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哪里最安全呢?比如船,幾乎每天都有船只在大海中傾覆,幾乎每天都有船員葬身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安全呢?毫無疑問,是那些離開了大海,被放在沙灘上的時候。只有不航行,才沒有危險,但船一離開了大海,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當發生了災難,居民們紛紛帶上自己最貴重的財物四散奔逃的時候,有人卻赤手空拳地行走在民眾當中。居民們問他為何這樣離開時,他回答說:“因為我的一切都在我身上。”是的,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嗎?
我們最閑難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認識自己,尤其是認識自己的不足。當一個人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的時候,一個杰出的智者就出現了。
有人問雅典的執政官梭倫:為什么作惡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卻往往貧窮?梭倫回答:我們不愿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是因為道德是永遠的,而財富每天都在更換主人。道德是永遠的,財富是暫時的。靠作惡致富的人,內心肯定非常空虛,而且富裕也絕不會長久。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健康是第一位的。因為沒有健康,智慧就無法表露,文化就無法施展,力量就無法戰斗,知識就無法利用。生命因健康而快樂,因疾病而枯萎,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什么樣的工作最能讓人快樂?你感興趣的工作。如果對于你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不論取得多大的成功,對于你也是痛苦。
過去的事情能否更改?赫拉克利特回答: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流水會變,落花會變,時間會變,環境會變,什么都會變,什么都不能重復。一個智者,最明智的選擇是相信未來。
一個滿臉愁苦的病人問安提豐:活著到底有什么意義?安提豐說: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活著就是為了追求,為了探討,為了知道自己還不知道的事情。亞里士多德這樣說: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庸人享口福之樂,哲人享智慧之樂;庸人享物質之樂,哲人享精神之樂。
古希臘的庇塔烏斯認為,最理想的家是既沒有什么奢侈品,也不缺少必需品。這個回答很理智,也很聰明。奢侈品是給別人看的,必需品是給自己用的。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永遠也成不了胖子。
(吳欣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