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9年以來我國商品市場已經經歷了三輪景氣波動,目前正處于第三次景氣波動的上升期。通過VAR模型對商品市場先行合成指數、一致合成指數、先行擴散指數以及一致擴散指數的預測,結合各指標的數據特征分析,可以判斷2008年上半年我國商品市場仍保持快速發展,這一輪景氣波動的波峰在2008年6月左右到來,并于2009年8月左右完成該輪景氣周期。
關鍵詞:商品市場;合成景氣指數;擴散景氣指數;轉折點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8)06—0081—06
一、引言
發達的商品市場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商品市場也日益發達,商品市場的景氣波動問題也就越來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商品市場景氣波動是宏觀經濟景氣波動的一個重要分支,對商品市場景氣的分析預測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宏觀經濟景氣動向,而且能夠促進商品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因此,對商品市場景氣轉折點的分析預測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0世紀80年代中期,景氣指數的分析方法開始引入我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以及吉林大學等科研機構均對我國宏觀經濟景氣進行過分析和預測。此外,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于2006年構建了我國天然氣消費行業景氣指數體系。商務部市場運行司于2006年構建消費預警系統,并在短期內推出了“消費綜合景氣指數”研制系統。但是,盡管近些年來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分析與預測以及對具體行業景氣分析的研究文獻不斷增多,但對于我國商品市場流通領域的景氣分析卻嚴重滯后,到目前為止,還很少有人對我國商品市場進行景氣分析和預測。因此,本文旨在對我國商品市場景氣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我國商品市場的轉折點進行預測。
文章的基本思路是:通過構建我國商品市場景氣指標體系,建立我國商品市場1999年4月~2008年2月的先行合成指數、一致合成指數、先行擴散指數以及一致擴散指數,并對當前的商品市場形勢進行分析,再以此為基礎,利用VAR模型對我國商品市場景氣指數進行預測,通過預測結果來判斷商品市場景氣轉折點可能出現的時間。
二、當前商品市場景氣分析
我們從近60組能夠反映商品市場景氣波動的月度經濟數據中,按照景氣指標選取的要求選出了10個經濟指標作為我國商品市場景氣分析的先行指標以及一致指標,其中先行景氣指標有:輕工業增加值、汽車產量、進口總額、金融機構工資性現金支出和微型電子計算機,一致景氣指標有工業增加值、流動資產周轉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全國商品零售價指數以及重工業增加值。作為參照系,本文的基準循環選取的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這主要是因為零售市場景氣波動對我國消費品市場與生產資料市場均能產生重大影響,是商品市場波動的風向標。基準日期則是用工業增加值、工業產品銷售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成本利潤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國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等與商品市場波動基本一致的指標,采用國際通用的HDI方法確定得來(如表1所示)。受統計數據的時間長度限制,僅對1999年以來的商品市場進行分析。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1999~2008年)以及《中國經濟景氣月報》(1999~2008年)提供的數據,我們采用美國商務部的編制方法,編制了我國商品市場先行合成指數(Y1)、先行擴散指數(Y2)、一致合成指數(Y3)以及一致擴散指數(Y4)。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將不把已經計算出來的1999年4月~2008年2月的先行、一致擴散指數以及先行、一致合成指數的具體數據列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向作者直接索取。先行、一致合成指數與先行、一致擴散指數走勢如圖1、圖2所示。

