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與他的恩師李苦禪
一九七七年夏季,我趁去北京參觀全國美展之機,有幸兩次拜謁了仙坡老師的恩師苦禪大師。
臨行前,恩師仙坡提筆寫了一封書札。信中流露出他對恩師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浙美讀書時與恩師之間的真摯情愫。其中談及他在南京協助恩師辦個展,展覽結束后苦禪大師還送了他幾幅畫,因要去日本留學,不慎遺失了,憾莫大焉。又言自己畫業不逮,時有荒廢云云。
是時,苦禪大師一家剛安居在北京東城的一座四合院中。進門后,我向苦禪大師的女兒李燕呈上恩師的書信。只見大廳里高朋滿座,談笑風生,丈二匹宣紙鋪在大畫案上,畫中七只雄鷹躍然兀立在巨石與蒼松之間,瞻視著萬里晴空,而墻上懸掛著一幅尚未裝裱的四尺題款為《怒放圖》的紅梅,可想此時,大師的心境是何等地超脫。
我屏住呼吸,佇立在畫案的一側,專注著筆在紙上舞動。此時李燕上前向大師介紹了我,大師立即放下筆,拂一下他的老花鏡,抬頭向我微笑著,開口問我:“你老師好嗎?”“近況怎樣?”“文革期間怎樣?”我說:“仙坡老師的生活一直很清苦,文革初期也挨過批斗。”苦禪大師聽到這里,臉上立刻沒了笑容,現出惆悵之色。我覺察到言重了,立即改口道:“苦老,我老師很看的開,他常說,那不過是一陣風。”苦老提著的心放下了,接著說:“那就好,你老師和我沒啥兩樣,也是辛苦了一生,在浙美跟我學畫時,雖然清苦,可名聲不小,都認識他,長跑總是第一名,書法寫得比我好,不吝嗇,不修邊幅,對外界一切看得很輕,畫起畫來,寫起字來可不得了,不一會工夫,一面子墻全貼滿了……”
第二天清晨,如約,我老早去了苦老家,李燕單獨告訴我,家父昨晚閱完你老師的信札,流淚了,今早也沒去練劍,特為王老先生和你作畫,你收好它。苦老站在大廳召見我說:等回青后,轉告你老師,天道大變了,放心大膽地作畫,一切會好起來的,有什么困難我一定幫他,目前,我還有好多事要做,等到秋季去青島,我要見他。這便是后話了。
劉寰世
學畫先學做人
我1964年跟恩師仙坡學畫,經常拿自己的習作向老師請教,老師有個習慣,畫好的作品總是掛在墻上,我進門后他常說的一句家鄉話就是:“來,你幫我擇巴,擇巴。”即是提提看法。老師為人謙和,我視為自己的父親,因自己年輕,閱歷淺薄,就亂說一通,老師總是笑著說:“很好很好”。但下次去拜訪,老師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畫法。
現在想起來,老師是用他獨特的方式教我如何作畫,從構圖、章法、用色到筆墨。同時也看我有沒有提高。正是那一段時間,給我打下了繪畫基礎。記得1976年的一個冬天,我畫了一張《山河換新天》的大畫,請老師給我提出修改意見,約好周日下午三點到我家看畫,沒想到那天天氣非常冷,下起了鵝毛大雪,我家離老師家有七八里路,那時沒有公交車更沒有電話,我認為這么大的雪,老師不能來了,沒想到差十分鐘三點,一個“雪人”站在我的面前,我驚喜萬分,先怪自己給老師添了麻煩,也感到老師過于認真,因為我是他的學生啊!我脫口就說:“老師,這么大的雪,您還……”沒想到老師平靜地說:“下雪了,沒有下刀吧,記住,輕諾者寡信……”
老師生前常教導我們,學畫先學做人,人品好畫品才能好。老師以他的言行,他的作品影響了一批人,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座豐碑,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誠信佛心境界
雅豪東坡胸懷
呂思成
用自己的作品紀念老師
我是五十年代末與王仙坡老師接觸的,那時我年輕,生活困難,孩子都小,我有五個孩子,家庭負擔重,但我還想畫畫,王老師給我很大的支持。我如今從國棉八廠退休回家,天天畫畫。常常想起和老師一起的日子,真是感慨萬千。如今,我也是近七十歲的老人了,但始終記住先生的話:先做人再從藝。雖然今天我的畫沒有畫好,但我仍然天天畫。我常想起自己跟老師的事,倘若沒有那段苦,也不會有今天我的畫。我非常慶幸遇到一位好老師。那天報社領導叫我也談談,我沒說話,因為師兄弟們都說了,我只說從心里感謝老師,我會好好地畫畫,讓老師的畫藝能發揚光大,后繼有人,讓后人看先生的學生沒有給老師丟臉。我一定努力去做,用自己的作品去紀念老師。
吳順章
懷念吾師
先師王仙坡先生,已仙逝二十年,而今每當憶及,輒然傷悲。其情其景,歷歷如昨,老師的音容笑貌,經常浮現于眼前。
老師為人古道熱腸,對學生情逾骨肉。對我在藝術上、生活上和做人上的教育和關懷,使我受益終生。三十年前,我那時上有九十多歲的老母親,下有三個幼小的兒女,生活非常貧寒。老師時常在生活上給予我幫助和關懷。記得那年中秋節,天下著大雨,傍晚時,全家老小正在吃飯,忽聽門響,只見院門緩緩敞開,老師一手打傘,一手提著一包東西進門。我接過提包見里面有給老人和小孩帶的月餅和糖果,還有給我帶的香煙和酒。當時,我感動的只是流淚而說不出話來。老師又拿出一百元錢,說給小孩子添兩件過冬的衣裳。我讓老師進屋,老師說子女們還在家等他過節。我送老師到村口,在瀝瀝秋雨中,目送老師那瘦弱的身影感恩萬千。至今每想老師于我的歷歷恩德,內心萬分悲痛。緬懷仙坡恩師對我藝術上、生活上的教育和關懷,我惟有在藝術事業上奮進不懈,以慰先師在天之靈。
臧作騮