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感動世界:軟實力的最佳詮釋

2008-01-01 00:00:00蔡文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08年6期

[摘要]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軟實力”的戰略地位日益被民族國家所重視。2008年,中國經歷的那么多不尋常,以及國際社會對此的評價和反應,是對“軟實力”的極佳詮釋。軟實力是觀念和意志的體現;軟實力是民族精神和國民士氣的集聚;軟實力是領袖人物的超凡魅力;軟實力是年輕一代的萌發力;軟實力是全球傳播能力和信息公開能力。本文在對中國軟實力進行分析論述的基礎上,結合十七大后我國學術界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討論中的一些主流觀點提出了補充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文化;權力;軟實力;國家戰略

[中圖分類號] A849.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6470(2008)06-0098-06

2008年對中國來說必定是難忘的、不平凡的。中國經歷了太多的不尋常事件,從年初的大范圍雪災,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再到金秋8月在中國北京舉行的第29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2008年,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用生命、熱血和真誠向人類傳遞了一個信息:中國不僅正在努力建設成為一個經濟大國和經濟強國,而且她所集聚的“軟實力”也毫不示弱,中國正以一個大國的姿態和素養融入世界。

回想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戰略布局出發,首次明確提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表明黨對思想文化建設的戰略重心和戰略思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證明我們黨對當前國際關系中提升國家“軟實力”重要性的高度重視。

一、軟實力:觀念和意志的權力

“軟實力”這個術語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8226;奈(Joseph S.Nye)在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來的,曾被譯為“軟權力”、“軟力量”、“軟國力”、“柔性國力”等。約瑟夫#8226;奈把“軟實力”明確定義為“是通過吸引、而非強迫或收買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觀念和政策的吸引力”。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所體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等的吸引力所體現出來的“軟實力”。

實際上,近現代的許多哲學家和思想家對權力的這種非物質屬性也早就有了認識,并提出了一些經典的觀點。從馬克思主義視角論述“霸權主義”意識形態和媒體的觀點就屬于這個范疇。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則從另一個不同的視角,將其哲學大廈建造在權力是意志所造的觀念基礎上,他所說的“權力意志”的根源就是主導性倫理法律體系。福柯(Michel Foucault)非常強調思想和觀念的重要性,是觀念導致權力這個觀點的主要鼓吹者。在信息時代具有探索精神的思考者中,關于權力非物質性的觀點更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其中托夫勒夫婦的努力最為突出,他們多次強調指出了權力的非物質性。

軟實力思想的提出應合了信息時代的特點和需要,同時也反映了國際政治的新現實,即在武力征服和軍事威脅為核心的強權政治逐漸淡出的今天,實力的性質或者權力的源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關系體制和格局正以信息為導向進行重新組合,全球權力結構和政治過程等諸多方面出現了競爭性合作加強和軟征服日益明顯的趨勢。

軟實力雖然沒有硬實力那樣明顯和直接的力量,但它具有持久的滲透力和感化力,是“滲透”在綜合國力和國家競爭力中的“軟資源”;在當前的國際關系中,“一個國家的成功不僅需要軍事和經濟上的‘硬實力’,還需要擁有能吸引其他國家自愿追隨的‘軟實力’”。這種文化和觀念上的輻射力、吸引力、導向力和仿效力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國際社會中取得一定地位和話語權的“軟權力”。約瑟夫#8226;奈一直強調軟權力是美國制勝的法寶,它可以幫助美國實現自己的對外政策目標。他認為,“美國軟實力的一個源泉是其價值觀念,在某種程度上美國被認為是自由、人權和民主的燈塔,而其他國家則紛紛效仿。”[1]2007年,美國國務卿賴斯在訪問巴黎時也曾說:“我廣泛使用‘實力’這個詞。比軍事實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實力、同情實力和希望實力。”[2]

軟實力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很多非物質的要素組成。由于無法計量和測算,因此,這種無形的實力是我們過去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益時低估和忽視的,更是被大量的“中國制造”所淹沒的。然而,通過2008年我們經歷的那么多不尋常,我們創造的那么多奇跡,中國向全世界彰顯了自己的“軟實力”。