從表1以及圖1、圖2上看,我國商品市場在1999年4月~2008年2月一共經歷了三次景氣波動,目前正處于尚未完成的第三次景氣波動中,下面結合圖表對我國1999年4月~2008年2月商品市場的景氣狀態進行分析。
第一輪景氣波動:1999年5月~2002年3月。受宏觀經濟逐步回暖的影響,商品市場從1999年5月開始從上一輪景氣波動的波谷中走出,一致擴散指數在1999年12月以后的8個月中均達到100%,說明各個一致景氣指數均在上升期間,景氣回升勢頭十分強勁,經過19個月的擴張,這一輪景氣波動于2000年11月達到頂峰。其后,受全球經濟增長放慢及美國9·11事件的影響,我國商品市場景氣開始快速地向下滑落,合成指數圖形的走勢顯示,這一輪下跌幅度較大,先行合成指數從最高位的101.8下跌到了最低的97,一致合成指數也下跌了4個指數點。這一輪景氣周期于2002年3月滑落至最低點,歷時35個月。
第二輪景氣波動:2002年3月~2005年11月。這一輪景氣波動的啟動得益于我國國內消費需求的啟動,在國際需求不旺的情況下,我國長期實施的擴大內需的政策開始顯現成效。商品市場景氣指數從2002年初的波谷開始回升,走出了一波長達30個月的擴張行情,先行擴散指數與一致擴散指數均在很長時間內處于100%。從合成指數圖形上看,這輪景氣波動幅度也是比較大的。2004年8月,第二輪景氣波動達到波峰,但是此時宏觀經濟已經出現局部過熱現象,而后在國家采取“管住土地,管緊信貸”等一系列緊縮政策的調控下,景氣指數在到達頂峰后開始快速回落,2005年11月到達第二輪景氣波動的波谷,不過從合成指數上看,這一輪波谷比上一輪的波谷相對要高一些,同時收縮期的時間長度也相對短一些。
第三輪景氣波動:2005年11月以來至今尚未完成。第三輪景氣波動在復蘇期間比起前兩輪要緩慢一些,從合成指數看,在到達上一輪景氣波動的波谷之后,先行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均在底部徘徊了幾個月的時間,上升的速度比不上前面兩輪的強勁,但是在完成底部的盤旋后合成指數上升速度很快,先行合成指數在2006年稍作調整后于2007年9月達到了這一輪波動的波峰,而一致合成指數則是一直向上,到2007年底已經直逼上一輪的高點,該輪高點位置目前還不能判斷。擴散指數自2005年年底的上轉點起來以后,經歷了比較長的擴張期,先行擴散指數在2007年9月出現了該輪景氣的下轉點,一致擴散指數雖然到2008年2月為止還沒有穿越0.5的分界線,但是從走勢上看下轉點的位置應該也已經不遠。這一輪景氣波動與前兩輪比較起來,雖然波谷徘徊時間較長,但是上升時速度較快。 從現有結果來看,根據HDI方法確定的基準日期,2005年11月以來的這一輪景氣的轉折點還沒有到來,一致擴散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也還沒有到達波峰,但是先行擴散指數與先行合成指數的轉折點已經可以看到,相信這一輪景氣的轉折點很快就會到來。接下來,將構建VAR模型對商品市場景氣指數進行預測,對這一輪景氣的轉折點進行判斷。
三、商品市場景氣指數的預測
以前面計算出來的先行合成指數、先行擴散指數、一致合成指數以及一致擴散指數的月度數據為基礎,利用計量經濟學中常用的VAR模型對我國商品市場2005年末以來的這一輪景氣波動的轉折點進行預測。
由于擴散景氣指數與合成景氣指數的編制采用的是同一組經濟指標,先行與一致指標的選取也是以同一個基準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為參照指標進行選取的,而且通過GRANGER因果檢驗得知先行合成指數(Y1)、先行擴散指數(Y2)、一致合成指數(Y3)以及一致擴散指數(Y4)兩兩之間都互相存在GRANGER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它們可以互相作為彼此的內生變量對待。因此,當把Y1、Y2、Y2、Y4當成內生變量向量,把截距項C當成外生變量向量時,完全滿足VAR模型的條件。 首先,采用LR統計量準則對最佳滯后階數進行判斷。依靠EVIEWS5.0軟件,可得VAR模型滯后長度為16時,LR值顯著,因此,滯后階數取16。為簡便起見,把依靠EVIEWS5.0軟件估計的VAR模型結果用式(1)來表示,把矩陣A1、A2…A16、C的具體數據略去。
yit=A1yi(t-1)+A2yi(t-2)+…+A16yi(t-16)+C (1)
模型的R2=0.999,這說明回歸式擬合得非常好。
其次,通過檢驗模型的平穩性和模型殘差,得知被估計的VAR模型所有單位根的模都小于1,即位于單位圓內,滿足模型穩定條件,而且各殘差都是白噪聲序列,模型檢驗通過。
最后,用式(1)對原數據進行動態模擬,模擬的結果如圖3所示。從動態模擬結果可知,模擬的曲線形狀雖然與原曲線不完全重合,但基本趨勢是差不多的,而且轉折點也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以上建立的模型不僅擬合度較高并且是經得起實驗檢驗的。根據前兩輪景氣波動的時間長度,可以判斷這一輪景氣波動的轉折點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因此本文根據式(1)來預測2008年3月~2009年12月的商品市場的先行擴散指數、一致擴散指數、先行合成指數以及一致合成指數,預測的結果如表2所示。

