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條蛇結怨實在是太不明智、太不應該了,五叔就做了這樣的事情。
我們老家流傳著一句話:打蛇不死,必留后患。意思是說,蛇是一種相當記仇的動物,遇到蛇,輕易不要向它動武。五叔是個地道的農(nóng)夫,除了搶收搶種的時節(jié)忙些外,其他時候都閑著。為了貼補些家用,五叔便干起了副業(yè)。那時城里人特別喜歡吃我們山里的石雞。石雞常年不見陽光,黑得跟蟾蜍似的,但肉質卻十分的鮮美。捕石雞是一件既困難又危險的事,原因是石雞常年生活在深山溪水間的寒濕洞穴里,山高林密不說,而且它常常是和毒蛇伴居的。五叔的膽大遠近聞名,那些販賣石雞的二道販子常在他家等貨。
一天,五叔又背著竹簍上山了。他鉆進一個山坳,隱約聽到石峽縫隙里有石雞的叫聲,他伸手進去夠,抓出來的是幾個白白、軟軟的東西,仔細一看是蛇卵。五叔好奇地剝開了一枚,卵殼里躺著一條小五步蛇。五叔想到了“打蛇不死,必留后患”的古訓,于是他把蛇卵一個個用腳碾碎了。這時五叔心里慌慌的,也顧不得再抓石雞了,急忙往回逃。他也不知道為什么逃命,但事實證明他的感覺是對的。在回奔的路上,他聽到路旁的灌木林里有簌簌的聲響,然后有一股腥風撲鼻,不知什么時候手指被“刮”傷了,滲出黑色的血。他知道是一條毒蛇偷襲了他。五叔當機立斷趁毒血還沒流進手掌的工夫,抽出砍刀剁掉被咬的手指,又在附近的草地上尋了顆解毒止血的草藥在嘴里嚼碎了,敷在斷指上。做完這些,他暈了過去。醒來后,他已經(jīng)躺在自家的床上。原來是兩個上山打野豬的獵戶發(fā)現(xiàn)暈厥的五叔,把他抬下山送回了家。
五叔的手慢慢好起來,但是他心里明白,那條蛇一定還要來尋仇。于是我爹和其他叔伯兄弟向五叔問清蛇的位置,并找來一個捕蛇高手,一道上山,尋到當初的那個石峽縫隙,果然那里面蜷著一條五步蛇。大家把蛇抓下山,在五叔的家里把蛇斬頭剝皮。得知蛇已經(jīng)死了,五叔覺得精神好了許多。于是在人群散去之后,他獨自起身到院子里。也許是疏忽,更或許這就是命運,五叔看到了躺在泥地里被斬下來的未及清掃掉的蛇頭。五叔狠狠地抬腳朝蛇頭踢去。不幸就這樣發(fā)生了,張開的蛇嘴里藏毒的牙齒正好嵌進了五叔的大腳趾。
一枚斬下來的蛇頭居然也能要人命,五叔到死也沒弄明白。
(吳迪摘自《青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