(一)軟實力是觀念和意志的體現

加油中國!加油汶川!“抗擊地震,我們眾志成城”是這次地震災害發生后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最多、最感人的場景和話語。“眾志成城”凝聚的是國民深層次的理念、意志和觀念結構,是多年來我們長期倡導的價值體系和價值目標被國民自覺或不自覺地認同后所產生的集中迸發和自覺行動,它極佳地詮釋了軟實力的精髓。正是這種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感化了全世界善良的人們。中國讓世界看到,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團結一致的優良傳統;同時中國也讓世界看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國人從來沒有失去過熱愛生活、關愛生命、追求和諧、崇尚人性的普世價值。地震廢墟中矗立起來的“中國人”和“中國形象”讓世界震驚和動容。美國《洛杉磯時報》稱,“地震展示了一個新的中國,一個富有同情心又極具競爭力的中國”;路透社說“國際社會轉而對中國表示出同情和善意”;美聯社說“地震改變中國世界對彼此的認知”;西班牙《世界報》則高度評價“這是一個摧不垮的民族”。不少外國網友也紛紛留言,“別處還能找到這樣的13億人么?”通過這場災難,中國人民和政府所表現出來的意志、理念和責任不僅讓世界折服,而且也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也認真嚴肅地盤點了自己的“軟實力”,并對我們以往不以為然的價值體系和意識形態有了一個理性的認識。

(二)軟實力是民族精神和國民士氣的集聚

“軟實力”作為一種無形的非物質的力量,對內表現為一種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國民士氣,對外表現為對他國的吸引力或感召力。在談到民族性格和國民士氣時,美國現實主義大師漢斯#8226;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曾指出:“在影響國家權力的具有決定性性質的三項人的因素中,民族性格和國民士氣是突出的因素,因為我們難以對它們進行合理的預測,也因為它們對于一個國家在國際政治的天平上的重量有著持久、決定性的影響。這里,我們不考慮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民族性格的發展這一問題。我們只對這一事實感興趣,即某一國家比另一國家更經常地顯示出某種文化的和性格的因素,并得到較高的評價。”他還說,“民族性格不能不影響國家實力……俄國人的基本力量和堅韌性,美國人的個人主動和創造性,英國人的不拘于教條的常識觀念,德國人的紀律性和徹底性,都是這些品質中的一部分,它們無論是起好作用還是壞作用,都要在國家成員可能參與的所有個人的或集體的行動中表現出來。”[3]

中華民族歷來以文明禮儀之邦自豪并聞名于世,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和中華美德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構成我國軟實力的無形資源。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強勢文化的沖擊,我們彷徨了,我們困惑了,世界置疑了,甚至一些人開始全盤否定中華文化的價值,專挑我們的負面因素來說事。中華民族到了一個必須重新崛起的關鍵時刻。

“大難興邦”,在大難中中華文化閃耀出了時代的光輝:這是用孱弱的身軀死死保護嬰兒的母愛;是背著80歲老母親步行9小時逃離災區的孝道;是以自己的血肉身軀庇護學生的師德;是“讓我再進去一次,我還能再救一個!”的敬業精神;是手腕上寫著“我欠王老大3000元”遺囑的信義,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同胞深情;是堅韌頑強自救互助的樂觀精神;是危難之中彼此關愛守望相助的真情實感。

“承諾重于泰山”,我們正在實現對世界的承諾,從申辦奧運、籌備奧運到舉辦奧運,百年夢想一朝放飛,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和國民士氣高度凝聚和提升,中國文化得到了升華和重新認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無論是親歷奧運盛典的近百萬海外賓朋,還是數十億全球觀眾和網民,看到的是一個歡樂、開放、和諧的現代中國。2008年的8月已經成了火紅的“中國月”。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用時代的音符重新詮釋著中華文明。

(三)軟實力是領袖人物的超凡魅力

“要挺住”、“要堅強”,“要盡全力”,總書記堅定有力的聲音所體現的真情與力量,展示了我們民族抗震救災的決心與信心;溫總理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刻親赴災區,察看災情,看望慰問災民,指揮抗震救災,親自主持召開了16次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體現的是一個堅強、自信、鎮定和指揮有力的黨和政府,體現的是政府執政為民的理念和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溫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在地震災區溫總理向遇難者遺體三鞠躬…… 總理凝重而急切的神情,堅定而深情的聲音,讓人感受到的是人性的魅力,讓人感受到的是榜樣和模范的力量!

