯塔基大學獲機械工程博士
曾在豐田、福特、通用等汽車公司就職
2003年回國后,曾任湘火炬汽車公司副總裁,負責國際合作
現任濰柴動力集團副總裁,負責國際業務與戰略發展工作
“自主品牌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發展,要靠兩條,第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源;第二,充分利用國際資本的資源。如何利用國際市場的資源分兩方面,一方面要看準高端市場,另外一方面還要看低端市場。第二就是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資源,通過并購,真正實現全球化的一個資源控制,用這種方式來鋪設企業國際化的道路?!?/p>
許敏
1983年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動力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后留學日本、美國
1995~2003年曾在通用、福特、偉世通等公司就職
2003年回國后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家節能環保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等
2006年10月開始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負責搭建汽車技術研究大平臺,建設國家“985工程”的車輛工程實驗室和汽車電子的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國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企業在產品開發以及管理上的進步。自主品牌企業在技術上的投入,包括研發項目、設備、人力等方面的巨大投資,也更顯出了自主品牌企業的一種長遠眼光。一方面,這是適應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市場需要,另一方面,在國家大力倡導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企業也必須拿出更多的實際措施來提高技術水平,開發先進產品,承擔社會責任。”
劉小稚
現任有德機械中國地區首席執行長
曾任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總裁
曾在北美通用任汽車設計總監和汽車電子、控制和軟件集成部總監
2001年至2004年,任臺灣通用公司董事長和總裁
曾任中國通用汽車的首席科技官和總工程師
“對自主品牌企業的“4P4C”建議:第一個P最重要的就是人,第二個是必須有非常嚴謹的質量控制過程,第三個是技術以及創新,第四個就是把前面這三個P都放在一起統一去管理。有了四個P以后,就是四個C,分別為改變的心理、客戶、質量、中國。不要說我們做的就只是中國品牌,一定要走向世界。而且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必須要扎實、認真,要基于基本的東西,而不是去搞空洞的概念?!?/p>
顏伏伍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副院長、湖北內燃機學會理事、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學術研究:發動機排放控制技術、發動機性能及電控技術研究及汽車新能源及動力裝置。主持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子項目獲得2005年中國環境科技進步三等獎。
“實現自主品牌的創新,必須依賴于產業鏈,尤其是零部件企業要多做一些原始創新和再創新。自主產業鏈對于自主產業的支撐起到了提升整車企業水平的關鍵作用,整個產業鏈環環相扣,零部件是基礎,自主品牌關鍵,兩者的有機結合,才最終能確定一個產業,另外,自主產業鏈和自主品牌汽車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F在,整車廠對銷售的重視高于供應,我們對供應鏈這一塊應該做一些傾斜,培育他們自主創新。”
唐庭斌
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后出國留學,在美國賽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獲MFA學位。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會員,參加過多次國際設計大展,作品被雅典娜博物館永久收藏,回國后在中央美術學院白手起家籌建交通工具中心,現任該中心主任。曾經擔任過多家國內外大型設計公司的創意總監并創辦過多家設計公司,現任飄飄人數字科技CEO。
“中國汽車有很多地方是沒法一蹴而就的。雖然說造型設計我們可以很快跟上國際的腳步,但是在工藝、數據積累、人機工程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方面國內甚至是剛剛起步,尤其是這些方面又往往是隱性的,這些都不是一時之間能趕上的,需要時間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