四、景氣轉折點的預測分析
為了直觀地觀察商品市場未來的走勢,繪制1999年4月~2009年12月的先行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先行擴散指數與一致擴散指數的波動圖形,見圖4與圖5。

在前面對于擴散指數與合成指數的分析中,我們判斷2008年我國的商品市場的轉折點將很快出現,而從VAR模型預測得出的圖像上看,這個觀點顯然得到了證實。
從圖4中可以發現,先行合成指數在2007年9月就出現了波峰,一致合成指數滯后先行合成指數6個月,于2008年3月到達波峰,該輪擴張期時間長達兩年。其后商品市場合成指數開始向下運行,到2008年10月這一輪的先行合成指數的波谷出現,收縮時間僅為一年零1個月,但是一致合成指數滯后了8個月,到2009年6月一致合成指數的波谷才出現,收縮時間也只有一年零3個月。
從圖5看,先行擴散指數也是在2007年9月就到達了景氣的下轉點,而一致擴散指數則是在2008年3月就穿過了0.5的分界線,滯后先行擴散指數6個月。根據預測結果,2008年10月先行擴散指數就再次出現了景氣上轉點,收縮時間與先行合成指數一樣也只有1年零1個月,而一致擴散指數也在2009年3月出現了景氣上轉點,滯后5個月,收縮時間僅為一年。
由于擴散指數與合成指數編制的方法的不同,兩者測量出來的商品市場景氣波動的幅度與轉折點的日期也是不同的。需要通過擴散指數與合成指數之間的聯系,以及他們與基準日期之間的關系,對接下來的轉折點日期進行判斷。
首先對基準日期的波峰進行判斷。通過比較可以發現,一致擴散指數到達這一輪景氣波動的下轉點的時間要比一致合成指數到達波峰位置的時間早,大約提前了1個月,但是,對比1999~2008年的擴散指數與合成指數的各個轉折點的日期,這種時間上的出人是正常的(見表3)。從表3上可以看出,先行擴散指數與先行合成指數的景氣轉折點出現的時間差基本上都不超過2個月,而這個轉折點出現的時間剛好相同,這個是比較穩定的。一致擴散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景氣轉折點,除去第三輪的第一個谷位有7個月的時間差外,其他時間差也在3個月以內,而這一輪景氣轉折點兩者的時間差為+1個月,這個也是穩定的。從先行景氣指標的先行月份來看,VAR模型預測的轉折點時間也是合理的。從幾次轉折點出現的時間上看,先行合成指數的轉折點比一致合成指數的轉折點平均領先6個月,此次也是恰好6個月;先行擴散指數的轉折點比一致擴散指數的轉折點平均領先8個月,此次領先11個月,基本上時間差距也不大。因此,通過預測得到的圖形走勢是穩定的。由于一致擴散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景氣下轉點的時間基本上與商品市場基準日期波峰的時間差為+3個月,因此,我國商品市場從2005年11月開始的這一輪景氣波動將在2008年6月左右到達波峰。

再對這輪景氣波動的谷位進行判斷。從預測結果來看,2005年開始的這一輪景氣波動,將在2009年走完完整的周期。根據預測結果,先行擴散指數與先行合成指數均在2008年10月就已經出現上轉點,這意味著我國商品市場的收縮期即將結束。2009年3月一致擴散指數出現景氣上轉點,滯后先行擴散指數5個月,這與前面計算的平均滯后時間相比稍微短一些,但出入不大。一致合成指數則是在2009年6月出現波谷,滯后先行合成指數8個月,比平均值6個月稍長。一致合成指數與一致擴散指數出現轉折點的時間相差3個月,與前期相比,尚在波動范圍之內。總體來說,各指標的預測值與前期各轉折點相比還是比較穩定的。由于一致擴散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景氣上轉點的時間基本上與商品市場基準日期波谷的時間差為+2個月,那么結合合成指數以及擴散指數與基準日期之間的數據關系,可以判斷2009年8月左右我國將迎來這一輪景氣波動收縮期的終點。
五、小結
1999年以來,我國商品市場已經經歷了三次景氣波動,2005年11月開始的這一輪景氣波動是我國商品市場的第三個景氣周期,該輪景氣波動至今尚未完成,而擴張時間長、收縮時間短是這一輪景氣波動的主要特點。通過VAR模型的預測,得到了先行擴散指數、一致擴散指數、先行合成指數以及一致合成指數2008年3月~2009年12月的預測值。經過數據分析,可以判斷2008年初我國商品市場仍處在這一輪持續快速的景氣上升行情中,而這一輪的景氣波峰出現在2008年6月左右。在到達波峰之后,我國商品市場將進入這輪波動的收縮期,但是收縮時間不長,2009年8月左右將達到波谷,完成整個一輪的景氣周期。通過與前面兩輪景氣波動的比較,我們認為預測值所推斷出來的轉折點是穩定的。結合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政府采取的緊縮性宏觀調控手段以及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該轉折點也是符合經濟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