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華天在中國馬術界是傳奇人物,他14歲就破格成為國際馬聯注冊職業選手(國際慣例16歲才可以注冊)。他還是世界馬術史上最年輕的三星級騎手。
華天是中英混血兒。他的父親和母親都狂熱地喜愛馬術運動。在北京,華天的父親華山向我們講述了華天成為馬術少年背后的故事……
馬背上誕生天才騎手
我和華天的媽媽羅山相識于1983年。
我們利用節假日去世界各地游玩。有一次,我們去澳大利亞的農場玩,農場的主人是羅山的一位英國朋友。羅山到農場的第二天清晨,就迫不及待地和朋友騎馬出去玩。我這才知道性格安靜的羅山原來很愛騎馬。羅山向我解釋說:“很多英國人都喜歡騎馬。因為英國人性格含蓄,很多壓力和痛苦不能在人前表現出來,如果藏在心里會積郁成疾,騎馬是一種很好的宣泄方式。和馬一起在夜晚的原野狂奔,那種感覺很爽。馬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和伙伴,你以后會慢慢理解……”
1987年,我和羅山在她的家鄉英格蘭南部威爾特郡舉行了婚禮。羅山喜歡騎馬,我和她一樣愛上了騎馬,我們經常一起策馬狂奔。1990年初,羅山驚奇地發現自己懷孕了。我笑著說:“你以后要當心了,再也不要出去騎馬,免得傷了我們的孩子。”“不騎馬怎么行?我要讓我們的孩子出生之前就和馬交朋友!說不定我的兒子將來是一個天才騎手!”
讓兒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1990年秋,兒子出生,我為他取名華天,希望他將來擁有自己廣闊的天地。為兒子辦理好出生證明,我就帶著出生證明直接到伊頓中學去辦理相關手續,請學校為華天預留一個位置。
為了讓華天從小學好漢語,我們一家三口搬到北京。
1994年,不到4歲的華天在北京石景山馬術俱樂部接受系統訓練。
1996年,我們舉家遷到香港。華天參加了香港的少年馬術比賽。華天騎馬出現在場地中央時,觀眾席上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沒有人相信這么小的孩子能騎馬完成比賽。
華天那天騎的是匹白色賽馬,這匹馬第一次參加障礙賽,每到障礙前,馬就會緊張地停下來。馬表現出膽怯,如果此時華天也緊張起來,后果不堪設想。
只見馬背上小小的華天鎮定異常,他從容地引導馬順利地完成了全部比賽。觀眾席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和羅山激動地跑過去擁抱兒子。
2000年,伊頓中學通知華天前往英國面試。經過整整一天艱難的面試,華天終于被伊頓中學預錄取。2003年,華天又經一個星期的筆試,順利進入伊頓中學。
傾力打造中國
第一位奧運馬術選手
在進入伊頓中學之后,華天還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在英國威爾特郡接受系統的馬術訓練。在威爾特郡,雷頓·弗雷德里克斯夫婦見到華天,吃驚地對我和羅山說:“華天絕對是馬術天才,你們一定要好好培養他!”雷頓·弗雷德里克斯是國際馬聯馬術三項賽世界杯冠軍,他的妻子盧辛達,是世界馬術比賽難度最高的四星級比賽冠軍。他們建議由他們親自培養和訓練華天,專攻三項賽。在雷頓·弗雷德里克斯夫婦的精心指導下,華天進步神速。2004年,剛14歲的華天就破格成為國際馬聯注冊職業選手。
馬術比賽是一項耗資巨大的貴族運動,比賽的選手要有自己的幾匹賽馬,賽馬非常昂貴,一匹冠軍馬需要900多萬美元,最次的賽馬也要幾百萬美元。我們買不起賽馬。親朋好友紛紛勸我們放棄。
華天很敏感,發現了我們的心事,他主動和我談心:“爸爸,如果比賽是為了名利,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放棄。馬對我來說是親密的伙伴,我不會用它來謀取利益,我對馬的感情,不止是喜歡,還是愛……”
兒子的最后一句話打動了我。人一生中喜歡的人和事物可能會很多,但真正達到愛的程度,一定彌足珍貴,值得傾盡所有去爭取!
我對華天說:“一切都沒有問題。你放心去騎馬!”
“您是想讓我奪取世界冠軍嗎?”
“能不能奪取世界冠軍不重要,我們只為理想。”
“如果是為理想,我想參加奧運會。我看過資料,自奧運會舉辦以來,中國從來沒有選手參加過馬術比賽……”
“兒子,好樣的!”我為兒子有這樣的情懷很是欣慰,但很快又轉喜為憂,“如果要代表咱們中國參加奧運會,你首先要取得一些比賽成績,才能獲得參賽資格。還要放棄英國國籍,說不定到時候還要休學……”
“沒問題!”華天的目光明亮而堅定。
2007年5月13日,華天在英國參加三星級馬術三項賽,不僅順利完成了比賽,而且還在盛裝舞步這一比賽環節獲得全場最高分!華天不僅具備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他還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三星級騎手。比賽之后,華天放棄了英國國籍,落戶廣州。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華天購買奧運戰馬。參加比賽的馬匹主要是英純種馬及英純種馬與歐洲溫血馬生下的混血馬,或者獵狐馬。每匹馬的價格80萬英鎊左右,折合人民幣1000多萬元。這樣的價格,靠我們一家人的努力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實現的。
2007年5月,央視報道華天想要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卻無錢買馬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社會各界展開為華天買馬籌款的義賣活動。奧運冠軍劉翔捐贈了他的戰袍,張怡寧捐贈了她心愛的乒乓球拍,還有很多體育冠軍和明星參與募捐,義賣活動共籌集資金150萬元。廣東商人江逢燦在詳細了解過華天的情況之后,決定慷慨解囊,贊助3000萬元!
華天參加北京奧運會從遙不可及的夢想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更為神奇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場地恰巧是華天6歲在香港參加馬術比賽時的地方,這是一個奇妙的輪回。
(錢釀摘編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