領導者的魅力最主要的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一個有魅力的領導者更能獲得公眾的認同,從而使公眾甘于接受其領導。二是領導者的魅力有助于實現有效領導。三是,領導者的風采體現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從“軟實力”理論解釋,“這些要素一直被過低地估計到完全被忽視的地步,現在必須使它和物質的力量同等重要,特別是和軍事一樣重要,我必須比以前更加強調非物質的因素,特別是領袖人物超凡的魅力……”這是摩根索在《國家間政治》第三版序言中所強調的。在這次大難中,總書記和溫總理以自己的超凡魅力為中國加了分,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為世界樹立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領袖的形象。

(四)軟實力是中國年輕一代的萌發力

2008年是中國年輕一代快速成長的一年,是盡情展現自己風姿的一年。

在大地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大家看到了中國80后、90后甚至是2000后的表現,他們不僅不是“垮掉的一代”,相反,是與祖國一起成長,令人自豪的一代。大難發生后到處都是80后、90后的身影,他們戰斗在第一線,是抗震救災的中流砥柱,更是抗災救災中的平民英雄;更讓人欣慰的是,廢墟中,孩子們頑強的身姿、鎮定的表現、感恩的敬禮、掛著淚花的微笑……令國人驕傲、令全人類動容。

8月的中國,金秋的北京,更是中國年輕人的舞臺。作為全球性的盛事,奧運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體育的范圍。它本身成了跨文化傳播的一個巨大場域。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在這里碰撞、交流和融合,在這個舞臺上,約10萬人的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和中國的體育健兒將民族精神、“全球意識”和跨文化傳播素養完美地融合。從他們身上,大家看到了中國的希望。經過災難洗禮和典禮檢驗的年輕一代是國家的財富,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更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中國會因為他們而更加繁榮富強。

(五)軟實力是全球傳播能力和信息公開能力

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全球輿論傳播能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要素。托夫勒在《權力的轉移》中有過一段精辟的描述:“世界已經離開了暴力和金錢控制的時代,而未來世界的魔方將控制在擁有信息強權人的手里,他們會使用手中掌握的網絡控制權、信息發布權,利用英語這種強大的文化語言優勢,達到暴力金錢無法征服的目的。”這是信息網絡空間的時代本質。鑒于此,奈的軟實力理論認為,“軟實力”與傳統的“誰的軍隊或經濟獲勝”的實力政治相比,信息時代的政治“可能最終是關于誰的故事獲勝”。在當今時代,打開通往信譽之門的是信息。全球化和通訊革命加強了對信用、合法性和負責等因素的重視程度,因此,“在這個時代,必須要贏得戰場上的戰斗,也要贏得故事(敘述)上的戰斗,領導人要比過去更加關注軟實力。”

實際上敘述故事就是對信息公開的一種比擬,對輿論傳播的一種寫照。這次抗震救災給國內外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信息的公開、透明和及時。政府觀念的轉變,信息公開條列的公布和實施,媒體傳播方式的創新、對海外媒體和救援團體寬容接納的態度等等,傳遞的是中國對世界的開放胸懷和信任姿態,從而使國外媒體從以往的排斥、誤讀和曲解中國文化的定勢中走出。特別是,總理在地震現場召開的記者招待會,體現了中國對世界人民的那份坦誠和自信。

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全球視野與中國特色的契合

在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過程中,國內理論界曾從各個角度對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表了不少見解和論點,這為國家文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借鑒。但綜合這些研究和討論,并將此放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所經歷的、所感受的背景下來進行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些觀點和論述存在某些不貼切之處,對此,本文擬提出幾點補充意見和建議。

(一)關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問題:面對開放和多元的世界,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敘事方式,討論的基點不能脫離全球背景

目前我們正處在社會變革的時代,新出現的文明有自己獨特的世界觀,有獨特的處理時間、空間、邏輯和因果關系的方法,并且有自己關于未來政治的原則。可以說,新的文明正在創造出新的信息政治、經濟和文化,鑄造新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和人群。在這個價值多元的社會里,人們正在學會從一種更加普遍的角度看待各種社會和人生現象,并且按照一種比較普遍的標準來衡量各種是非曲直,同時根據更加豐富的參照系來塑造自己的生活。因此,在討論中我們必須正視,以往的“假、大、空”正在被“真實、平和、普通”等最本質的價值追求所取代。親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總理已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另外,金錢和功利被一些人視為當前價值觀滑坡的罪惡之源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轉換視角,更多地看到一種不需要動員和口號、不追名逐利的新的社會道德和時代精神正在成長。這是一種更趨于理性和人性,將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完美結合的社會現象或時代風尚。一場地震和一屆奧運所折射的人性之光已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在2008年過去的幾個月里,全國人民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精神和獻身精神,都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流露的和自覺奉獻的,這才是將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上升為“軟實力”的精髓。

