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有過場
婚姻這場戲,終于要散場了。也許現代人已經習慣了平淡甚至無謂地離婚,結婚時的熱熱鬧鬧山盟海誓,臨了就是那么冷漠地簽個字,各自轉身離開。
民政部門不答應。結婚要有個儀式,離婚也得有。最近的新聞說,南昌市民政部門要求離婚的雙方,要當場朗讀自己的“離婚協議書”,才能離婚。
這一規定,自然是有人贊成有人愁。反對的人認為,這樣做只是個過場,而且還讓離婚的雙方難堪,實在屬于多此一舉。
如果從維護個人私權上來說,大多數人會反對這樣的規定,只是心里難免有些不理性的壞笑。何止這離婚是個過場,對于草率的、盲目的或者別有用心的人來說,婚姻不也是個過場,人生又何嘗不成了過場。這樣說起來,多這么個過場,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伊拉克的夢想
曾遭受薩達姆政權迫害,年輕的達雷德吉導演被迫流亡。2004年,早已加入荷蘭籍的他,帶著自己的拍攝裝備和一把AK47機槍,重新回到戰火正酣的故土。
他有一個夢想:拍攝一部關于伊拉克的電影。在鋪天蓋地的新聞中,伊拉克人已經被簡化成一組組傷亡和綁架數字。他想告訴全世界,伊拉克人真實的表情。
這個夢想支撐著他。經歷了經費短缺的窘困、死神近在咫尺的恐懼,以及被俘的羞辱,達雷德吉每次都忍住眼淚,最近終于完成了這部影片。透過鏡頭,世人看到了數字符號之外的伊拉克人,和他們平凡的夢想:上學,工作,娶妻生子,盡享天倫。
這部影片的名字,就叫《夢想》。
觸手可及的悲劇
一個13歲的美國小姑娘梅根,用皮帶自縊身亡時,應該已失去對這個世界的眷戀。
她愛美,但身體超重。她渴望愛,但發現她在網上愛上的那個“英俊男孩”,竟然是她同學的母親勞麗。這個48歲的女人只是在捉弄梅根,很多不明就里的女生也跟著她一起罵梅根是“肥婆”。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惡毒咒罵,最終把這個對愛與美充滿期待的女孩,逼上絕境。
一端是宣泄者無法言表的快感,另一端則是承受者無力承受的恐懼。兩者之間其實只隔著一出隨時準備上演的悲劇。
財富這面鏡子
“山西煤老板”這個身份的感召力,已經跨出國門,波及美國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最近,專門針對中國富豪提供理財服務的銀行家特意提到,山西煤老板將是他們最歡迎的客戶之一。
在煤炭價格日高,礦難頻仍的中國,許多普通人眼里的這個稱呼,往往與一夜暴富、財大氣粗這些詞掛鉤。而流傳坊間的許多段子,顯然也充滿了揶揄和質疑。
不過,同樣的品質,在銀行家眼里恰好成為優點。財富的魅力,顯然超越其附帶的社會成本。在他們看來,有錢卻缺乏專業理財知識的這些老板,正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