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挑戰車型
是深淵,還是地雷陣?等待它們的,絕非坦途。想突出重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是必不可少的。
克萊斯勒鉑銳:勝算幾何
上市時間:2008年3月
售價:18萬-20萬元
最佳賣點:富有激情
曾幾何時,克萊斯勒300C在中國本地實現量產上市時,當時的北京奔馳執行副總董長征擲地有聲地說:“300C的月銷量1500輛以上可以保證。”然而,這番豪言壯語最終被市場現實所擊碎,克萊斯勒300C的銷量幾乎沒有接近過1500輛。
這一切,克萊斯勒不希望在鉑銳身上重演,鉑銳成為克萊斯勒品牌2008年再次騰飛的最大希望所在。作為克萊斯勒全力打造的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中級車,鉑銳不僅能成為中高級車商務坐駕,其帶有運動氣質的外觀同樣適合于富有激情的消費者。鉑銳的同級競爭車型很多,偏重于商務的雅閣和凱美瑞,偏重于個性的蒙迪歐致勝,科技含量很高的邁騰。這樣一來,其也將成為每一款中高級車的直接競爭對手。
就目前鉑銳2.0銷售的價格來講,蒙迪歐制勝、一汽一大眾邁騰、廣豐凱美瑞等中高級車輛的2.0車型售價也是定在18萬至20萬元之間,而鉑銳2.0售價也在這個區間內,從價格上來說,鉑銳不具有絕對的優勢。
另外,在中國市場,克萊斯勒并沒有豐田本田那樣的知名度,也沒有久經市場考驗的產品,對于第一次進入中高級車市場的鉑銳來說,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想在目前的中高級市場有所作為,只有憑借良好的產品質量加上更有吸引力的價格才能占據一席之地。對于鉑銳來說,其承擔著為北京奔馳能提升銷量的重任,如果價格能有足夠的優勢,那么它也許能很好的完成使命。
但是,在價格和品牌優勢都幾乎沒有的時候,它的勝算又有幾何呢?
雪鐵龍C5:扭轉形象
上市時間:2008年底
預計售價:20萬元左右
最佳賣點:時尚·科技
日內瓦車展期間,雪鐵龍總經理米歇爾好不容易才從人群當中擠到了雪鐵龍新c5面前。來報道日內瓦車展的記者們從四面八方擁過來將他團團圍住。很顯然,歷時5年精心打造的雪鐵龍高端戰略車型——全新C5的“處女秀”相當出彩。
“中國第一,拉美第二,歐洲第三。雪鐵龍新C5最重要的市場就是中國。”雪鐵龍國際事業部部長薩姆拉堅定地表達了這款車對眼下陷于二流角色的神龍公司的重要性。
雪鐵龍也表示,即將在中國推出的新c5將比歐洲版配置更高、裝備更豪華,所有最先進的設施都會搭載在新車上。看來,雪鐵龍為了在中國市場上扭轉局面,也算下了決心,但是,C5能擔當起這個重任嗎?
從薩拉姆的話中不難看出,已扎根中國超過15年的東風雪鐵龍早已醞釀一次徹底轉型,以改變雪鐵龍在國內多年定位模糊和低端的形象,力爭和雪鐵龍全球“時尚、科技”的高端定位接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合資公司來說,雪鐵龍高端車型新C5的導入將是一次品牌提升和重塑DNA的最佳契機。
早在199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雪鐵龍多年來一直處于尷尬中,成立十幾年來,神龍公司先后導入了畢加索、塞納、愛麗舍等多款車型,但還從來沒有介入過中高級轎車市場。這導致在國人心中,雪鐵龍品牌形象一直不高。
“以前雪鐵龍的品牌形象幾乎等同于富康。”這是業內人士對雪鐵龍品牌形象的評價。對此,神龍公司董事長徐平表示:必須要確保投放的每款新產品都能成功。要成為世界居前、中國領先,必須要拿最好的標桿來衡量一切工作,要有充分的準備去銷售高端車。
只是,C5所要面對的市場空間,凱美瑞、帕薩特領馭、蒙迪歐致勝、08款雅閣……哪一個都不是好惹的角色。C5作為一個后來者,想要實現突破,恐怕還要頗費一番周折。
HDC:再造一個“伊蘭特”神話?
