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香崎是一家晚報的攝影記者,經常在晚報上發表一些很出彩的新聞照片,受到業內人士和讀者的好評。
最近,有讀者給晚報打電話,反映一個施工單位在搞房產建設時只圖自己方便,在路邊挖了一個大坑也不填埋,給附近的居民和學校的學生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希望晚報派記者給呼吁一下,盡快解決。
季香崎得到新聞線索后,立刻帶上照相機來到那里,一看路邊果然有一個施工后留下的大坑,有一米多深,旁邊也沒有什么警示標志,給行人帶來很大的不方便。再一看,這個地方離自己兒子上學的小學挺近,讀者反映學生出行不方便也的確是事實。他就拍了幾張行人小心翼翼繞過大坑的照片,回到了報社。
晚報的總編看了季香崎的照片,覺得沒有把大坑的危害性拍出來,照片沒有沖擊力,讓他再動動腦筋,想想辦法。就在這時,他的手機收到一條天氣預報的信息,說今天下午有暴雨。季香崎靈機一動,大雨雨水肯定會把大坑漫平,如果這時有人路過或者騎自行車經過的話,說不定就會掉進坑里,那樣拍出的照片一定很有沖擊力,會吸引讀者的眼球。想到這里,他抓起照相機跑出了報社。
季香崎來到大坑對面的一幢樓上,在走廊里找到一個非常好的位置,正好能看到大坑四周的情況。他支起三腳架,把照相機架好,等待著他理想中的精彩鏡頭出現。就在這時,天上傳來一陣“轟隆隆”的雷聲,接著瓢潑般的大雨傾盆而下。
雨水很快就把路邊的大坑漫平了,不知道根底的人是不會知道這里有水坑的。
季香崎在等待著。
過來一個行人,從水坑旁邊過去了。
一個騎自行車的過來了,車把一拐,也從水坑邊上過去了……
終于來了一個把自行車騎得飛快的人,好像有什么急事,車后座上還帶著著一雨傘,穿著一件紅色的雨衣,因為下雨把身子伏得很低,看不清騎自行車人的臉。
“這回差不多了!”季香崎心里想,把手放到了照相機的快門上。
“啪——”
騎自行車的掉進了水坑,自行車倒了,騎自行車的人在空中畫了一道圓弧,重重地攤到地上,趴在了那里。
“咔嚓,咔嚓”,季香崎連續按動快門,搶拍鏡頭。
他看到幾個人向那個摔倒的騎自行車的人圍攏過來……
季香崎迅速地把照相機收拾好,心想:馬上趕回報社還能趕得上今天出版的晚報。這組照片將會在讀者中引起強烈的反響……
季香崎把照片從數碼照相機里輸出來,照的效果相當好。值班副總編輯馬上決定上版面,同事們也上前祝賀,夸他這組照片拍得好。
這時,他的手機忽然響了。
是醫院急診科打來的,告訴季香崎,他妻子剛才騎自行車去學校接孩子的時候不慎掉進一個水坑,現在在醫院里搶救,需要他馬上把住院費送來。
這時,他才想起來,妻子平時穿的雨衣是紅色的。
腦袋里一片空白……
責任編輯 晨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