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長春市一些市民因為春節期間發短信過量而患上了“手機手”,醫生說這種病癥會限制手指的活動,嚴重時還將導致肌肉萎縮。
所謂“手機手”是一種病癥,由于長時間單手發手機短信,拇指活動過于頻繁造成拇指掌指關節有一個結節,經常疼痛。這種病在醫學上叫“拇指狹窄性腱鞘炎”。
醫生提醒說,與“手機手”相似的還有“鼠標手”和“游戲手”,這些患者都是因為手部活動過于頻繁導致病癥的發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上網、打游戲和發短信的人群應該適度調節手部活動,并要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
鏈接健康之——“手里的秘密”
手能預報健康和疾病。手掌發熱出汗,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手掌出現紅斑點,為肝炎或糖尿病;指尖蒼白為血流障礙;指關節腫脹為高尿酸、痛風;手背上有白色丘疹為膽固醇過高;手上出現紅線為高血壓、風濕病或心臟病。
按摩手的不同部位,對身心有益。揉搓大拇指可興奮神經功能,治療肝臟疾病;揉搓食指可以調節消化系統功能;按摩小指可以增強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功能,預防感冒及治療其他感染疾患和腎臟疾患;按摩手心有助于改善心肺血液循環和防止動脈硬化。
“手機焦慮癥”
測測你有沒有“手機焦慮癥”:
1. 你經常把手機放在身上嗎?
2. 你會不會總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的幻覺?
3. 接聽電話時你是不是常覺得耳旁有手機的輻射波環繞?
4. 你是不是經常下意識地找手機?
5. 你是不是經常害怕手機自動關機?
6. 你晚上睡覺也開著手機嗎?
7. 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信號時,你會對工作產生強烈的無力感嗎?
8. 最近經常有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癥狀出現嗎?
如果上述問題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患有“手機焦慮癥”,或者有染上“手機焦慮癥”的傾向。建議在近一段時間內少用手機,或一有機會就把手機轉接到固定電話上;盡量保持好的心情,工作不要貪多,要保留一定的熱情,多一些與朋友或家人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如果還沒有效果,最好趕緊找醫生協助解決。
我和手機有個“誤會”
一、秘密電話“躲到墻角悄悄說”
對于涉及私密內容的電話,不少人喜歡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聽。而一般情況下,建筑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基于同樣的道理,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時,也應慎打手機。
二、撥電話時把手機緊貼耳朵
手機撥出電話而未接通時,輻射會明顯增強,此時應該讓手機遠離頭部,間隔約五秒鐘后再通話。
三、“一只耳”煲“手機粥”
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連續輻射可能會使腦部受到影響。專家建議,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可考慮改用固定電話或者使用耳機;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用手機直接通話,也應每隔一兩分鐘輪換左右耳接聽。
四、東晃西走,頻繁移動
一些人喜歡在打手機時不自覺地踱步、頻繁走動,卻不知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輻射。
五、把手機掛在脖子或腰間
手機的輻射范圍是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環狀帶,手機與人體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輻射被人體吸收的程度。因此,人與手機需要保持“距離之美”。
有醫學專家指出,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手機如果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會影響生育機能。較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包中,并盡量放在包的外層,以確保良好的信號覆蓋。
六、打手機時最好取下眼鏡
據最近英國移動電話研究中心的一項測試表明,金屬眼鏡框明顯導致電磁場增強,而使用者對輻射的吸收率增加63%。故打手機時,若是戴的金屬眼鏡框,應及時取下,免得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手機幫”
手機健康新概念——我們一直忽視一個問題:手機長期在各種環境下工作會滋生細菌。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雙手隨時都會沾染很多細菌,一張流通的鈔票也同樣如此……你是否想過你的手機每天會有多少細菌滋生?而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在使用手機時都將手機靠近面部,而且從來無法用清洗的方法來清潔我們的手機。
TIP1:康佳新推出的3268手機率先采用芳香型防菌外殼,能夠有效抑制細菌滋生,并獲得了權威部門的認證,可以進一步保障您的健康。康佳3268將手機健康的概念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全方位保障您的安全使用。
TIP2:韓國消費者崇尚健康的熱潮進入了手機行業,一批“健康手機”涌入市場。韓國主要手機廠商紛紛推出具有健康功能的手機。例如,三星電子推出的SPH-E330型手機能夠檢測出手機用戶的肥胖程度,告訴手機用戶其肥胖程度是否正常。LG電子推出的LG-KP8400型手機能夠檢測出手機用戶的血糖水平,適用于糖尿病人使用。韓國市場還將出售一種運動休閑手機。手機中嵌入健康醫療功能在最近的多功能手機趨勢中是最時髦的事情。這種趨勢打破了許多行業之間的傳統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