但正如馬克思在至梅林的信中指出的:“意識形態是由所謂的思想家有意識地,但是以虛假的意識完成的過程。推動他的真正動力始終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則這就不是意識形態的過程了。”[4]這能否給我們今后的研究和討論以某種啟示呢?在當前的信息和網絡時代,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政府要進行正面的宣傳,特別是對多數人的動員會比以往要困難得多,效果也甚微。正是這種轉變及其主要含義為我們更好地審視現實生活,更準確地為和諧社會的標準進行定位,以及如何構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可資參照的借鑒和提示。遺憾的是,對于這些因素的挖掘和把握,在我們以往的討論中涉及甚少。

因此,我們必須在思想和方法上有一個全面的突破。首先,在指導思想上要突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解讀和構建求全求高求“圣”的束縛,“簡簡單單”才是真,“樸樸實實”才有力。另外,在方法和路徑上,要擺脫轟轟烈烈政治動員的模式,嘗試潛移默化的“浸潤”;從嚴肅、空泛的“說教”轉變為率真、平和的“感化”;從管理者和專家學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對百姓進行指點和教誨轉變為領導率先垂范、專家學者言行一致、老百姓互相仿效。成熟的價值體系除了要有真實運作的制度安排和組織機構作保障外,更重要的是還必須與人們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只有取得新的認同才會使一大批人愿意去身體力行,由此形成的軟實力才真正具有說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當前對我們來說,2008年所發生的一切,并不是簡單的歷史事件而已,這些事件中所蘊含、折射的精神或文化是一筆珍貴的財富,有待我們挖掘、吸收和弘揚。

(二)關于提高對外影響力、樹立對外親和力的問題:應該關注國內政治國際化與國際政治國內化的趨勢,討論的視角切忌割裂外交和內政的關系

近年來,結合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中國成功地塑造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中國外交的文化內涵正在越來越豐厚。然而,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同時又反作用于內政。今天我們在研究和討論關于提高對外影響力、樹立對外親和力問題的時候,切忌割裂外交和內政的關系。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整個社會系統變得日益開放和互動,特別是在信息化、網絡化的平臺上,內外交融和互動是即時和全方位的,國家政治和國際政治的界限趨于模糊,已沒有明顯和絕對的內外之分。同時,人們實際上也正在變成超越民族—國家意識形態和政治統治的全球公民。全球化帶來的國內政治國際化與國際政治國內化的現實,直接挑戰著政府的執政能力。今天,國家政治將不同程度地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和評價,政府對國內事務的處理能力和危機事件的應對能力都會及時被世界所了解和評論。如,美國對移民法案的修改,會遭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抨擊;非洲某一國家的政府對種族問題的處理不當,會遭到幾乎整個世界政治輿論的攻擊、甚至造成政府的垮臺。

正如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季北慈 (Bates Gill)在2008年6月由美國世界安全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安全》(China Security)“爭論中國未來”專刊上指出的,“未來10年,中國會以何種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對中國在未來世界事務中所扮演的可能角色進行戰略研判,就必須對其在國內的行為方式進行詳細考察。”[5]因此,一個對外親和的政府,一個對外有影響力的政府必定是一個務實、高效的政府、一個對內親民的政府,一個以負責任的態度來應對國內挑戰的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我們在討論關于提高對外影響力、樹立對外親和力的問題時,千萬不能忽視這一因素。

(三)關于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問題:重視和改善軟實力的培育環境,忌“中華元素”的濫用

在探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個問題時,當前人們集中關注的是在中華文化傳承的基礎上發展文化產業,并到國際舞臺上去展示。確實,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政策不斷化為實踐,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資源都能提升為國家的“軟實力”。如果我們把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研究焦點僅僅著眼于此,就未免太失偏頗。目前我們向世界展示的中國文化,說到底還只是一種民俗文化。中華文化應該有更豐富的內涵去發掘,中華文化的振興(創新)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方面和領域要突破。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培育“軟實力”的途徑和手段去探究的話,我們的產業目標和發展模式也需要進行戰略反思。美國《卡內基中國透視》2007年10月號刊載的《中國的軟力量與中美關系》一文認為:“中國的軟力量中文化的吸引力還相對較弱。相較于美國的電影、音樂和其他文化產品,中國似乎沒有一個突出的享譽世界的文化品牌,世界上許多國家對中國的印象還很模糊并充滿錯覺。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軟力量還有待于加強。”[6]據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編撰的2007年文化藍皮書《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06年中國內地的電影產量預計將達到300部,僅次于印度、美國和日本,居世界第四位[7]。然而這些影片不僅與奧斯卡獎無緣,而且也不受國人的青睞。《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還指出,高庫存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圖書出版業發展的重大問題,2005年中國圖書出版業庫存和銷售之比高達98%[8]。這種產業發展的速度和效果是否給了我們一種啟示或警示?