上市時間:2008年4月
預計售價:10萬-14萬元
最佳賣點:專為中國市場打造
雖然在2007年全國轎車銷售排行榜中被無情地擠出了前十名,然而北京現代對2008年卻充滿了信心,于日前高調宣布了今年的產銷目標:38萬輛!為了完成今年的產銷目標,北京現代將繼續推出新產品,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將在4月正式投產的HDC。北京現代的期望是:在HDO身上打造一個新的“伊蘭特神話”。但是,市場還有這樣的機會在等著它嗎?
HDC代號的來源是HD China,意為HD的中國版本,所以從其代號就可以看出,HDC是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而推出的全新車型,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了北京現代對HDC寄予厚望。與國際市場在售的HD相比,HDC在全新的平臺上開發而成,擁有全新的底盤、傳動系統和懸掛系統,外觀更趨年輕動感,空間更寬大。
也許是緣于這款明星車型在國際市場上的優越表現,北京現代方面給HDC定下的目標是:今年的產銷8~10萬輛,換句話就是,在今年5~12月份的8個月的時間內,HDC平均每月的銷量要達到1萬輛,才可以完成計劃。但是在2007整整一年中,伊蘭特的平均月銷量僅僅為1萬輛,所以HDC要完成這個目標,難度不小。
雖然是伊蘭特的換代車型,但是北京現代似乎想從頭再來,在不停產伊蘭特的情況下,重新為這一車系注入新血,讓HDC填補北京現代最為重要的10萬~14萬元產品空間,因此“這款車不叫伊蘭特,叫HDC”,北京現代一再對外界強調。
既然定位高于伊蘭特,售價恐怕也不能低。但是,高于伊蘭特的定價,恐怕會令北京現代再次遭遇顧此失彼的尷尬。畢竟,目前伊蘭特的競爭對手都是韓系車和自主品牌車型,將定位拉高,能否和寶來、花冠、標致307競爭?可能只是一廂情愿。賽拉圖目前的官方指導價格為9.38萬~11.88萬元,標致307的價格也下探到了10.98萬元,因此,HDC的定價選擇空間并不多,而伊蘭特本身也很可能要再次降價為HDC讓路。
標致307兩廂:姍姍來遲的代價
上市時間:2008年2月
售價:11-17萬元
最佳賣點:用高配突出性價比
曾幾何時,當307在武漢工廠下線并正式上市后,國內的“粉絲們”便對307兩廂版望穿秋水,結果等來的卻是另外一款同樣是歐洲市場的明星車型:福克斯兩廂版。而長安福特也借助這款車型,實現了咸魚翻身。東風標致呢?在經歷了307最初上市的紅火之后,再度陷入了低迷。
標致坐不住了,在對307改款之后,新307的銷售取得了重大突破,月銷量從先前的4000輛左右飛躍到了最高的8000輛以上。于是,借助這股火熱的勢頭,東風標致順勢推出了本該早就進入中國的307兩廂版。只是,等待這位姍姍來遲者的,還有多大空間?