我國著名的文化學者余秋雨曾經說過,“中華文化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在沒有大家、大作出現的時代,我們只能采取積極的等待,真正的等待具有很高的標準,也只有那種帶有巨大希望和嚴格標準的等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等待。只要我們對這種等待持大愛的態度,那就等于關愛了藝術得以滋生的土壤。”[9]實際上這種等待就是一種軟實力的培育環境和培育過程。相比之下,我們對文化產業的希冀和苛求,是否有點太急功近利了呢?在經濟利益驅使下,中國傳統文化正在面臨被扭曲、被糟蹋的危險,對所謂“中國元素”我們必須審慎宣傳和運用,警惕“中國元素”的濫用,否則,再過若干年,我們還有什么呈現給世界、傳承給子孫?

(四)關于構筑國家文化戰略問題:必須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高度去謀劃,忌短視和片面

文化軟權力的構建和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服從于國家的長遠利益,因此,我們在討論文化戰略時,必須有一個新的高度和新的視野。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據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這個大方向和總目標,針對文化的不同層次,采取不同的發展目標、途徑和實施方式并進行整體性的謀劃應該是國家文化戰略構筑的基本要素。如果我們從提升“軟實力”角度去構筑國家文化戰略,那么我們還需要有一種“霸氣”,我們要有影響世界的未來學家和預測家;要有被世界學術界引為經典的大作和引領世界學術思潮的大家;要有叫得響的民族品牌和世人仰慕并追隨的消費文化;要有能指點全球資本市場的投資大師和股評家;要有令世人迷戀和推崇的影視作品和明星;要有更多個姚明、劉翔式的國際級運動員……

當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家文化戰略還要有全球思維,我們要積極促進不同文明的對話,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為營造合作共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設開放包容的和諧世界承擔我們的責任。最近,世行任命林毅夫為首席經濟學家,就是對中國減貧和發展成就的肯定與尊重,表明中國經驗對世界的減貧事業具有普世價值,中國也由此贏得了在國際組織的發言權。

另外,我們更不能忽視“軟權力”的本質。“軟權力”興起,使國家文化戰略更增添了國家安全的因素。針對跨越國家政治疆界的信息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美國前新聞總署署長曾說過“全球電子網絡……將對資料流通與文化整合帶來實在的問題。通過高速的線路,這些網絡將大量資料跨國傳遞,更有甚者,它們不受傳統控制形式的影響,對一國文化的影響將超過任何一個直播衛星系統。”[10]網絡和信息安全正在成為新的國家安全要素,這是我們討論構筑國家文化戰略時必須予以重視的。安全戰略的實質在于進攻和防御的有效結合,基于此,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們在構建文化戰略時,除了要加強網絡文化安全,還必須超越風險,通過不斷培育信息優勢獲取話語權,發現、創造并利用各種潛在的機會進行觀念影響和征服。正如約瑟夫#8226;奈所說的:“如果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想要利用信息革命所帶來的優勢,它們將必須在信息革命的一系列噪音中建立其具有可信度的聲譽。”[11]

注釋:

[1]Joseph S. Nye, Jr.,“The Power We must not Squander,” New York Times, Jan. 3, 2000.

[2]劉伯根.出版創新的路徑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J].新華文摘,2008,(15):151

[3]漢斯#8226;摩根索.徐昕、郝望、李保平譯,國家間政治:尋求權力與和平的斗爭[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190.

[4]花建.先進文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A].認真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論文集[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5]國際著名學者爭議中國未來:世界將迎接一個怎樣的中國[N].社會科學報,2008-8-14.

[6]劉伯根.出版創新的路徑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J].新華文摘,2008,15,151

[7][8]http://www.china.com.cn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9]余秋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還缺少什么?http://blog.readnovel.com ,2006-07-05

[10]梁俊蘭.越境數據流與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J].國外社會科學,1997(5).

[11]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Vol. 77, No. 5, September/October 1998, p. 94.

作者簡介:

蔡文之,女,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政策與戰略研究中心秘書長

責任編輯: 楊艷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午夜a视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欧美成人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91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cao视频精品|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色综合成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制服丝袜 91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综合色88| 伊人AV天堂|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91精品人妻互换|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在线看片国产|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亚洲永久色|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天堂网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人与鲁专区| 午夜久久影院|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亚洲一区第一页| 欧美精品1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亚洲91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好吊日免费视频|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久热精品免费| 欧美色99|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www.亚洲国产|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