雖然,兩廂標致307比三廂來得更晚些,但是這個價位的兩廂車市場競爭并不充分,僅集中在兩廂福克斯和騏達、凱越HRV之間(兩廂福克斯和騏達的銷售,均在三廂車之上),即便這樣,兩N807卻輕松不起來。
從定價策略看,兩廂307的1.6L和2.0L兩個動力的車型,分別圍繞騏達和兩廂福克斯展開。兩廂307 1.6L車型在價格方面與騏達相比,沒有明顯優勢(騏達在終端市場的優惠幅度已經大幅度普遍出現),雖然兩廂307采取了高配策略,但是在配置方面,兩廂307比08款騏達也不是很突出;兩廂307從整體的空間感方面看,對比騏達也沒有優勢,騏達憑借大空間差異化優勢的反復塑造,已獲得了消費者的充分認知。
兩廂307 2.0L車型與兩廂福克斯1.8L接近,但是動力的綜合性能水平兩廂807的2.0L水平優于兩廂福克斯的1.8和2.0L的兩款動力,這就是兩廂307相對于福克斯的最大優勢,有效提高了兩廂307相對于福克斯的產品力優勢。但是,兩廂307在產品的綜合協調性和產品空間方面,均弱于福克斯。而兩廂福克斯的終端優惠,同樣會使兩廂307的競爭優勢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在和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相比沒有優勢時,也就注定了307兩廂版今后的日子并不好過。
科帕奇:毫無意義的“試水”
上市時間:2008年2月
售價:22萬-26萬元
最佳賣點:美國原汁原味的SUV
似乎通用是意識到了什么,重新把SUV車型引入國內,并開始主推美系成熟車型,不知這是否是一種轉型。韓系車目前占據了上海通用的銷售主流,凱越,樂騁,HRV,景程的原型均為大宇的車型,這很讓人質疑通用的能力。雖然通用的長項是SUV車型,但早前的失敗經歷讓通用不敢輕易在中國市場試水,只能靠韓系和不多的美系轎車來填補,直至現在的發展畸形化,這顯然是通用高層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目前通用把科帕奇拿來作為回歸SUV市場的重舉,似乎來得正是時候,SUV市場逐漸開發,這使得通用擅長的SUV車型有了發揮的余地,而且有一種普遍的說法是,科帕奇僅僅只是一種嘗試,通用想通過其來試探市場的反應。因此,科帕奇直接定位于中高級SUV市場,售價22.48萬元和26.58萬元,顯然是將對手瞄準了最熱的CR-V,但是CR-V的售價為21.78萬~25.28萬元,顯然比科帕奇更具靈活性。
2008年,隨著東風日產逍客、奇駿的相繼投產,再加上之前的CR-V、北京現代途勝、華泰特拉卡、北京吉普歐藍德、長豐帕杰羅、一汽豐田巡洋艦、普拉多等合資SUV,中高檔SUV車型上市數量將達到一個歷史新高度。在大家都涉足這個細分市場并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時候,科帕奇以進口的方式引入中國市場,難道真的是為了“試水”這么簡單?
在目前國際油價高企的背景下,一些對油費比較在意的SUV用戶肯定要考慮油耗因素。與此同時,一個盛傳的消息是,2008年將開征燃油稅,這勢必將加速SUV市場的重新洗牌,并有可能成為市場拐點。有人粗算過,燃油稅開征后,一輛排量在2.0升以上的SUV車型,如果燃油稅稅率在80%以上,其用車開支增幅將達到40%,甚至更高。因此,未來整個SUV市場能否堅挺都是一個未知數。
競爭對手眾多,市場大環境又不太明朗,這樣的“試水”結果似乎不難猜測,通用的這個舉動也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菲亞特Bravo:不甘寂寞
上市時間:2008年
預計售價:15萬-23萬
最佳賣點:時尚高配
對于已經在中國的乘用車市場上一敗涂地的菲亞特來說,中國市場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的。因此,不甘寂寞的菲亞特將賭注押在了其最新的一款明星車型上:Bravo。
Bravo是菲亞特于2007年年初推出的一款5門掀背車,在隨后的日內瓦車展上受到廣泛好評。它在中國首次亮相是在2007年的上海車展上,當時就有該車將于2008年國產的消息傳出。由于菲亞特與南汽在去年年末正式分手,因此原先的國產計劃也被擱置。而最近又有消息稱,Bravo將先以進口方式來到中國,試水一段時間后,在合適的時機國產。
Bravo的4款車型在歐洲市場的定價是1.49萬~2.2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5萬~23萬元)。在2007年2月,也就是Bravo上市的第一個月,其歐洲銷量就超過了8000輛。僅在意大利本土,2007年該車的月均銷量就達4000輛以上。最終,Bravo 2007年的總銷量超過了10萬輛。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優異市場表現,讓本已沉默多時的菲亞特又有了信心。于是便有了2008年其將引入到中國市場的計劃。而在中國市場等待它的,是同樣在世界市場上屬于明星車型的兩廂福克斯、兩廂凱越和騏達、兩廂307等。
公平地說,Bravo的配置與競爭對手相比具有一些優勢,但進口之后的價格如果為15萬~23萬元,其在配置上的優勢就可能被高售價抵消。一般情況下,進口車的零配件價格相對較貴,這對于購買能力在十幾萬元的中級車消費者來說,可能實在難以接受。
如果菲亞特不加快在中國的合資步伐,以便實現Bravo的本土化生產,那么,菲亞特指望用這款車實現翻盤的夢想無異于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